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原创 >

【致敬教师节】无声情作路 有爱恒为桥
——记兴隆县特殊教育学校优秀教师刘丽

来源: 长城网   作者:王林红 
2018-09-07 09:11:45
分享:

  人物名片:

  刘丽,女,中学一级教师,1999年参加工作, 2009年调入特殊教育学校任教。承德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个人、承德市优秀卫生工作者、承德市教学能手、兴隆县优秀教师、县骨干教师。

在办公桌前书写教案的刘丽。刘丽供图

  长城网讯(记者 王林红 通讯员 赵敏)办公室的门开着,刘丽坐在办公桌前写着教案。只见她眼睛盯着教案,左手按着本子,右手不停地写着。没一会儿,她就停下了手里的动作,看着教案书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从办公室的窗户向外望去,能看到“兴隆县特殊教育学校”这几个大字。身为兴隆县特殊教育学校的中学教师,刘丽对刚来到这里时的场景记忆犹新,看着校园里这些目光呆滞,流着口水淌着鼻涕,手舞足蹈惊声尖叫,在课堂上不听指令随意乱走,智商还不及三四岁孩子,连最起码的生活自理都成问题的特殊儿童,她当即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努力提高自己专业素质,迅速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特教教师,用自己的爱呵护这些先天不足的幼苗茁壮成长,为他们的人生旅途开辟前进道路,点燃他们美好的未来。

  九年前,初为一名特教教师的她,面对这些折翼的天使、失语的精灵、星星的孩子,对他们的教育感到无从下手,好在有经验的老教师常在备课、上课、对学生教育方面对她进行指导,给予她很多精神上的鼓励;但是对于一个初教者,既便别人指导的再多,自己不学习、不研究,进步也不会太大。因此,一个寻求突破自我的种子在她的心里种下了,但凡有时间,不论是特殊教育类、心理学类,只要是和教学有关、能提高自身专业素养的书或杂志,她一个也不放过。通过不断实践探索,寻找适合这些特殊孩子的教学方法,a、o、e这些简单的发音,她探索出吹纸条、摆舌位等十几种方法,一遍、十遍、百遍……不厌其烦地让学生体验,直到孩子们能做到准确发音。

  “‘心中记大数,手指伸小数’这样简单的计算口诀,对于他们来说,并不那么容易理解。而我找到‘手指伸小数,眼睛看大数,从大数往后数’才是最适合他们的学习方法。”刘丽非常自信地介绍着她的教学方法。对于那些自理能力差的学生,她会像妈妈一样,手把手地教他们洗脸、刷牙、穿衣、叠被……

  刘丽在教孩子发音。刘丽供图

  在刘丽的班上,有一位名叫松松(化名)的自闭症孩子。刘丽说,从他们家家访回来后,她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尽自己所能帮助他。为了让松松(化名)慢慢适应学校的生活,只要有时间,刘丽就会陪在他的身旁,像守护婴儿一样寸步不离!给他讲故事,陪他画画,手拉手在校园里慢走。松松(化名)的妈妈说:“现在松松(化名)最喜欢做的事就是牵着刘老师的手。”刘丽的爱给了他依靠,成了他心灵的港湾。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美好的梦想在勤学奋进中得到了回报。刘丽先后代表学校参加特殊教育优质课评选,荣获了省级一等奖,市级二等奖。刘丽说,她很庆幸,她庆幸能站在这群特殊孩子的身边,伸出温暖的手洗去他们身上的脏污;她庆幸她能用宽容的心包容孩子们一次次无心的过失;她庆幸她有能力恰当及时的解决孩子们的矛盾困难。是那些孩子让她对生活充满欣慰,对生命充满感激。

  “无声情作路,有爱恒为桥。”从没有哪个职业像特教老师们这样,一头担负着家长的重托,一头演绎着教师的奉献;从没有哪个职业像特教老师们这样,一头牵挂着残障孩子的今天,一头守望着残障群体的未来;从没有哪个职业像特教老师们这样,一头引领残障孩子自立自强、融入社会,一头铸就家庭支持、社会扶助、接纳回归。

  每一朵花都有她绽放的理由,每一个生命都有她存在的价值。特教教师肩负着神圣的使命,他们在沉寂中品味,在平实中坚守,用细微言行滋养残障孩子人生之树,用极致情感背负残障孩子成长之责,用恒常爱心点燃孩子的未来。

  对话

  记者:您的座右铭是什么?

  刘丽: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有尊严和自信的生活。

  记者:您的教学风格是怎样的?

  刘丽:关爱每一个孩子。

  记者:您认为自己教学最大的成就是什么?

  刘丽:孩子们每一个会心的微笑、每一个单调的字眼、每一个拥抱都会令我欣慰和自豪。

  记者:您认为教师这个职业最吸引您的是什么?

  刘丽:孩子们的乐观与坚强让我对生活充满欣慰,对生命充满感激。

  记者:都说老师对待学生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那么你觉得对待自己的孩子与对待学生有什么区别呢?

  刘丽:没有区别,视如己出。

  记者:“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您觉得应该怎样教育子女?

  刘丽:“腹有诗书气自华”,要鼓励孩子多读书,精神上的“富养”最重要。

关键词:特教教师 残障群体 爱心责任编辑:王林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