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州博物馆馆藏国宝级文物——青玉龙螭衔环璧。记者 张天虎 摄
长城网定州讯(记者 张天虎 实习生 赵绅光)河北省定州博物馆8月27日正式对民众开放。在玉器展厅内,国宝级文物“东汉龙螭衔环谷纹青玉壁”引起参观者高度关注。据悉,该玉璧是目前发现最大最完整古代玉璧。
该玉璧通高30.5厘米,直径24.4厘米,厚1.1厘米,为新疆和田青玉材质,用料巨大,琢磨规整精美,纹饰疏密有致,古朴大方。玉质呈青色半透明状,外沿处有宽带一圈,内饰规整的谷纹。上方凸出透雕相对双龙衔环,龙身卷曲蜿蜒,用细线刻出五官及足爪,间饰云气纹。两侧镂雕形态各异的龙形耳。
该玉璧1969年5月出土于定州市北陵头村东汉中山穆王刘畅墓,同时出土的还有金银、铜、铁、玉、陶、骨等器皿1100余件。该批文物的发现,为研究汉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珍贵资料。
定州博物馆副馆长杜会平介绍,先秦时以壁为礼仪祭祀用玉的制度到汉代仍有延续,目前考古所见之汉代玉壁多用于装饰及丧葬,是墓主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1993年9月,该玉璧被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杜会平解释说,该玉璧龙螭左右交错分布,以礼的形式把神权和王权相结合,体现出统治者通过“敬天、保民、明德”,以求江山永存的意愿。谷为中国先民最早栽培成功的粮食作物之一,到汉代,谷物的种植成为最重要的农事活动,古代祭天首先要祭祀农神,该玉璧作为礼器,上雕谷纹,充分表达出统治者祈福五谷丰登、国泰民安之意。
定州博物馆位于该市古城恢复项目中心位置,占地面积55亩,总建筑面积约2.5万平方米,展厅面积1.5万平方米,总投资3.8亿元人民币。该馆现有馆藏文物5万余件,藏品种类有陶、瓷、玉、石、金、银、铜、骨、木等,以汉代和宋代为主,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时代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