乞巧之乡包集村。记者 李丽钧 摄
长城网8月25日甘肃电(记者李丽钧)“我从小就开始绣花,但是只会平针绣,现在通过培训,学会了乱针绣,一件平针绣的手工艺品只能买10元,一件乱针绣的手工艺品能买到100元左右,大大提高了我们的收入。”已经绣了40多年的西和县石堡镇包集村村民张连英兴奋地告诉记者。
8月24日,记者跟随"改革开放40年新变迁•脱贫攻坚看甘肃"2018全国百家网媒扶贫攻坚典型宣传活动采访团来到了乞巧文化的发祥地之一的西和县石堡镇包集村。
包集村2013年建档立卡贫困户总共是116户549人,到2017年年底还有53户226人未脱贫,2017年全村人均纯收入4200余元。
“我做刺绣的活有6年了,一年能挣近2万元,比起之前务农种庄稼,收入增加了近10倍,我们有信心实现脱贫。”西和县石堡镇包集绣艺文化产业有限公司,61岁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张绒花,一边做刺绣一边对记者说。
在西和县包集村,和张嵘花一样的农村妇女有很多,她们通过刺绣、草编等职业完成“巧手”脱贫,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包集村妇女通过刺绣、草编等职业完成“巧手”脱贫。记者 李丽钧 摄
近年来,随着历届"中国乞巧文化旅游节"的成功举办,以绣花枕头、鞋垫、各类手工编织的工艺品等为主的乞巧文化产品不断走俏,使刺绣产品由妇女"赠品"转为妇女增收的"商品",同时也是该村脱贫攻坚的新天地。
石堡镇党委书记告诉记者:"包集村通过充分发挥妇女长期从事手工编织的传统优势,在2014年年底由村支部牵头组建了手工编织协会,组织妇女发展巧手产业,在此基础上,于2015年12月由女能人吕小红发起12个股东组建了包集绣艺文化产业有限公司,该公司除自身生产、研发刺绣草编产品外,还带动周边15村210余户建档立卡贫困户、300多名农村妇女利用农闲时间从事刺绣、草编行业。包集村以协会和绣艺公司为平台,按照"小企业、大集群"原则,积极探索"公司+基地+协会+贫困妇女"的经营模式和脱贫带动机制,吸纳49名妇女向公司入股,其中36名贫困妇女以自筹2000元,全国妇联帮扶资金配股3000元的方式每人向绣艺公司入股5000元,年末保底分红1000元。绣艺公司扩股重组后,不断拓宽销售渠道,既开办网店网上销售产品,又打造县内刺绣产品的网货供应基地。
包集绣艺文化产业有限公司的产品展示。记者 李丽钧 摄
近年来,包集村不断丰富乞巧文化内涵,创新乞巧文化传播方式。通过把乞巧文化发展与旅游产业开发相结合,因地制宜,发挥自身优势,不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展现本地乞巧民俗,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体验游玩,大力推动了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并把发展旅游产业作为拉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同时巧手脱贫行动的开展,使包集绣娘在自家门口依靠灵巧双手致富增收,不仅使贫困妇女守住了幸福家园,而且有效解决了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诸多社会问题。在今年7月由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妈妈制造"专项基金资助,在包集村设立了"妈妈制造"合作社,带动不能外出打工的贫困妈妈们就地创业脱贫,有一份提高收入的工作机会,并且将传统工艺品推向市场,形成可持续的订单,不断推动该镇妇女特色产业蓬勃发展。
如今的包集村通过将传统乞巧文化与现代妇女事业的发展融合起来,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充分激发了全村广大女性自主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展现了乞巧文化的独特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