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讯(记者 李代姣)5月30日是第四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当天,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表彰奖励大会在北京举行。258名科技工作者获得全国创新争先奖状,河北3位科技工作者——河北农业大学孙建设、华北制药集团新药研究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张雪霞、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谢晓亮荣获这一殊荣。
太行山里的“苹果教授”
八百里太行,绵亘在河北与山西交界处。这里是红色地带,也是脱贫攻坚的重点区域。上世纪80年代,河北农业大学的孙建设教授就走出校园,奔走在山前山后、田野农舍,成为太行山科技扶贫战队中的一员。38年来,他坚守太行山科技扶贫一线,把苹果新品种、新技术和新观念带进贫困村,探索出一条产业扶贫新路径。
对果园进行规划,明确责任;现场教学,手把手传授果树栽培和管理知识;率先提出“苹果省力化矮砧密植高效栽培”模式,研发适用现代栽培模式的新型果园装备,在全国7省市建立苹果现代栽培模式示范园……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变革苹果栽培制度,孙建设带领大家走出了一条“苹果扶贫”路。
孙建设教授和一号驿站的苹果实验品种。记者 马宁 摄
2013年,河北农业大学太行山道路第一驿站落户顺平县北大悲村,开启了“太行山道路”深化和拓展的新模式。如今,依托驿站,顺平县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合作社拉动、整村联动、科技推动,带动周边8个贫困村、1700多户、5600多人脱贫致富,实现年人均增收3000元。
2017年起,在第一驿站基础上,河北农业大学联手保定市打造“太行山农业创新驿站”。目前,50个太行山农业创新驿站已经全部建成运行,涵盖蔬菜、果品、杂粮、中药材、养殖、苗木、盆景等10大类35个特色农业产业,100多项新科技、新成果在驿站得以转化、应用、推广,带动7万农户增收。
2019年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创新奖,2020年荣获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状,对于孙建设来说,这些既是荣誉,更是鞭策。38年行走在太行山,停不下来,也不愿停下来的孙建设说,科技扶贫的“太行山道路”,他会一直走下去。
为国家和人民做好药
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河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三等奖1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38件,其中第一发明人11件;主持承担6项课题,其中3项为科技部重大新药创制课题负责人……这些闪闪发光的荣誉与成绩,是华北制药集团新药研究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张雪霞数十年如一日坚持科技创新的见证。多年来,她始终坚守一份朴素的初心——“多给国家和人民做一些好药。”
本着这份初心,从1994年进入华北制药抗生素研究所工作,20多年来,张雪霞带领科研团队不断探索创新,实现了研发水平和生产效益的嬗变。
以研发那他霉素滴眼液为例。针对那他霉素生产过程中高性能菌种获得难,发酵、提取精制水平低,制剂稳定性差等技术难题,张雪霞带领团队逐项攻关,最终,用自制原料制成的眼用制剂的色级明显浅于进口制剂,药品价格却仅是原研产品的1/3,打破了国际制药巨头对技术和市场的垄断。
张雪霞承担的微生物来源抗耐药药物研发和产业化综合体系获得了7位院士的高度评价,认为“该项目整体技术水平进入国际前沿和先进行列”“成果具有重大社会意义”,极大缓解了我国抗耐药药品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
工作中的张雪霞。华北制药集团 供图
她主持开发的13个微生物来源系列抗耐药菌抗生素、抗真菌药物等实现产业化,填补6项国内空白,其中角膜移植用环孢素滴眼液为国内外首创;集成创新动态轴向加压连续色谱制备技术和计算机自动成核控制结晶技术体系,产品质量均达到或超过欧美药典标准,两性霉素B和杆菌肽等产品出口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科研征程二十余载,如今获得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状,这份沉甸甸的荣誉里,凝结着张雪霞和她的团队无数的智慧和汗水。谈及成绩,她的语气深情而又坚定:“任何荣誉的取得,都离不开冀中能源和华北制药的支持,是公司为我们这些科技工作者提供了优越的科研平台和创新机制,使科技工作者能专注于科研;同时也离不开项目组成员的共同努力。科研没有止境,我们一直在路上。能够用智慧把科研成果转化成生产力,多给国家和人民做一些好药,对我们来说,就是最幸福的事。”
科研成果助力脱贫攻坚
帮扶中药材合作社和企业50多家,举办培训班、观摩会、线上培训等50多场次,培训农民1.1万人次,20多项原创技术和生产模式应用到生产实际,获国家发明专利13项,获省级以上科研奖励10项……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药用植物研究中心主任谢晓亮从事中药材研究工作20多年来,长期下乡服务“三农”,足迹踏遍河北省贫困山区,在中药材产业扶贫工作中发挥出了突出作用。
谢晓亮在研发。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供图
谢晓亮团队在国家级贫困县灵寿县推广丹杂1号、冀丹2号、冀丹3号等丹参系列新品种,带动贫困人口2985人,人均增收1966元;又在涉县山区建立“柴胡玉米套种轮作技术模式”,较单纯种植玉米平均每亩年增收1228.6元,带动涉县17个乡镇、58个贫困村的767个建档立卡贫困户共1977人实现脱贫……以科技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谢晓亮把创新成果的种子,一路播撒在扶贫的路上。
此外,谢晓亮团队还结合多年科研和生产实践,大力开展中药材相关标准的研究制定,目前已制定中药材种子质量标准、栽培技术规程、产地加工技术规程等相关标准、技术规程等80多项,并于2016年启动建设了“中药材质量追溯服务平台”,形成了“生产有规范、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的质量追溯系统,为推进中药材高质量发展,实施中药材生产质量监控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路攻坚克难、一路披荆斩棘,像他们一样奋战在一线的科研工作者,在河北还有很多。是他们,让越来越多河北科技创新成果闪耀在全国,乃至世界舞台。
创新引领发展,科技赢得未来。近年来,随着河北全面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创新型河北建设步伐不断加快。2019年,全省投入研发经费499.7亿元,增幅超过10%。以创新驱动发展,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如今,河北科技创新正奔跑在高速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