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讯(记者 郑建卫)中国农业大学的源头之一是成立于延安的自然科学院生物系(后成为华北大学农学院),中国农大师生在曲周46年的奋斗历程和在延安办学的精神传统一脉相承。曲周实验站先后接待了4000余名本科生的教学实习任务和5批日本东京农业大学外事实习任务,在这个实验站培养成长起来的人才,有两任校长(石元春、毛达如)、三位院士(石元春、辛德惠、张福锁)、70多位教授、300多名硕士、博士。实验站还承担了“一带一路”国家农业技术人才培养任务,先后有25个国家近200名外宾来此接受培训。学校将实践育人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形成了符合时代特点、青年特征、中国农大特色的“科技小院”实践育人长效机制。
中国农大研究生王晓奕在前衙村科技小院讲解他们给农民示范的葡萄种植新技术。 郑建卫 摄
服务三农零距离
5月末,曲周县前衙村,15亩葡萄长势正旺。这是中国农大前衙村科技小院的研究生们负责管理的果园,采用了覆膜和水肥一体化种植技术,不但大幅度减少了化肥的用量,也减少了杂草和病虫害的发生,不需要打农药和除草剂,节约了成本。
“我来前衙村之前都不知道葡萄是怎么种的。”科技小院的“院长”、农大研二的学生王晓奕说,“我们自己都不懂,怎么指导农民呢?我们几个人每人拿出2000元钱,承包了农民1.3亩地,向农民学习种植管理,查资料引进先进技术,去年的葡萄丰收了。”
“农大学生们种的葡萄,一亩地比我们村民种的多产1000斤,品质比我们的好,一斤比我们村民多卖1毛钱。”前衙村党支部书记龙书云对记者说。
几户农民看到学生们的实力,把土地交给学生统一管理,今年科技小院的示范田由1.3亩扩大到15亩。
“你讲科学,太高深的知识我们听不懂,你做出样来,眼见为实,我们就服你。我们曲周农民一直都是这样。”一位村民对记者说。
“科技小院诞生于10年前,”中国农大李晓林老师说。2009年,张福锁、李晓林、张宏彦等农大教授,对曲周两万亩优质小麦标准粮田项目精心指导,使每亩地小麦在产量、节水、省料等方面都有显著提高。欣喜之余,他们发现科研成果仅仅停留在试验站,却并没让广大村民得到收益。为此,农大老师们决定把科研成果夯实在田埂地里。
在曲周县农业局支持下,农大师生在白寨乡政府对面一个荒废很久的小院“安营扎寨”,一个住在农村、“零距离”服务“三农”的科技小院在曲周诞生了。
被需要是一种幸福
曹国鑫是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2009级研究生,也是科技小院的第一批入驻者。刚来到村里时,他极不适应:“洗澡很不方便,没有便利店、快餐厅,生活条件比城市艰苦很多。”老师们担心:农村这样艰苦的条件,农大的学生能像老一辈农大老师那样在曲周扎下根吗?
“你种过几年地?种庄稼就是粪大水勤、不用问人。”在一次测土施肥的讲座上,曹国鑫被一个60多岁的老把式将了一军。村民的不信任激起了小曹的斗志,他和老把式约定,选老把式家两块地,设置成4块对比样板田,分别按照各自的方式管理,看谁的成本低、产量高。
2009年7月,一场罕见的大风造成曲周大面积玉米倒伏。按照农民的传统做法,是赶紧将玉米扶正。然而,这次倒伏发生在玉米抽雄前,不会影响授粉等过程,且可以自行恢复,如果人为扶正,反而容易造成玉米茎部折断,导致减产甚至绝收。在老师的带领下,曹国鑫等迅速组成队伍,向农民传授相关知识,进行技术推广。
“被吹倒的玉米自己站了起来,我们与村民之间的感情也因为这场风被拉得更近了。”曹国鑫说。
到了秋收季节,和老把式的对比结果出来了,小曹的实验田投入少产量高,老把式输得心服口服。从此,曹国鑫成了村里的香饽饽,村民有什么问题都爱找他。曹国鑫说,他感到了被需要的幸福。
去年,王晓奕他们的1.3地葡萄丰收了,她的父母非常自豪地带着亲朋好友来采摘,几户村民也愿意带着土地来“入伙”。“被需要、有价值,这种成就感带来的幸福,在校园里是体会不到的。”王晓奕说。
目前,多个不同类型的科技小院扎根在曲周大地上,服务于小麦、玉米、苹果、葡萄、养殖、蔬菜育苗等领域,将一项又一项农业技术“本地化”。
在更加广阔的范围里,中国农业大学在广东、广西等20多个省市区的20多个作物生产体系建立了100多个科技小院,300多名研究生长期奋战在农村、农企一线。
在“科技小院”,每天都有感人的故事发生。冬天培训期间,当地农民担心师生受冻受寒,亲手制作棉鞋送给他们;为了表达心意,大河道后老营村农民自发捐款,你五元,他十元,为师生唱大戏;夏日炎炎,白寨乡北油村农民吕玉山包饺子,吕增银熬制绿豆汤送到小院;甜水庄村民将小院研究生奉为贵宾主持自己儿子的婚礼。
科技小院硕果累累
经过十年探索,科技小院逐步形成特色鲜明的研究生培养“十个一”模式——住一个科技小院、办一所农民田间学校、培养一批科技农民、研究一项技术、建立一个示范方、发展一个农业产业、推动一村经济发展、辐射影响一个乡镇、完成一系列论文、组织好一系列活动。
科技小院培养了一批具有“知农、学农、爱农”情怀、扎实的基础理论功底、过硬的实践技能、较高的综合素质和一定的实践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研究生。研究生在科技小院平台上承担多项任务、扮演多重角色,他们不仅是学生,还是农民、农技员、培训教师、乡村挂职干部和各种活动的组织者。多角色的转换使研究生开阔了视野、体验了人生、磨炼了意志、培养了情商。促使研究生融会贯通所学知识,提高综合素质,收获自信与从容,性格变得更外向、更开朗,提升社会适应性和行业竞争力。
2009-2018年,全国科技小院网络累计开展农民培训1470场,培训农民68762人次;开展田间观摩120场,累计参观农民7114人次。开办农民田间学校10个,培养农民技术骨干2400多人。示范推广各类农业新技术1000多万亩以上。编写各类技术手册和技术宣传材料20余份,建立各类科技长廊和科技胡同16处,制作宣传展板400多幅,协助建立26个各类合作社,推动了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为地方和企业农业发展做出贡献。因此,2016年获得中国三农十大创新榜样第一名。科技小院对曲周县吨粮县、超吨粮县建设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得到当地农民和政府肯定。
为了深入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宣传党的乡村振兴战略,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2018年1月,中国农业大学与曲周县合作,组织科技小院研究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等60余人,联合曲周实验站职工和曲周县农牧局技术人员共百人,利用1个月的冬闲时间,深入曲周县农村,开展“村村宣讲十九大,农业技术送农家”活动。将十九大精神宣传到每一个村;将农业科技知识送到农民家门口,受到农民热烈欢迎。
科技小院建立以来,将发展农村文化融入研究和示范工作之中,结合高产高效技术的宣传培训开展中秋联谊会、妇女识字班、舞蹈队、西瓜节、苹果采摘节、广场舞大赛等多种形式的农民喜闻乐见的农村文化活动。文化活动的开展,拉近了科技小院师生与群众的距离,宣传了技术,提高了农民文化素质,愉悦了群众心情,改变了农民的精神面貌,调动了农民采用农业新技术、发展高产高效农业的积极性,推动了农业增产。
自2009-2018年,累计419名研究生进入科技小院开展工作(毕业181名),获得各项奖励503次:国家级奖励25次;省市校级奖励404次;地方政府贡献奖励74次。研究生培养模式先后获得中国农业大学教学成果特等奖、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科技小院毕业研究生也得到了用人单位和社会各界的认可和积极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