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讯(记者 信贺宁 李代姣)2月14日,春节氛围犹在,北京·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内部分药企已经开工生产。园区内,粉刷得淡雅朴素的厂区、厂房错落有致,一条条以古代名医命名的道路为园区增添了别具特色的历史韵味。
北京·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入口。 记者 信贺宁 李代姣 摄
北京·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项目展示沙盘。 记者 信贺宁 李代姣 摄
该产业园位于沧州渤海新区国家级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区,规划面积28.29平方公里,已建成8平方公里,是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复的唯一一家享受异地延伸监管政策的医药园区。近年来,遵循“共建共管共享”原则,园区积极承接京津医药产业转移,截至目前,已签约入园项目137个,总投资438亿元。
创新机制 京籍药企仍保留“北京身份”
“起初,很多北京药企都存在想迁不敢迁、要迁不知道去哪儿的困惑。”北京万生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沧州分公司办公室主任陈岳告诉记者,受土地紧张、环保压力、资源消耗等因素影响,生物医药产业链的诸多环节在北京发展受到制约,根据要求,化学原料药制造相关企业须在2017年年底前全部退出北京。而由于我国医药行业实行属地管理,药企必须在注册地生产、接受监管,一旦搬迁异地,只能重新进行药品审批。
“审批周期通常需要两三年时间,还要重新报批药号,这样一来,企业不仅面临被医药市场淘汰的风险,还会失去‘北京药’的品牌效应,代价太大。”陈岳说。
北京万生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沧州分公司内景。 记者 信贺宁 李代姣 摄
关键时刻,该产业园首创异地延伸监管先河。沧州市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招商局副局长白雷介绍,2016年7月起,该产业园探索实行医药产业转移异地延伸监管,即入驻该产业园的京籍药企名称、注册地址不变,相应产品批准文号不做转移,仍由北京药监部门对其生产情况进行监管。“当时选择落户的主要原因就是这里能保留我们的‘北京身份’,节省了搬迁成本。”陈岳说。
“这里成了北京药监部门的‘政策飞地’。”白雷表示,这一政策的实施,大大缩短了企业投产周期,同时,借助北京医药产业转移,该产业园实现了由传统精细化工产业区向医药特色产业园区的转型,实现了产业升级。
搭建平台 科技服务吸引优质项目集聚
已完成北京GMP认证项目6个,其中试生产项目4个;引进上市公司12家,高新技术企业61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7家);引进生产国家1.1类新药项目7个……截至目前,该产业园汇聚了包括朗依制药、协和药厂、华润双鹤等在内的众多京津冀知名药企,产品以抗瘤药等高端药为主,且部分产品为独家生产或市场份额超过50%。例如,北陆药业生产的九味镇心颗粒为国家中药保护品种;北京斯利安药业的鱼精蛋白为市场紧缺药品,该企业为国家指定的唯一保护生产企业;朗依制药的硝呋太尔市场占有率超过50%……
工作人员正在实验室内冲洗仪器。 记者 信贺宁 李代姣 摄
为提升医药产业发展环境,吸引更多优质项目聚集,近两年,该产业园积极加强平台建设,提升科技服务水平。重点建设南开大学—沧州渤海新区绿色化工研究院、化药孵化平台、分析检测平台以及中试基地等科技创新平台;联合河北科技投资集团合作设立了总金额为1.2亿元的天使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重点支持初创期科技型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改造的高成长性企业;设立了北京•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综合服务中心,下设前期服务平台、公共服务运营平台和培训中心等,为企业入驻、发展提供一站式服务。截至目前,综合服务中心共为64家企业提供了500余次服务。
“以前都要将产品送到北京进行质量检测,费时又费力。现在不出园区就能完成检测。”白雷介绍,高级医药中间体分析检测中心是“政府+企业”共建的质量检测平台,拥有分析检测设备40余套,包括400M核磁、气质联用仪、红外光谱等,仪器设备总投资约1500余万元,大大方便了园区内药企开展产品质量检测。
源头把控 环境工艺打造绿色园区
“车间无组织废气→无组织排风机→活性炭吸附→引风机→排放”……在北京万生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沧州分公司院内,张贴在宣传栏上的环保工艺流程图引起了记者注意。在流程图上,随着一个个箭头的指引,废气废水最终达到了规范化排放。
陈岳告诉记者,该公司十分重视环保工作,2018年,仅环保投入就达947万元,其中,从韩国进口的废弃物焚烧炉耗资570万元,车间内还配备了废气收集系统及活性炭吸附装置。
工作人员展示活性炭吸附装置使用方法。 记者 信贺宁 李代姣 摄
白雷介绍,在招商和项目建设初期,该产业园就提高标准、源头把控,制定推行了《制药企业环保规范条件(试行)》,大力开展无气味厂区、无气味园区建设;有毒有害气体环境风险预警体系已经建成投用,可以实现大气污染物排放的随时监测和追踪溯源;全面推进“一厂一管”工程和污水处理提质工程,每个企业都有一条排污管道架空铺设至污水处理厂,彻底杜绝了企业偷排偷放和管道渗漏,同时,污水厂已实现每天1.5万吨中水回用;固体危险废弃物处理中心可处理30多种废弃物,年处理能力6.3万吨,完全可以满足医药企业的需要。
“渤海新区始终把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作为精准对接、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的工作主线。”沧州市渤海新区协同办公室副主任、投资服务中心主任臧灏表示,未来,渤海新区将继续倾力打造优质的软硬件营商环境,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创造广阔空间,将北京·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建设成国内一流、国际领先、高标准、绿色生物医药示范园,成为中国北方的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