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原创 >

【我在现场】系列采访札记⑫张世豪:我坚信:春归有期,花开不败!

来源: 长城网   作者:张世豪 
2020-03-03 16:23:39
分享:

  长城新媒体记者 张世豪

  回顾这个特殊的春天,从年三十(1月24日)下午接到待命通知开始,至今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了。

  在这一个多月里,我采访了很多人、很多事,主人公的声音和容貌深深地印在脑海中。

  在这一个多月里,我参与策划推出了近30篇系列微视频,见证了一个又一个使命担当中的“河北故事”,久久难忘。

  抗“疫”侠侣

  河北省第七人民医院(河北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护士赵静说“头发一定会长出来的,疫情也一定会被战胜的!”长城新媒体记者 张世豪 摄

  “我相信,头发一定会长出来的,疫情也一定会被战胜的!”

  她叫赵静,摘掉医用帽子,一头短发,脑门上还有勒痕。2月15日下午,作为第六批河北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赵静从正定国际机场出发飞赴武汉,由定州前往机场前,她将头发剪短,当我问她留起短发是否有遗憾时,她这样说。

  赵静说,自己是在凌晨两点左右接到出征通知,当即起床进一步了解湖北和武汉当地的疫情防控情况,并做好准备。一直到早上六点左右才睡了一个囫囵觉,在睡梦中,她梦到自己已经抵达武汉救治患者。

  采访结束后,我又做了进一步了解。赵静自2月9日进入发热留观病区工作,就一直没有回过家。而她的爱人自大年初二(1月26日)返回工作岗位后,也没回过家。

  夫妻两人的再次见面是在20天后,场景是丈夫送妻子出征。

  从疫情防控工作开始,我就已经开始关注这样的“抗‘疫’侠侣”,他们都坚守在一线,但分布在不同的岗位,即使近在咫尺,却很难相见,而留下年迈的父母与年幼的孩子共同生活。

  我看到,送行的丈夫在旁默默地帮衬即将远去的爱人,或者收拾行李,或者看护物资,不时细语嘱咐几句。

  我看到,夫妻二人同是医生,都穿着隔离服,当在病房见面时,却只能凭声音辨认这是不是那个最熟悉的人。

  我看到,爱人就在眼前,虽然已经很长时间未见,却不能上前拥抱,只因她(他)是医务人员,刚从隔离区出来,要有安全的距离。

  我喜欢把他们称作“勇士”,就是明知前方困难重重,却选择义无反顾。

  他们不是没有害怕,披上白衣战袍,就肩负起了救死扶伤的重任,哪里有需要,就要奔向哪里,哪怕是逆向而行,也在所不惜。

  他们不是没有惦念,老迈龙钟的父母、嗷嗷待哺的孩子以及朝夕相处的爱人,都是心中的放不下,然而这一刻远方的那些人更需要他们,他们就要奔向远方。

  他们要去打的是场必胜的战争。他们坚信,战“疫”必胜!

  武汉家书

  河北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杨楠女儿给他写的信:“希望爸爸早点回来和我玩。”长城新媒体记者 闫思宇 摄

  我看到了一封封从武汉发出的家书:

  有母亲写给刚满周岁儿子的:“安心等我回家,妈妈一定加倍补偿你这段非常时期失去的爱”;

  有孩子写给父母的:“此生无悔武汉行,如果再让我选择一次,我还是不会犹豫”;

  有妻子写给丈夫的:“这里的工作艰辛,但我从不觉得辛苦,唯一有些挺不住的就是对你和孩子的思念和牵挂”。

  我不由地追问,在这智能手机、微信聊天、视频通话流行的时代里,他们为什么选择用家书这种传统的方式传递心中的爱?

  他们一定希望远方的亲人不要为自己担心,但想到剪短的头发、疲惫的面容,怎能不让人担心呢?他们也一定在想,千里收信,读信思人,亲人的心中一定是一个最美的自己。

  有位去武汉支援疫情防控的护士说,每天等到孩子睡着了,才敢跟爱人通视频,了解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她说:不知道怎么回答孩子,长发妈妈怎么就变成短发妈妈。

  很多人情感表达很含蓄,很多话也很难从口中直言。我想,那一页页承载着千思万念的书信,跨过千山万水,走向千家万户,寄托着心中的千言万语。

  这至情至爱,除了书信,还有什么能够载得动呢?

  当然,也有写给武汉亲人的信。

  “妈妈,我想你了,我知道你在想着病人,我会乖乖听话,长大后我也要当医生。”

  “妈妈,以前我很崇拜电影明星,现在您是我的榜样,我长大后要像您一样。”

  这些的信同样打动了我。

  都说医者仁心,但真正想让自家孩子立志悬壶济世的人较少,这个被社会尊崇的职业在很多时候不容易被家人理解。

  而“长大后我要成为你”,对于一位年轻的医生而言,还有什么比这更让人欣慰的呢?

  如果没有这次身处最前线的疫情防控任务,也就不会有这样一封封饱含深情的家书;而当我们读起这一封封家书时,脑海中浮现的一定是一位位最美的逆行者。

  春归有期

  23岁的孙晨由父亲孙晓强剪去长发,戴帽子父亲的头发要更短一些。 长城新媒体记者 刘潇 摄

  同事拍了一段“父亲为女儿剪去长发”,内容是:2月17日,石家庄市妇产医院的五名护士在奔赴武汉前剪短了头发,23岁的女护士孙晨是第一个剪去长发的,由父亲执剪。

  除去视频本身,我注意到了两点:

  其一,在给孙晨剪发时,父亲的头发比给女儿剪的还要短,我看到了背后深深的父爱,同时父亲也是以一种特别的方式表达对女儿的支持。

  其二,孙晨在剪发时,身旁的女同事在偷偷抹眼泪,而在剪短头发后,这位女同事又和其他四位同事面带微笑开始自拍,我看到了一个年轻女孩子的不舍和乐观。

  记得另外一位女护士在剪去头发前跟同事开玩笑:咱们还是等最后一个吧,不怕死,还怕丑啊!万一丑了可怎么办呀?说完用帽子做捂脸状。

  我想,如果没有这次疫情,她们不会剪这么短的头发。她们才二十出头,正值爱美的年龄,也是最美的年华。

  从实际效果来看,剪短头发,既能减少病菌吸附,利于个人防护,又能节省打理时间,方便防护服穿脱。

  民间有“二月二,龙抬头”剪头发的习俗,民间还有“正月不理发”的习俗。而在正月里,河北有九批医疗队支援湖北,出发前,很多队员都剪了发。

  这种强烈的对比,让我想起他们在二月初二这天很难有机会理发,但我仍然坚信“你抬头的样子,真美!”

  我这样化用两首诗来描写这个群体的状态:

  低头时,那温柔似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抬头间,春风已绿江南岸,山海本无恙,人间皆可安!

  在疫情防控中,我采访了很多人,见证了很多事,心中感慨万千。2月3日,参加了全省疫情防控工作会议后,我彻夜难眠,一遍遍想着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的家人和同事、朋友,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千百年来,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遭遇过无数次瘟疫、地震、洪水等灾害,但我们的祖先在灾难中一次次不屈地挺立起来,生生不息,并不断繁衍壮大,在我们的身体里留下了战胜一切苦难的基因。

  这刻在基因里的力量,让我们坚信:春归有期,花开不败!

关键词:河北故事,疫情防控责任编辑:张世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