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原创 >

【聚焦“空心村”治理】 尚义县十三号村:发展乡村旅游 “死资源”变“活资产”

来源: 吴新光   作者:吴新光 
2019-07-16 14:22:53
分享:

尚义县十三号村彩色坝头民俗窑洞客栈。 记者 吴新光 摄

记者采访彩色坝头民俗窑洞客栈服务员。  

  长城网讯(记者吴新光)7月15日时近中午,尚义县南壕堑镇十三号村村民何秀兰,在村里的彩色坝头民俗窑洞客栈打扫卫生、整理床铺,“进入暑期,来我们村的游客特别多,客栈几乎天天爆满。”

  能在客栈当上服务员,何秀兰特别高兴:一个月工资1800元,还有200元的全勤奖,在家门口打工挣钱,能照顾80多岁的老母亲。

  何秀兰今年57岁,曾经也是村里的贫困户。为摆脱贫困,一直远走内蒙古包头工业园区打工。2018年,听说村里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于是就返回了家乡。

  在何秀兰的印象中,过去的十三号村到处是残垣断壁,破房烂石头,街道脏乱差。村民普遍缺乏必要的致富产业,村集体经济薄弱,留下来的10来户都是老年人,是典型的空心贫困村。

  “十三号村自然资源禀赋差,村民主要种植莜麦、胡麻、杂粮杂豆等,种植效益非常低。”尚义县南壕堑镇党委委员、十三号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姜万河介绍说,过去村里常住人口不足全村人口的一半,无人居住、房屋闲置破损的宅基地占七成多,撂荒耕地占全村耕地面积一半。

空心院落变身窑洞宾馆

  “空心村”的形成,往往是产业空心导致。

  十三号村“两委”经过深入细致的调研,认为发展乡村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十三号村位于国家级森林公园大青山脚下,草原天路西线末端,气候冷凉,植被良好,保持了原生态的风貌。距离尚义县城仅3公里,省道白郭线从村旁经过,交通便利。

  2013年“返乡创业”的姜万河开办了一个农家院,开业当年就做到了30万元的营业额。2014年,农家院营业额增长到40万元。姜万河说,当时一些游客吃过农家饭后,晚上不想走,于是萌生了建窑洞宾馆的想法。

  姜万河告诉记者,发展乡村旅游遇到的最大障碍,是如何盘活利用那些闲置荒废的“空心院落”。对于广大乡村来说,主要资源是耕地、荒山荒坡、林草地、宅基地等土地资源。随着农村人口的大量外流,闲置的宅基地越来越多。

  尚义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张治龙表示,发展乡村旅游,首先要对村庄进行治理,把农民的闲置土地利用起来,盘活这些宅基地,引导村民组建农宅合作社。

  按照这一思路,十三号村组建成立了农宅合作社,鼓励乡亲们以闲置宅基地入股。他们把一些老房子破房子拆了,把以前住在这里的老人搬到儿女住的条件好些的房子里。腾退出的这些宅基地,村里以农宅合作社名义统一盖起了窑洞宾馆,开始朝乡村旅游方向发展。

  “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我们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按照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的原则,在用地上给予政策支持,村里部分农用地转成了集体建设用地。”张治龙说,村里探索把宅基地做成资产,可转让、可入股。本着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的原则,探索了“三权分置”改革,宅基地所有权属村集体,资格权属于原农户,使用权可流转、可作资本入股。

  全村共有38户农民加入农宅合作社,加上集体的4亩建设用地,整理出连片宅基地面积13.5亩。统一规划、统一施工,新建民俗窑洞客栈38套53间。二期窑洞客栈建好后,房间增加到144间,可供260多人居住,能解决500多人的餐饮。

宅基地入股村民变股东

  在宅基地入股后,变成了窑洞宾馆,十三号村整体打造了一个乡村旅游项目,为建成美丽乡村省级示范村奠定了基础。

  新建窑洞房屋对应宅基地户主,产权全部落实到户。为便于集中管理,村里成立彩色坝头旅游开发公司,由尚义县旅游投资公司以承包租赁的形式,进行统一经营,盈利年终按股分红。姜万河说,入股农宅合作社的农户,每年可分红2000元左右。

锄草工间休息的村民。 记者 吴新光 摄

  现在,村里像何秀兰这样打工的还不少。窑洞宾馆的服务岗位,满足了村内部分妇女的就业需求,并带动村内餐饮、采摘、土特产销售、家庭手工食品加工等产业兴起。

  2018年,十三号村实现人均收入6200元。截至2018年底,全村229户478人全部实现脱贫出列。

美丽乡村带动品牌农业

  漫步十三号村,干净整洁的街道、依山而建的窑洞客栈、高悬的大红灯笼。144间窑洞客房成为村里最大的特色,配套建设有采摘园、养殖园、健身运动场、农家院等。如今,十三号村已成为坝上地区知名乡村旅游景点,被评为美丽乡村建设省级示范村,入选国家级旅游扶贫示范村。

  通过美丽乡村、乡村旅游建设,不仅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且留守老年人的思想观念发生不少改变,穿衣打扮也时尚了、精神了,良好的卫生习惯也逐渐养成。

  依托坝上地区独特的冷凉资源,打造优质品牌农业。盘活村内闲置耕地,流转村民耕地150亩,建设集“采摘、休闲、科普”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农业采摘园区。试种食用百合10亩,引进栽种吊蔓西瓜等新品种,种植绿萝卜等高品质蔬菜基地30亩。吸纳村民就地打工,拓宽增收路子,为全县的品牌农业发展趟出一条新路子。

  十三号村越变越美、越变越富,近两年来,从外地“回流”的村民也越来越多。姜万河高兴地说,现在村里常住户由之前的10几户增加到了30多户。

关键词:空心村,乡村旅游,盘活土地资源责任编辑:吴新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