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每年,比中秋更早进入人们视野的是各种琳琅满目、口味各色的月饼。独属于这个节日的小小月饼,携带着不同年代的独特记忆,深深烙刻进不同年代人群的中秋记忆里,又是一年中秋到,今天,你吃月饼了吗?
小编虽然还没来及亲自品尝月饼,却是已经在网友的评论中大饱眼福。
比如下面这个↓↓↓
用红色的热情牵引,橙的幸福做皮,黄色的快乐做馅,绿色的健康之水,给予青色的幸运,蓝色的财运,紫的福运点缀,加上我百分之二百的诚意,送给你百分之百吃了就走运的彩虹月饼。
What!我读书少,你别骗我
说到吃月饼,那可都是有历史可循的,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不同年代的月饼究竟都是真么样子的吧!
》》》60年代:枕头下藏个月饼能吃一个月
60年代月饼还是高档货货,买月饼不但要花钱和用粮票,还得糕点票。
1962年北京市糕点票
1961年9月21日,山西省闻喜县东镇供销合作社的工作人员在包装月饼,准备供应农民过中秋节。
1963年中秋节,山西省运城县大渠公社寺北村大队的社员在购买本村供销点供应的月饼。
市场上月饼的种类很少,有自来红、自来白、提浆等。提浆,提的是糖浆,只用简单的面粉、糖浆、麻油等去调和而成,做起来相对简单。那时吃月饼,很少能吃到一块。都是家长把月饼切出几份分着吃。
五仁月饼是绝对的主角。一小块五仁月饼,里面包裹着冰糖和青红丝,溢满了各种滋味。光是闻一闻月饼的香味,就感觉特别幸福。
做月饼的模具
》》》70年代:粮票换月饼,限量供应
上世纪70年代和家人一起过中秋简直就是奢侈品,只有到了中秋节,供销社里才有月饼卖,供应量也很少,常常要排老长时间的队才能用粮票买上月饼。当时的月饼里包着瓜子仁、青红丝、芝麻等,吃起来别有一番味道。能吃一块现在不受各位待见的“五仁月饼”就能让所有人都羡慕。
粮票换月饼,限量供应
穿白大褂的销售员
》》》80年代:月下团圆,青丝红月饼“最常见”莲蓉月饼“最奢侈”
80年代,物质生活已经逐渐富足,中秋佳节,一家人团坐月下,赏月吃饼,便是最幸福的事了。那时候大多数月饼还是青红丝馅的,青红丝、冬瓜条加上大块冰糖馅饼的料特别足,质地很硬,一块月饼可以啃半天。而莲蓉、豆沙这样的月饼在当时都算是“奢侈品”,吃得上的人不多。
过节期间,节日气氛浓烈
青丝玫瑰月饼
》》》90年代:红色铁盒月饼成时尚
到了上世纪90年代,月饼口味逐渐多了起来,五仁的、草莓的、水蜜桃的、豆沙的、酥皮的,各种口味让人垂涎欲滴。但是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是那个年代的红色铁盒月饼。如果嘴馋偷吃家里的红色铁盒月饼,可是免不了一顿臭骂的。
红色铁皮月饼
另外,寄月饼成为一种风尚。尤其是那些外出打拼的北京漂、深圳漂们,每逢中秋,提前寄月饼回去,“让老家人尝尝各地的月饼,表表心意。”
年轻人在商店里邮寄月饼
》》》00年代:月饼代表的是一种牵挂和怀念
00年代,传统口味的月饼已经淡化出市场,各种新式非传统月饼渐入人们的视野。茶叶月饼、冰淇淋月饼、冰皮月饼、海味月饼、水果月饼等成为这个时代备受喜爱的月饼口味。
曾经“称霸一时”的五仁月饼,现在也逐渐走下神坛。
当然月饼也多了写新吃法,麻辣味的月饼,想不想尝试一下!
图片来自:微博
安排!
这个年代虽然家家户户都有吃不完的月饼,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远离家乡,在阖家团圆的中秋之夜,无法和父母亲人团聚。
没能回家和父母团聚的年轻人在微博上晒出了一组跨越时空的“团圆月饼”照片,以别样的方式与父母“团聚”。两张照片拼在一起,一半是爸妈的牵挂,一半是女儿的思念。
图片来自:微博
中秋月圆之夜,你是怎么度过这个月饼节的?
还有,你最爱什么馅的月饼(难不成是五仁儿)?
别拦着我,我要去吃五仁月饼
快把你喜欢的月饼口味“po”在评论区吧!
(长城24小时客户端据人民网、凤凰网等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