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高速动车组研制生产中,
他带领团队攻克了铝合金车体生产中的一系列技术难题,
助力中国高铁占领世界级技术“制高点”!
他创新完成20多项工装设备技术改造,
弥补了进口设备缺陷,
保证了动车组生产的顺利进行。
他,就是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铝合金厂
“张雪松技能大师工作室”
“金蓝领工作室”负责人张雪松。
11月22日,“全国道德模范”张雪松,登上了央视的《焦点访谈》。
在中国第一代高铁工人中,张雪松是一个传奇人物。他出身于机械钳工,却将数控维修、数控加工、可编程控制器、三维制图等多项技术融会贯通,近乎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同行称赞他完成了华丽转身。对此,张雪松说:“高铁把我们带入了新时代,需要更多更高水平的复合型技术工人。新时代的产业工人,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只是简单地付出体力劳动,而是要勇于站在新技术的前沿,敢于向世界先进技术发起挑战。”
挑战“高端技术”,把“工”变成“干”
1992年,刚刚参加工作的张雪松穿上了蓝色工服。“自己觉得帅得不行——我终于成为唐车的一名员工了!”第一个周末,他兴冲冲地把工服穿回了家。
“没想到一进门,我妈见我这身打扮有点不高兴,问我下班了咋不换件衣服。因为当时正好有个亲戚来家串门,我妈觉得我这身‘干活儿’的行头不体面。”事后,19岁的张雪松对母亲说:“谁说‘工’字不出头?我把‘工’字变成‘干’,不就出头了嘛!”
正是凭着这样一种朴素的情怀,此后多年,张雪松敬业、精益、专注、创新,把一桩桩小事干到了极致。“是中国高铁的发展成就了我。”张雪松坦率地说。每当有新车型试制时,他的“金蓝领”工作室的每名成员都会负责一个关键部位的作业,并根据生产实际,向设计部门反馈改进、优化意见。他说,“这就是我们金蓝领的‘含金量’吧。”
2004年左右,中国铁路迎来“跨越式”发展的新机遇,张雪松看准时机,主动请缨,通过考试、应聘,从零开始“转行”到了中车唐山公司铝合金厂,负责高速动车组铝合金车体的试制和生产。
高速动车组铝合金车体生产的每一道关键工序都要由大型数控设备来完成。为此,唐山公司先后引进了价值3亿多元的几十台尖端数控设备。从安装到调试,面对无人敢碰的“高科技”,张雪松迎难而上。为尽快进入角色,张雪松买来专业书籍,一本一本地“啃”。白天工作忙,他就晚上学,总计写下了几万字的读书笔记和学习心得。
最终,面对国际最先进的数控加工设备,张雪松作为机械钳工,凭借自己的创新思维和精湛技艺,20多次排除各类疑难故障,攻克了铣刀“抬头”机构和60米FOOKE加工中心导轨安装设计偏差等8项难题,顺利解决了高速动车组车体数控加工的技术关键。其中两项工装研制项目申报了国家专利,甚至解决了外国专家都没能解决的问题。
这一系列技术攻关的成功,为国产高速动车组实现批量生产奠定了现场制造技术的根基。
让中国高铁从“进口”到“出口”
对于张雪松而言,“工匠精神”是一种心无旁骛、锲而不舍的技术追求,也是一种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职业态度。
制造高速动车组有九大核心技术,铝合金车体就是其中之一,其难就难在铝合金型材的焊接和加工技术上。起初,由于没有铝合金车体焊接制造技术经验,工友们明显感到原来的焊枪不那么听话了,工件也不听使唤了,铝合金型材焊接后变形、开裂、缺陷……
2005年5月,张雪松受命带领从各单位精心挑选的16名精兵强将组成铆钳班,负责研究磁悬浮列车和高速动车组铝合金车体生产技术,并在一个月内造出试验车体。
张雪松带领全班员工反复摸索铝合金车体侧墙、端墙、车顶组装调修的组焊工艺,从一个小小的截面开始进行试验调整,2米、5米、10米,再到整辆车的组焊拼接,进行分步试验调整。经过成百上千次的试验后,他们记录积累了“变形量”、“焊后调修”、“调修加热温度控制”等8种详实的数据,总结出了“调整装配法”和“夹具压紧点多点支撑”的系列铝合金型材组合焊接工艺方法,保证了动车组车体的各项尺寸精度,很好地解决了焊接变形难题。
一个月后,中车唐山公司首辆高速动车组铝合金车体顺利试制成功。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如今,中车唐山公司已经累计生产“和谐号”、“复兴号”等各种型号的高速动车组600多列(8辆编组),总计近5000辆。从当初试制的第一辆铝合金车体开始,张雪松所在的铝合金厂做到了动车组车体制造质量“零缺陷”,为搭建中国中车谱系化、标准化动车组产品技术平台发挥了重要作用。
今年是张雪松进入唐车的第27个年头,当年技校毕业的毛头小伙儿,已在时光的砥砺中成长为为机械钳工和数控装调维修工高级技师,成为中国中车首席技能操作专家,享誉全国的“金蓝领”工人。这期间,最让张雪松感到自豪的是,2012年中车唐山公司为德国西门子公司批量制造了高速列车铝合金车体大部件,实现了高速动车组关键技术产品从引进到出口的华丽转身。
用创新提升“中国速度”
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用匠心铸就高质量,这是张雪松等中国中车高铁工人身上的共同特质。
自2006年中车唐山公司铝合金厂开始生产高速动车组铝合金车体以来,数控焊接和手工焊接后形成的焊缝一直需要打磨工手工打磨。2017年,唐山公司提出智能制造方案,在张雪松领衔的“金蓝领”工作室的努力下,机器人打磨已经开始替代人工。
“现在我们技术攻关基本上都依靠机器人,这也是今后高铁生产全面实现‘智能制造’的突破点。”张雪松说,“我们经过两年的摸索,全面推广用机器人代替手工打磨车体,标准化、数字化、智能化的车体制造生产线已经投入使用。”
张雪松深知个人力量再大也是有限的,只有更多的员工掌握了新技术,才能使企业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在工作室里他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咱们的企业就好比一列高速动车组,只有所有车厢的动力同时发动,整列车才能跑出风一般的速度。”
因此,张雪松注重发挥团队的力量,带动和培养大家共同提高,成了公司最早的“金牌工序”。
这些年,张雪松在实践中研究出了不少“绝活儿”,都一一记录在本子上,积累了十多万字的“工作日志”。他毫无保留地把本子借给工友们看,或是写在网上,给所有的工友分享。他还经常组织召开班组“攻关讨论”会,“绝招”演示会,通过“教学练比”等现场技能切磋活动,互相交流、共同提高。
“制造动车组是数万员工共同努力的结果,只不过我站在荣誉前,他们站在荣誉后,我觉得他们应该获得更多掌声。”张雪松说得很实在。
如今,张雪松正忙着带领团队着手研究和推广铝合金车体“智能制造”新模式,让标准化、数字化、智能化的车体制造再进一步深入到所有工序。
张雪松带领工作室成员每年至少培养3名以上技术尖子,每年完成技术创新100余项,完成培训500多人次。以张雪松的名字命名的“国家级张雪松技能大师工作室”被评为“全国劳模创新示范工作室”。
在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张雪松认为,中车唐山公司作为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企业,要紧跟“智能制造”的步伐,用科技创新提升装备制造的“中国速度”,“要用团队的创新智慧,把‘中国创造’写在高铁发展史上!”
新中国成立70年,中国人经历了从“骑着毛驴上北京”,到“坐上火车去拉萨”,再到3万公里高铁线基本覆盖80%大城市、“复兴号”实现时速350公里“陆地飞行”、智能化高铁列车即将飞驰历史跨越……正是有着一大批“张雪松”式的高铁工人,让世界看到了新时代的“中国速度”,也让“复兴号”高速列车迈出了从追赶到领跑的关键一步。
谈及今后的打算,张雪松说:“我理想中的蓝图目标是生产更快、质量更好、乘坐更舒适、更安全的高铁产品,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用我们的产品连接世界,造福人类!”
小编手记: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
把平凡做到了极致就是非凡
你用行动倡导良好风尚
在岗位上大力弘扬工匠精神
你是唐车的骄傲
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致敬!
(据央视《焦点访谈》、唐山发布、唐山文明网等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