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原创 >

【两会声音】张志敏代表:教育减负为啥越减越重呢?

来源: 长城网   作者:王林红 
2020-01-06 22:31:58
分享:

  

张志敏代表正在完善自己带来的建议。  长城新媒体王林红  摄

  长城网讯(记者 王林红)又要到寒假了,可很多学生恐怕还是没机会享受假期,而是会被送到各种课外班里。提高班、尖子班、精英班、强化班……这些课外辅导班背后,是中小学生繁重的课业负担。

  那么,如何强化“减负”实效,让孩子在健康的学习氛围中成长,这也是河北省人大代表、邢台市第十二中学副校长张志敏今年最关心的问题。

  张志敏表示,给中小学生减负,已经“喊”了多年,从中央到地方,既有政策引导,也不乏改革探索。但揆诸现实,并未取得实质性突破,甚至还有“不减反增”的倾向。

  教育减负,为啥会越减越重呢?

  “政府一减负,培训跟风涨”。多年来,在“减负”政策执行过程中,一些相关利益主体的跟风造势和“劣性互动”,成为减负屡减不降、频频反弹的重要原因。

  有数据显示,未来5到10年,我国中小学教育培训市场潜在规模超过3000亿元。我国每年参加各类培训的青少年儿童超过1亿人次。在大中城市,90%以上的小学生在课后接受各种各样的辅导培训。

  不少家长认同这样的逻辑:要有出息,就要上名校,从小学到大学都要卡准位置;升学就靠成绩,分数来自补习,不参加辅导,今后环环脱节。这种“逻辑链”已经成为不少家长的“焦虑链”。

  为了能最大限度地榨出点滴分数,学生“拼性命”,家长“拼财力”,老师“拼时间”,谁还敢想“减负”的美事?

  “拼”字当头,“减负”就必然成为幻想。对此,张志敏认为,出现这些问题最关键的是由于许多地区对一些关键问题的认识还没有形成共识,甚至存在很多误解。大家不应带着误解看“减负”。

  首先,减负并不只是简单地降低课业难度,减少作业量,而是优化学生的合理负担。按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科学减负,有减有增。

  其次,减负是一个系统工程。教育中的各方,都不能置身事外。张志敏建议,学校、家长和政府应该联合发力,科学施策,让义务教育回归本质,让“减负”不再是口号。

  对于学校来说,应该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提升教师水平,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要开发多样化的课程供学生自主选择,在相对自由的环境中展现好奇、自由想象、大胆质疑和合作探索,从而唤醒每一名学生的潜能,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够主动地、最大限度地发展自己天赋。

  全省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树立科学的政绩观,不片面以升学率考评学校和教师,更不得给学校下达升学指标。深化中、高考命题改革和招生入学改革,既要注重考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还要注重考察思维过程、创新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合理设置试题结构,提升试题情景设计水平。

  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严格培训机构和从业人员资格审查,严禁针对语数外等校内课程超标超前培训,提倡针对学生兴趣特长发展和综合素养提高方面进行辅导,切实减轻校外培训给学生造成的过重课外负担。

  同时,积极引导家长树立科学的育儿观,理性帮助孩子设定人生目标,防止盲目攀比送孩子参加不必要的校外培训,增加学生的额外负担。

关键词:河北两会 教育减负 科学施策责任编辑:王林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