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原创 >

代表委员长镜头⑤中国“最硬”的艺术:铁皮如何“打”动人心?

来源: 长城网   作者:郭甜肖 
2019-01-10 15:00:19
分享:

 长城新媒体记者郭甜肖

郭海博在工作间制作铁板浮雕。资料图

郭海博用独创烧色技法为鹿眼睛上色。资料图

  他是个艺术家,以铁锤做笔,铁板做纸,打造出一幅幅生动的充满乡愁和乡思的铁板浮雕作品。

  他是个哲学家,为铁板浮雕创作投入一百多万元,如今功成名就却看淡名利,一直说着要把当下的事情做好就行。

  他是河北省政协委员、“民间工艺美术大师”“河北省一级工艺美术大师“郭氏铁板浮雕”代表性传承人……“盛名”之下,他只是淡淡地说:“其实我就是个‘手艺人’”。

        他就是开创了铁板浮雕艺术的中国工美行业艺术大师——郭海博。

孟加拉国留学生在郭海博铁板浮雕传习基地参观。资料图

  一件铁板浮雕作品要敲十几万锤

  拿起工具就是严肃脸,放下工具满脸笑呵呵。这就是郭海博的工作状态和生活态度。

  因为要接受采访,郭海博特意换了一身干净的工作服。“我是在一线工作的,平时衣服上哪能这么干净。看,那个就是我的工作台”,郭海博指着不远处的一个工作台笑着对记者说。工作台不远处的墙壁上,挂着一幅幅冷硬中不乏生动、温暖的铁板浮雕,似乎在用其独到的“高冷范儿”释放着铁艺的魅力。

  画线、切割、锤锻、錾刻、抛磨……在铁板上作画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完成一幅作品通常需要十几道工序,设计稿样、选材下料、拓稿、勾錾阴文轮廓、锤锻,到除锈、烧蓝、抛磨、烧色、打蜡......郭海博说,创作时如果考虑不周、锻錾不慎,就会出现“败笔”。

  “大一点的作品,要敲十几万到二十几万锤才能完成。铁板很坚硬,创作铁板浮雕很耗时,一米以上的作品,要耗时两到三个月。”郭海博坦言,搞铁板浮雕是一项很孤独的艺术,每天是和冰冷的铁板、叮叮当当的声音作伴。

  郭海博回忆,刚开始研究铁板浮雕的时候,怕敲打的声音影响邻居休息,就用棉被堵住工作间的门窗。这样,三伏天屋里密不透风,像个大蒸笼,到了寒冬腊月,屋里又不敢生火取暖,冷的像个冰疙瘩,十几年如一日的精炼,郭海博的双手也渐渐结满厚厚的老茧。

  “经验越多,解决问题的办法就越多”,郭海博总是乐观面对工作中的挑战。“最难的是寻找铁板浮雕制作技法”郭海博说,这些技法直到现在还在完善中,比如铁板的冷锻技法,当时查阅了很多资料,但全国范围内都没有找到,就这样从零开始研究、探索。

  “我是在跟时间赛跑,有时候晚上做梦都会梦到未完成的作品”,郭海博不会打牌不会其它娱乐项目,恨不得把所有时间都用在浮雕创作上,还跟记者笑称“这么痴迷是因为舍不得自己从各地搜集来的数吨原材料”。三十年来,他用过和废掉的铁板要用吨来计算,手绘图纸垒了半人高,累计投入了140多万元,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如今的郭海博也可仅用手掰两下,再看看铁板的氧化皮,就能知道它的硬度与成色。

       “1997年,我们拿着浮雕作品参加了由河北省美术家协会举办的‘迎香港回归美术作品精品展’,这是作品第一次在公众面前亮相,效果出乎意料的好。”自此,郭氏铁板浮雕的社会知名度不断提高,作品《丑娃》《秋韵》《香格里拉的晚霞》《农忙》《祈福》《雪山脚下兄弟情》等频频入选省级、国家级大型美展及工艺美术和民间艺术博览会,并多次摘金夺银荣获大奖。2014年12月,郭海博兄弟被认定批准为河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郭氏铁板浮雕艺术”的传承人。

立陶宛学者正在体验铁板浮雕制作技艺。资料图

   “打动人心”是铁板浮雕的最大魅力

  在郭海博身上,始终闪耀着两种看似矛盾的品质:极致的认真态度和极致的创新精神。二十余年来,郭氏铁板浮雕艺术频频入选省级、国家级大型美展及工艺美术和民间艺术博览会,并多次摘金夺银荣获大奖,这些成绩的背后,是专心到极致的持续学习、钻研和思考。

  在工作室墙壁上,一幅《小鹿头》作品引起了记者的注意,黑白色调的鹿头上只有瞳孔部分呈现出蓝色及深蓝色的光晕,手法很奇特,令人称奇。

  “我运用的这种技法叫‘点睛’,是摸索出的创新技术。”郭海博介绍说,这是一种利用铁板可随温度的逐渐升高生成出浅黄、暗黄、浅红、暗红、紫红、深蓝等多种颜色的自然属性,用气焊或喷灯等工具对铁板实施加热着色的工艺,为郭氏铁板浮雕增添了绚丽夺目的色彩。

  “衡量艺术的最高尺码,既不是金钱也不是奖项,更不是头衔授予,而是观众的眼睛和表情”,在技法日趋成熟的同时,郭海博不断从生活中,从观众的口碑中探寻着艺术灵感。

  “太行山的山水给了我最早的艺术启蒙,至今创作的很多灵感,还来自于那里。”如今太行山每一个村子里都留下了郭海博的足迹,他还花了4年时间去创作“太行山风情”系列铁板浮雕作品,当中有身穿破旧白花小棉袄、胆小害羞的《丑娃》,有瓜果飘香的《秋韵》,有安详的老牛带着调皮的牛犊玩耍的《山里人的希望》……曾经有位富商看到后想出巨资购下这一系列作品,但被郭海博婉拒。“这个系列的作品寄托着我的乡愁,是我最珍贵的作品,给再多的钱也不卖。”郭海博十分肯定地说。

        现在,郭海博每年也会去藏区走走,去搜集一些创作素材,创作藏族风情系列作品。“艺术这个东西你不能模仿照搬别人的,只有你亲自去那儿,感受那里老百姓的点点滴滴,这样创作出来的东西才更有意思。”如今的他,深入藏区,望着手执转经筒的老妇、朝圣的虔诚藏民,都会静思出神好一阵子。

郭海博铁板浮雕作品《农忙》。资料图

  铁板浮雕艺术呼唤匠人精神

  “我一直记着两句话:天干饿不着手艺人、人品比做事更重要。”对于郭海博来说,铁板浮雕技艺不仅是一门手艺,更是人生哲学。耳濡目染父辈们对手艺技术精益求精、重视人品甚于才华,郭海博说自己受益匪浅。

  “像树木的根一样,有些根虽然长在悬崖,但因为环境所限,它扎得深所以才是好的根”,拼搏和沉淀,是郭海博眼中“工匠精神”最重要的内涵。他认为雕刻的过程对人的意志是非常大的挑战,技术的精炼是长期而艰苦的,贵在坚持。“把产品从“图纸”变为“现实”,最重要的是不断的琢磨领悟与实践,手艺,就是这样代代完善下来的,没有捷径。”

  作为有着几十年一线实践经验的技艺大师,在不断提升自我技能水平的同时,对于“导师带徒”也有自己的独到见解。“教徒弟就像放风筝,既要给他们自由的发展空间,又不能跑偏,不能断线。”他带徒弟讲究一视同仁,只要肯学,他就耐心引导,倾囊相授。

  “我教徒弟从不拐弯抹角,我希望我的徒弟都能超越我,这样我也有斗志继续创新突破。”郭海博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技术传授给自己的徒弟。他眼中所谓的“徒弟”有的是慕名而来的雕刻小将,还有不少是高校学生。

  如今,郭海博的女儿郭墨涵也在学铁板浮雕,而且学得有模有样,已经在国内文化艺术界崭露头角。另外,在他的多方努力下,铁板浮雕艺术已经开始走进校园,媒体也纷纷利用播出平台,不断把郭氏铁板浮雕制作技艺传播出去。

  现在郭海博还有一个想法,就是把它写成技法书,把郭氏铁板浮雕制作技艺的过程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写出来,让后人学习。

  “比如说石头、树的肌理有什么不同,人物或动物的毛发如何制作,棉袄和单衣应该如何拿捏等,都是有详细的技法的。”郭海博说,铁板浮雕的创作需要一批真的爱它懂它,并且有精益求精工匠精神的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把作品做精、做美、做好,把铁板浮雕艺术真正传承下去。

        “吾非千里之能,然有千里之志”,这是郭海博在自己朋友圈的签名,“我所理解的‘工匠精神’,不仅需要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支撑,更需要吃得了苦、经得起磨难、耐得住寂寞。”郭海博说。

郭海博铁板浮雕作品《甘珠儿》。资料图

  记者手记

        一个有烟火气的艺术家

  他是个有烟火气的艺术家,有高超的艺术技巧、充沛的创作灵感却不自负,反而活的通透自在,作品亦扎根生活。

  走近郭海博,你会觉得他很有意思。虽然名气甚高,可一点儿架子也没有,有朋远来,摆放好茶具,沏上一杯香茶,热情招待。天南地北、见闻轶事、文学艺术……他总是滔滔不绝,这个表面高额浓眉、体格健硕、双目深邃的中年汉子,内心却总是热切地关照着生活。他从来不抱怨,与人交往,他最看重的也是人品。

  成功后的郭海博依然“接地气”,他居市井、骑电动车,过着平凡的生活。他每天代步的工具,是三万元的电动汽车。郭海博的朋友看到后都不解地问,“老郭,你怎么整了这么个车?”这潜台词就是“掉价”。他呵呵一乐,能把这个小电动汽车的好处给你说上半天。

  如今郭氏铁板浮雕频频在省级、国家级展览评比中摘金夺银荣获大奖,在全国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当问到怎样才算成功呢?郭海博说:“现在是创作的最佳时期,内心还有许多的想法要表达,但越发觉得时间不够用。铁板浮雕艺术还能往更深层次走,理想的境界还没有实现。”

关键词:文化,非遗传承,铁板浮雕责任编辑:郭甜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