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乐宝集团威县第一牧场挤奶大厅。 吴新光 摄
长城网讯(记者吴新光 通讯员赵国华)9月29日,河北省政府发出通知,革命老区威县正式脱贫“摘帽”。
听说脱贫“摘帽”的喜讯,威县党史办主任孙书峰十分激动:威县是革命老区、“冀南红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冀南党政军机关及附属机构曾在此驻扎7年之久,刘伯承、邓小平、徐向前等老一辈革命家都曾在这里生活工作过,走出任仲夷、刘杰、李子元三位省委书记,涌现出大批仁人志士、革命英烈。此次脱贫出列是对革命先辈们最好的告慰!
“威县‘四不靠两没有’(不靠山、不靠海、不靠铁路、不靠大城市,地下没矿藏、地上没资源),2012年被确定为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威县委书记安庆杰介绍,当时全县贫困人口17.1万人,贫困发生率34.1%。
6年来,威县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四个切实”“五个一批”“六个精准”要求,始终以扶贫开发总揽工作全局,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由2012年的17.1万人,降至目前的5494人,贫困发生率降为1.19%。
“我们在全省率先研发大数据平台,做到识别、退出‘过程留痕’,做到逐户甄别,精准施策。”威县脱贫办常务副主任祁洪雷介绍,针对贫困群众不同致贫原因,威县采取了多种帮扶措施,因地制宜,一户一策,实行产业帮扶、政策兜底、医疗救助。
“政府把给俺的扶贫资金变成股金,入股德青源公司,前年俺老两口领了300元分红,去年领了500元,今年估计会更多!”说起这两年的变化,73岁的威县固献乡沙河王庄村村民邢怀信喜上眉梢。
“‘输血’还需‘造血’。”祁洪雷表示,威县统筹现代农业与扶贫开发,高起点规划实施“三带三园”,即沿西沙河优质林果带、沿106国道设施蔬菜带、沿金沙河“南鸡北牛”畜禽养殖带,4.5万亩现代农业园区、君乐宝乳业园区、宏博肉食加工园区,覆盖全县90%的行政村和所有贫困村。坚持政府、银行、企业、农村、农户“五位一体”协调联动,探索出国企融资建厂、扶贫资金入股、企业租赁经营、贫困群众分红、集体经济受益的“德青源金鸡”、 “君乐宝金牛”模式;分户入股、保底分红、保险保障、集体受益的宏博“白羽肉鸡”模式;龙头建园区、农户小业主的“威梨”模式;集体整合土地、企业规模经营、农户入股分红、溢出效益共享的“根力多”模式,实现产业对贫困村户的全覆盖。
威县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第一民生工程,建立书记县长负总责、副书记兼任脱贫办主任专职抓脱贫的领导体制,层层签订责任状;举办3次乡镇部门“擂台赛”,评议打分、比武加压。年度“百分制”考核中,脱贫攻坚占到80分,发挥指挥棒作用。县领导以上率下,定时蹲点调研,督促推动工作落实。181个重点村老队员不撤、新队员压上,341个非贫困村全部派驻督导联系人,全县43%的科级干部和36%的党政干部冲上脱贫一线,实现522个村分包联系全覆盖。县政府拿出25亿元投向扶贫脱贫,整合上级资金5.2亿元用于扶贫开发;探索搭建“四大平台”,向银行融资7亿元,放大资金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