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原创 >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一线纪行】河北涞水:农民有事干才能把钱赚

来源: 长城网   作者:郭庆敏 王林红 
2020-06-18 17:15:35
分享:

  长城网讯(记者 郭庆敏)经过两个月的培训,河北省涞水县南峪村的郑凤翠近日成了村里“民宿小院”的24名“管家”之一。

  “每个月的保底收入是1850元,每接一单,还能多收入50元钱。加上‘零投诉’奖励,每个月一般能收入3000多元。”郑凤翠告诉记者,所谓“管家”,主要是帮助前来住宿的游客做做饭、打扫一下卫生。

“管家”郑凤翠在“民宿小院”里整理床铺。  王林红 摄

  除了工资,每到年底,郑凤翠一家还能拿到分红。“每人500元,我家有6口人,一年收入3000元。”郑凤翠说。

  这样的“民宿小院”,南峪村一共有15个,“另外,还有一个咖啡屋。”南峪村“民宿小院”运营经理王海平告诉记者。

  南峪村成立了农宅旅游专业合作社,依托附近的野三坡景区,利用专项扶贫资金,对村里的老旧民宅进行特色改造,打造高端民宿,“去年的营业收入是365万元。”王海平说,游客主要来自京津冀。

王海平(左)在和“民宿小院”的“管家”进行交流。  王林红 摄

  “民宿小院”的年收入,50%用于社员分红,剩余资金则分别作为村集体收入和帮扶其他贫困村的资金,形成了以民宿旅游为品牌的扶贫产业新模式。

  依托这种扶贫模式,南峪村49个贫困户80个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全村人均年收入达到7000多元。

  蔡景兰是村里的一位建档立卡贫困户,丈夫患有尿毒症,治疗费用是一笔不小的支出,一家人生活困难。“民宿小院”建成后,尽管60多岁的蔡景兰已经超出“管家”的年龄标准,村里依然为她开了绿灯,让蔡景兰成为4号院的一名“管家”。

蔡景兰正在“民宿小院”里为游客做饭。  王海平 摄

  王海平告诉记者,“民宿小院”今年“五一”开始恢复营业,目前已收入40多万元,入住率比去年提高了5%。

  有事干才能把钱赚!拥有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森林公园等丰富旅游资源的涞水县,在扶贫开发过程中,把就业放第一位,让农民通过旅游扶贫脱贫致富

  “目前,全县已发展旅游特色村28个,新建或改建了800家旅游农家院,拓宽了贫困群众的增收渠道。”涞水县扶贫办主任科员卢东海介绍说。

  涞水县山南村是个拥有上千年历史的古村落,抗战时期,曾是冀热察区党委、冀热察挺进军司令部的所在地,拥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我们借势发展旅游业,恢复了10处遗址,培训了导游、表演队伍,建设了‘八路军大食堂’,着力打造可持续的扶贫产业。”山南村党支部书记王春革说,“去年4月份,红色旅游项目正式启动,当年就吸引了3万多名游客,‘山村’变成了‘红村’。”

涞水县山南村一角。  王林红 摄

  去年,山南村有14户村民直接参与旅游业,人均增收1万元,同时,还有30多户村民通过经营农家院、销售农产品等,人均增收1000多元。

  王春英是村里的一位建档立卡贫困户,丈夫因为脑血栓失去了劳动能力,常年需要照料。村里给王春英安排了一个打扫卫生的公益岗位,工资来自村集体的旅游收益。

  “既不耽误照顾病人,还能每月收入300元工资。”王春英笑着说,“把街道的卫生搞好,给游客提供一个整洁漂亮的环境,也算是在为村里的旅游事业做贡献。”

王春革(右一)、驻村帮扶干部和王春英(中)在商讨村里的卫生整治工作。  郭庆敏 摄

  围绕让更多贫困农村依靠旅游业脱贫致富,让更多贫困群众多途径参与分享旅游发展带来的好处,涞水县探索出一条“双带四起来”的旅游扶贫思路,即:景区带村、能人带户;把产业培育起来,把群众组织起来,把利益联结起来,把文化和内生动力弘扬起来。“2016年以来,旅游业已带动全县65个村、5946人实现脱贫。”卢东海告诉记者。

  曾在保定市把生意做得风生水起的涞水县大龙门村村民赵敏凤回到村里,办起了全村第一个“农家院”。“那是2002年,附近的‘龙门天关’景区刚刚开业。”赵敏凤回忆说,“当时,我把在外面做生意攒下的钱全都投了进来,很多人都不相信做农家院也能赚钱。”

  赵敏凤(左)向大龙门村党支部书记张庆华介绍农家院经营情况。 王林红 摄

  当时,景区的设施比较落伍,游客并不多。野三坡旅游投资公司运管部经理丁永涛告诉记者,2018年,他们利用1300多万元扶贫资金,对景区进行了提升改造,增加了“喊泉”等一批网红项目,游客明显增多。2019年,游客人数达到近20万人。

  “景区按照使用扶贫资金10%的比例,向扶贫部门缴纳资金收益,用于对贫困户的帮扶。”涞水县扶贫办综合股负责人孙海涛说。

  依托景区的客流量,在赵敏凤的示范引领下,大龙门村几乎家家户户都办起了农家院。大龙门村党支部书记张庆华告诉记者,他们村在景区打工的村民有20多人,人均年收入两三万元。村里的每个农家院每年至少能收入2万元,“有的村民,靠销售特色农产品,一年就能收入四五万元。”

  50岁的张显清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听力不好,赵敏凤便把他请来干一些杂货,每个月给他2500元工资。记者采访的时候,张显清正从门外搬来一箱啤酒,满面笑容。

贫困户张显清在农家院有了一份稳定收入。 王林红 摄

  涞水县把旅游扶贫村全部纳入全域旅游示范区总体布局,与核心景区统一管理、统一推介、统一营销。“通过‘点对点’帮扶、手把手培训等有针对性的措施,激发了贫困群众‘依托旅游业实现稳定脱贫’的信心,增加了贫困群众的工资性收入或经营性收入。”卢东海说,仅在野三坡景区带动下,就有5012名贫困群众成功脱贫。

关键词:涞水,旅游,脱贫责任编辑:郭庆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