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讯(记者 于仕越)10月21日,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中国妇女报社联合主办的“儿童网络保护”媒体研讨会在石家庄召开。
据共青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和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联合发布的《2018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7月31日,我国未成年人网民数量到达1.69亿,未成年人的互联网普及率达到93.7%。未成年人特别是儿童与互联网的“亲密接触”,并由此引发的上网成瘾、心理早熟、价值观扭曲等一系列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据《报告》显示,有15.6%的未成年人表示曾遭遇网络暴力,最常见的是网上讽刺或谩骂、自己或亲友在网上被恶意骚扰、个人信息在网上被公开。30.3%的未成年人曾在上网过程中接触到暴力、赌博、吸毒、色情等违法不良信息。
研讨会现场,长城新媒体记者 于仕越 摄
研讨会上,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研究员、全国律协未成年人保护专业委员会主任张雪梅将儿童网络风险的源头归为:攻击和暴力、性侵和商业剥削。在网络风险中具体表现为网络欺凌与恶意攻击、暴力恐怖信息、色情淫秽信息、网络沉迷和诱发违法犯罪等。
保护儿童上网不受侵害,关键在于营造安全的网络传播环境与舆论氛围,张雪梅表示,媒体在采访报道中应避免过度渲染儿童作为网络受害者的形象,特别是女童作为弱者和受害者的遭遇。在日常生活和宣传报道中,社会各方都应正确引导儿童参与网络保护,在参与过程中培养儿童的网络素养,鼓励、引导儿童参与网络内容的建设和使用,转变儿童在网络建设中的被动接受者局面。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办事处高级新闻官员刘莉表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提出,在互联网治理中应重点关注儿童,在加强儿童个人信息和隐私保护、应对针对儿童的性侵害、诈骗和网络欺凌等一系列问题,应推行明确的监管框架和具体机制。同时,提高儿童和年轻人的数字素养,对于儿童网络保护也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