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原创 >

老史说岗南:一声声“不知道”曾响彻太行山

来源: 长城网   作者:万前进 闫思宇 
2021-05-09 09:00:00
分享:

  长城新媒体记者 万前进 闫思宇

        生于1949,与共和国同龄,今年72岁的史林庭是土生土长的西岗南村人,他从未经历过抗战烽火,却与一座烈士纪念塔结缘,一段岗南惨案说了40年,只为让那曾经的一声声“不知道”永远回响在太行山上。

  “我从小就听岗南惨案的故事,当时是几位幸存者讲述,讲的人是边讲边哭,听的人是边哭边听。”在平山县岗南镇西岗南村,一座青砖砌成的双层尖塔静静矗立在山岗上。“誓死复仇”——塔身阳面的石碑上镌刻着四个大字,字字泣血。

  几十年来,史林庭老人的双手一次次抚过石碑,仿佛这字已经刻在了他心里,“平山县有十几处惨案纪念碑,只有这儿多了‘烈士’两个字,为啥?就因为他们死得太壮烈了!”

  石家庄市平山县岗南镇“岗南惨案”烈士塔。长城网记者 闫思宇 摄

  1943年,日寇在秋季“大扫荡”中,为运送兵力、弹药,修路架桥途径东西岗南两个村。“西岗南当时是抗日模范村,村里有儿童团、妇救会、游击组。”迎着呼啸的山风,史林庭老人用颤抖的声音,再次翻开了历史上那惨烈的一页,“白天日寇在奉良河修建木桥,晚上东西岗南和邻村的游击组就把桥拆掉,挖沟破路。”

  在长达三个多月的时间里,日寇寸功未建,寸步难行。1943年12月12日,愤怒的日军黑田支队包围了东西岗南,把老百姓关进了一个大院儿里。

  “谁是游击队员?武器藏在哪里?”日寇在院墙上架起机枪,气势汹汹逼问老百姓。“曹更祥第一个被拉出来,他是游击组长,也是共产党员。”史林庭老人说,日军把他双手倒背吊到门框上,用枪托死命戳他的脊背,直到把绳子勒断,曹更祥始终都是三个字:“不知道!”

  气急败坏的日军端起刺刀就扎了过去,曹更祥挥起的手臂被刺刀扎穿,脖子也被刀尖穿透,顿时倒地昏迷。“第二个被拉出来的是妇救会长刘正九,还是三个字:不知道!”

  西岗南村民曹峰创作的记录岗南惨案的画作《铭记血债》。长城网记者 万前进 摄

  “说了不杀,不说就活埋!”在反复拷问无果之后,日军又把逼问的目光瞄向了两个儿童团员。说起壮烈牺牲的两个孩子,史林庭老人眼里噙满了泪水,“那是亲哥俩,鬼子问一句就往坑里填一锹土,直到地上就露着两颗头了,还是那句话:不知道!”

  无论严刑拷打,还是虐杀威吓,日寇得到的只有一声声“不知道”。最后,穷凶极恶的日寇用机枪扫射,刺刀刺杀,烈火焚烧等残忍手段杀害东、西岗南村及附近百姓共计135人,史称“岗南惨案”。

  “曹火星的父亲就是在岗南惨案中被杀害的,也就是在1943年曹火星写出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后来毛主席加了一个字《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歌唱出了亿万人民的心声。”史林庭老人告诉记者,日寇的暴行没有吓住岗南人民。1944年农历四月初五,平山县十二区各机关及东、西岗南村为纪念在岗南惨案中死难的烈士,决定在两村中间的山岗上建塔立碑,阳面碑刻四个字:誓死复仇!“西岗南村的青壮年戴着孝帽、穿着孝服、系着孝绳、穿着孝鞋,去参加八路军……”

  岗南惨案烈士塔阳面碑刻:誓死复仇。长城网记者 万前进 摄

  当时光流转,抗战的硝烟散尽,午后的西岗南村分外平静。村这头是岗南惨案烈士纪念塔,村那头是曹火星纪念馆,可那场惨案的幸存者却日渐凋零,曾经响彻太行山的那一声声“不知道”仿佛也渐行渐远。

  “‘精神不朽,浩气永存’这是我写的,我还要不断丰富里边的内容,让孩子们永远记住这段历史。”从1980年开始,身为乡村教师的史林庭就接过了给当地中小学生讲解岗南惨案的担子。退休后,他还将惨案的经过搜集整理成图文资料,“只要我有一口气,还能爬上这个山头,我就要讲下去!”

关键词:建党,岗南惨案,烈士责任编辑: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