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原创 >

【聚焦农村垃圾治理】廊坊:根治顽疾 让农村垃圾“不落地”“不围村”

来源: 长城网   作者:王成应 祝雪娟 孙泽恒 
2018-08-30 23:36:27
分享:

  长城网廊坊讯 (记者 王成应 祝雪娟 孙泽恒)   暑伏结束,秋高气爽。8月25日,记者走进廊坊市固安县渠沟乡周家务村,只见村街两边的便道都铺满了彩砖、新建了花池等,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耀眼。过去村民房前屋后的柴草堆、砖土堆、粪堆,现在都已经不见了踪影,垃圾围村的现象不复存在。

固安县渠沟乡周家务村正在整治中的村街景象。记者 祝雪娟 摄

    农村垃圾清理整治事关地区形象、事关长远发展,是一项综合性、基础性工作。近年来,廊坊市坚持把农村垃圾集中清理作为改善生态环境和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作为提高农村群众幸福指数的现实需要高效推进,经过全市各地合力攻坚,取得阶段性成效。自7月份以来,廊坊共出动2.53万车次、3.36万人次集中清理农村垃圾,累计清理积存垃圾9758处、94.94万立方米,打了一场漂亮的农村垃圾集中清理“歼灭战”。

安次区焕然一新的乡村风貌。记者 祝雪娟 摄

   描绘一幅“垃圾不围村”的美丽画卷

  8月13日下午,当记者来到廊坊市安次区仇庄乡西麻各庄村时,只见身着统一制服的环卫工人正在清扫村街、收集装满的垃圾桶……安次区采取市场化运营和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探索出了一套垃圾“不围村”的管理新模式。

  “以前的垃圾都是各家各户自行处理,倒到村边的大坑中,一到夏天就苍蝇满天飞。”安次区仇庄乡西麻各庄村村民欧阳德芳说,“现在村里的环境卫生搞得越来越好了,家家户户都有统一的小垃圾桶,每天都有专门的保洁公司负责清理,村街也有环卫工人每天打扫,村里的生态环境有了极大地改善,村民逐渐养成了爱护卫生的好习惯。”

  而在固安县,积极探索网格化清运、管理、监督模式,巩固了美丽乡村建设成果,完善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机制。目前,固安县域内所有乡镇(园区)农村垃圾已实行公司化管理,分别与保洁公司签订协议,基本实现了“户收集、村集中、乡运转、县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

  北京环卫集团固安分公司清运中心车队队长陈晓超告诉记者,他们在前期根据村庄的大小和人口密集度及分布,安排保洁人员的数量、制定工作标准,每个乡镇建立垃圾中转收集站,每个村建立一定数量的地埋下沉式垃圾收集箱,每天由密闭的垃圾清运车负责清运,保证没有满溢和遗撒。

     在廊坊,安次区、固安县农村垃圾集中清理只是其中的一个缩影。近几年来,廊坊市坚持高点站位,始终把农村垃圾集中清理摆到当前工作的突出位置,积极对标对表京津。在7月13日全省农村垃圾集中清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结束后,廊坊立即组织召开会议进行安排部署,并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市长共同担任指挥长的农村垃圾集中清理工作指挥部,确保农村垃圾集中清理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显著成效。

 环卫工人清扫村街。记者 祝雪娟 摄

  探索一套垃圾“不落地”的创新举措

  要确保垃圾“不落地”,措施是关键。对此,廊坊市多措并举,综合治理农村垃圾。

  在霸州市东杨庄乡上段村,每天一早,几名环卫工人都会骑着小型电动四桶环卫车在大清河畔走街串巷,收集垃圾桶。随后,将垃圾桶里的垃圾通过垃圾清运车进行集中处理。

  “每天早上四点半,我们就开着小型电动环卫车开始一天的垃圾清运工作,以前由于不方便清运垃圾,大清河沿岸多个村街都把垃圾直接倒进河中,造成很大的污染,自从有了这个环卫车后,就能够及时把沿岸垃圾桶的垃圾清运出来,村民也就不再往河里倾倒垃圾了。”在上段村,环卫工人周建说:“电动环卫车大大减轻了我们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现在每天两个人开一辆车能运输40多个垃圾桶。”

  记者了解到,大清河霸州段沿岸多个村街因道路窄、胡同深,普通垃圾清运车无法进入,垃圾处理一直是个难题。自从换上小型电动四桶环卫车后,这些村街的垃圾清运难题迎刃而解。

  廊坊市大力推进垃圾分类试点,积极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文安县在兴隆宫、赵各庄等乡镇的8个村街推行垃圾分类示范工作,按照可回收垃圾、建筑垃圾和其他垃圾等进行分类处理。该县还通过大喇叭广播、发放宣传单页、定制宣传扇让村民的环保卫生意识逐步增强。

  香河县有15个村推行“二级四分法”,可堆肥的运至阳光房进行肥料储备,不可堆肥的按可卖、不可卖进行分类,不可卖的运至填埋场进行处置,可卖的进行资源化再利用。 截至目前,廊坊市已有309个村街开展了生活垃圾分类试点,为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环卫工人在霸州市东杨庄乡上段村大清河畔收集垃圾桶。记者 祝雪娟  摄

  建立一套长效持久的管护机制

  廊坊市坚持从源头治理,不仅推进农村垃圾分类试点建设,落实资金保障,还强化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对农业生产废弃物开展大排查大清理。截至7月31日,全市已整治取缔简易填埋坑111个,廊坊市美丽办计划从美丽乡村建设年度专项资金中先行拿出5000万元重点支持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各县(市、区)政府也加大了各类资金的整合力度。

  霸州市建设局副局长刘金乙告诉记者,为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尽快提升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质量,改变农村环境卫生状况,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实现全覆盖,霸州市坚持把集中整治与建立健全长效管理工作机制相结合、清理农村垃圾与整治村容村貌相结合、前端治理和终端处置相结合,使农村环境整治出了实效。

环卫工人将垃圾桶运送到“美丽安次垃圾收集点”。记者 祝雪娟 摄

  为了有效治理农村地区的农村垃圾顽疾,廊坊市坚持从长远着手,积极谋划和建立健全长效管护机制。截至目前,全市村庄按照每100户配备1名保洁员的标准,配备了1.5万名保洁人员,全部建立日常保洁维护监管机制,其中能够达到“日产日清”的村庄有3016个;累计在各村街摆放垃圾桶12.8万个,配备非露天垃圾收集池3280个,配置垃圾收集转运车辆4544台;3019个村庄采取了城乡一体化处理模式,覆盖率97.2%;3019个村庄采取卫生填埋处理或焚烧发电处理方式。同时,开展不间断专项督查。截至7月31日,共发现各类问题233个,完成整改205条,其余问题地方政府正在整改之中。

  据了解,下一步廊坊市将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和微信、微博、客户端等网络新媒体,大力宣传农村环境整治的重要意义、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不断提高村民的环保意识。积极引导各县(市、区)村街建立并不断完善长效监管机制,落实人员、经费,制定管理制度,逐步完善设施设备水平,加快农村垃圾处理项目的建设,实现有完备的设施设备、有成熟的治理技术、有稳定的保洁队伍、有完善的监管制度、有长效的资金保障等“五有”标准全覆盖,巩固农村垃圾治理成果。

关键词:廊坊市,农村垃圾治理,根治顽疾责任编辑:祝雪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