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采访工作照。长城新媒体记者 刘澜澜 摄
长城新媒体记者 闫思宇
3月6日上午,石家庄市第29例新冠肺炎治愈患者走出河北省胸科医院隔离病区。至此,石家庄清零。
这天,到现场的媒体同行格外多,大家争先恐后抢占机位、寻找角度,用最完美的角度记录下这胜利的一刻。
采访结束后,我和同事澜澜来了张合影。她问我:“思宇,以后这个医院你还想来吗?”我回答她:“我想来,不仅是这,疫情结束后,我还有很多想再见见的人。”
3月6日,我和同事在河北省胸科医院门前合影。长城新媒体记者 刘潇 摄
两个父亲和两个孩子
“爸!我得回石家庄了!”大年初四的下午两点,我在微信群里看到了单位的“紧急召回令”。
刚下肚的饺子还没来得及消化,就匆匆收拾好了行李,往车上一扔,正要开车从衡水回单位,老爸赶紧披了件衣服追着我下楼:“我开车送你!”
路上,一向和我爱开玩笑的老爸却皱着眉头,我早就看透了他的心思,打趣着说:“别担心我啦,你闺女这也算是上战场,你该骄傲才是。”老爸没说什么,把我送到后嘱咐了两句就匆匆回去了。
复工第二天,就接到采访援助武汉医生杨楠家属的任务。大年初五,也是杨楠医生的生日。
在杨楠家,女儿优宝正在小黑板上写“爸爸”,看着这个5岁的小姑娘,乖巧地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爸爸的想念,我忽然鼻头一酸。隔着口罩,我看不到优宝的表情,但她的眼睛始终盯着黑板上“爸爸”两个字。
杨楠的爱人告诉我,小优宝很懂事,爸爸临走前嘱咐她的话,她每天都念叨好几遍。
“不抠鼻子,不揉眼,每天都要勤洗手。”优宝说,爸爸要求的事她一定能做到。
优宝向记者展示写给爸爸的信。长城新媒体记者 闫思宇 摄
因为这天是杨楠的生日,优宝还给自己拿出写给爸爸的信,“爸爸,你快点回来,和我玩……”在我的鼓励下,优宝对着镜头说出了信中对爸爸的话。
就这样,第一次全程带着口罩的“特殊采访”全满结束。
回家剪片子的时候,反复听着优宝读信的声音,心里有些很多感触。想着还没顾得上给爸爸回个电话,赶紧拿起手机拨了过去。
“喂爸,我在这边挺好的,不用惦记我,你注意勤洗手,别用手揉眼睛……”
放下电话我在想,这种特殊的时刻,应该有很多这样的家庭,大家的身份、职业或许不同,但这一份父母对孩子的牵挂,和孩子对父母的思念,都是相通的。
我的采访工作照。长城新媒体记者 刘澜澜 摄
守住百姓餐桌的“超哥”
任廿一,四川巴中人,石家庄永辉超市小马店生鲜经理。因为在超市工作,朋友都爱称呼他为“超哥”。
在石家庄工作的八年里,他很少能按时回家过年,这个春节,他早早定好了回家的车票。
“年前就计划好,正月十二回,和爸妈过元宵节。”但疫情突发,超市人手紧缺和市民只增不减的需求,让“超哥”开始犹豫。
是回家和父母一起过年,还是坚持在岗,保证市民正常生活需求,“超哥”没有考虑太久,初三就退掉了回家的车票。
“越到这种时候,如果超市备不齐蔬菜,或者价格不稳定,很容易造成抢购。”
采访“超哥”时我问他,超市空间相对封闭,人流量多,长期在这种环境下工作,你不怕吗?
“超哥”想了想对我说,初二那天也是疫情刚开始爆发的时候,附近居民不知道听了什么信儿,一窝蜂来超市“抢”菜。第二天工作人员把菜品补齐,居民们再来,心就踏实了一点。
充足的货物,稳定的价格,换来的是安稳的民心。“超哥”说:“超市这个行业,就像老百姓的后勤保障部门,疫情期间,把百姓的餐桌守住了,这就是对社会的贡献。”
我想,“超哥”不是一个人,而是千千万万在自己岗位上,为打赢这场战役,默默奉献的一群人。
我在采访牛占丛医生。长城新媒体记者 闫思宇 摄
一位抗疫女战士
几天前,接到要采访河北省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牛占丛的工作安排,于是上网查阅资料,做起了准备工作。
从1月20日至今无休、抗疫期间父亲去世、每天超负荷工作,初步了解之后,我在办公室见到了牛占丛。
设立发热门诊和隔离病房,制定修改发热门诊就诊流程和发热病人留观流程,安排发热门诊人员值班、培训传染病上报流程、进行新冠肺炎诊疗知识培训、会诊发热病人……这是感染性疾病科主任牛占丛一天最基本的工作。
为了严防疫情扩散,牛占丛和同事们白天干不完的工作,就晚上加班干,通宵之后在办公室简单休息几个小时继续上班,是家常便饭。
“大年三十晚上,处理完一个有武汉居住史的病人后,我们发现专家会诊的流程还不恰当,和同事们讨论到凌晨三点。”就这样牛占丛和同事们一起“过了个年”。
就当她忙得像个“陀螺”一样的时候,1月26日,正在接诊病人的牛占丛接到姐姐打来的电话,说父亲出现咳嗽症状,病情加重。
实在分身乏术的牛占丛,只能在电话里嘱咐姐姐给父亲买点药先吃着,有什么情况再电话联系。1月27日凌晨,再次接到姐姐打来的电话,听到的竟然父亲去世的消息。
处理完父亲丧事的第二天,牛占丛就赶回单位上班了。
采访时,提到这件事牛占丛还是抑制不住自己的眼泪,她说她从没想过退缩,她说她来不及哭,疫情当前,她必须是个战士。
我和采访对象正在视频连线。长城新媒体记者 刘澜澜 摄
春天就要来了
“3月10日,武汉16家方舱医院全部休舱。”当晚,我点开朋友转发的新闻链接,心中无比振奋。
疫情当下,我很庆幸自己是一名记者,可以用笔记录这个时代发生的故事,记录在这种特殊情况下,燕赵儿女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感人瞬间,记录全民抗疫的动人故事。
现在的我,在等,等他们从前线回来。
等杨楠大夫可以回家抱一抱优宝,告诉她武汉的樱花有多美;
等“超哥”任廿一可以重新订一张车票,回四川老家看看年迈的父母;
等牛占丛医生可以好好睡个懒觉;
等街上再次车水马龙;
那时,我想再见见你们,见见摘下口罩的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