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记者 吴新光 张嘉琪
盛夏时节,登上秦皇岛市栖云山观景台,极目远眺,一幅山水画铺展在记者眼前——园博园美景尽收眼底,修复后的矿山满目苍翠,水域宽阔的人工湖面,清风拂过,泛起阵阵涟漪。
驱车前往游览的市民及外地游客不无赞叹:几年时间,栖云山旧貌换新颜,矿坑上“长出”山水画。一座矿山的华丽转身,见证了一段“山海港城”的绿动传奇。
秦皇岛栖云山昔日矿坑经过生态修复,变身一幅美丽的“山水画”。长城网记者 张嘉琪 摄
采矿“疮疤”变身生态“氧吧”
谁能想到,这片绿意盎然、生机勃发的土地,几年前,还是另一番模样。
上世纪80年代,由于开山采矿,栖云山山体遭到破坏,形成了20多个矿坑,水土流失严重,造成了植被破坏、扬沙起尘等生态环境问题。
“以前山上大大小小都是‘疮疤’,主要是开采石料留下的矿坑。”同行的秦皇岛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王晨军介绍说,采矿成就秦皇岛辉煌的背后,也留下了巨额生态欠账。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看着满目疮痍的栖云山,秦皇岛人越来越意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为深入贯彻落实秦皇岛市委市政府“生态立市”战略思想,实现“还山于民,还绿于民”的目标,2017年7月,配合河北省第二届(秦皇岛)园林博览会的建设,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启动了栖云山生态修复项目。
秦皇岛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工作人员介绍栖云山生态修复工程情况。长城网记者 张嘉琪 摄
栖云山生态修复项目位于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区核心区,总投资约10亿元,重点对8个体量较大的矿坑进行修复治理并充分利用,矿坑占地面积合计385.6亩,共计修复面积34.99万平方米,其余零散较小矿坑以回填复绿为主。
了解了栖云山的前世,再看看眼前的一片生机,更能理解这片绿色的来之不易。
在栖云山东麓,秦皇岛建设了2000亩面积的园博园。通过整体规划设计,栖云山生态修复项目与园博园同步规划、同步开发、同步建设。
“在解决山体整体安全性的基础上,我们对废弃的矿坑进行修整、防护、利用,对山体进行绿化、美化、亮化,恢复成瀑布、湖泊等生态景观。”王晨军说,栖云山的生态修复结合自然地形地貌进行景观设计,营造丰富多彩、覆盖全龄的互动体验式游憩节点,使之成为城市核心区的青山绿地公园。
具体来说,就是采用“柔性护坡缓冲带+近自然客土喷播”组合施工法,在做好地质灾害防护、保障基岩稳定的前提下,做生态棒绿化、藤本植物美化崖壁,与水面搭配,成为绿化景观。同时,项目对修复难度较大的山体部分,利用生态修复的手段,构建成为景观品质良好的多彩花田。
如今,这里草木葱茏、山清水秀,鸟啼虫鸣、空气清新,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良好生态系统。
因地制宜生态修复城市“绿核”
秦皇岛因生态而兴、因生态闻名,绿色是秦皇岛的底色,生态是秦皇岛的特质。
“山海港城,绿色梦想”。已经转身为生态旅游景区的栖云山,对此作出了生动的诠释。
在矿坑治理上,采取生态优先的理念,尊重自然地形及生态保护,尊重场地自然肌理及周边区域的生态基础条件,将各种不同类型的生态及场地资源进行有机梳理,对于基地内部优良的现状资源进行整合利用,构建区域生态景观格局。
曾经山上大大小小的“疮疤”,如今正逐渐修复愈合,重现山水田园风光。
秦皇岛栖云山昔日矿坑经过生态修复,变身一幅美丽的“山水画”。长城网记者 张嘉琪 摄
采矿容易治理难,其实很多人都不理解。“我们对每一个矿坑进行重点专题研究,制定安全美观可行的修复方案。”在王晨军看来,治理矿坑要因地制宜,对具有较好场地围合感,以及良好的垂直界面的矿坑及岩壁,作为攀岩娱乐用途、崖壁浮雕等文化景观;对地质条件较差的山体采用台地挡墙、格构梁护砌等方式进行修整加固,并用藤本植物予以修饰美化。对一些零散分布、较小矿坑直接回填复绿。
依托矿坑地势,栖云山生态修复项目总体规划为6大分区和8个景观节点,6大分区分别为城市广场、体育公园、农业公园、南山花园、半山公园和云顶公园,8大景观节点分别为怡景绿园(瀑布景观)、户外乐园、风情栖云、崖壁酒店、温室花房、养心花园、童话乐园和儿童王国。
秦皇岛栖云山昔日矿坑经过生态修复,变身一幅美丽的“山水画”。长城网记者 吴新光 摄
业内人士认为,可俯瞰园博园、远眺大海的崖壁酒店建成之后,将成为我国北方乃至全国最大的崖壁酒店群。这将是“山海港城,绿色梦想”的传奇绿动之笔。
拾级而上海拔200米的栖云山山顶,这里是秦皇岛中心城区至高点,游客可俯瞰海港区、北戴河区和抚宁区,被誉为“三城抱一山、一山望三城”独特格局及景观资源。
“依托这一独特的景观资源,今后,健康养生、浪漫婚庆、体育休闲三大产业,将成为栖云山的产业支撑。”王晨军自豪地说,绿化破损山体,修复采矿遗留矿坑,营造植被景观,构建雨洪系统,打造秦皇岛“生态绿核”、最美景观第一山。
栖云山生态修复项目,正承载着港城人的绿色梦想奋力翱翔。这就是秦皇岛变化,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