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的河北承德塞罕坝机械林场满目绿意、松涛阵阵,百万亩林海震撼人心。从荒漠沙地到绿色奇迹,这一片来之不易的绿洲背后,究竟有着怎样动人的故事?日前,长城新媒体集团融媒体理论访谈节目“身边的奇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思享会第四期,在塞罕坝林场完成录制。
“身边的奇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思享会第四期录制现场。米晗 摄
录制现场,节目主嘉宾、河北省委党校党建部主任孟庆云与塞罕坝三代务林人深度对话,共同回顾跨越半个多世纪的奋斗故事,探究塞罕坝荒漠变林海的奇迹根源。“满眼都是白沙和荒草,没房子住,只能住在马棚、茅草房里。冬天白毛风一刮,呼吸都困难,但是我们还是坚持了下来,从没后悔过。”塞罕坝第一代建设者陈彦娴回忆起刚到林场时的情景,再现了那段战天斗地、艰苦创业的激情岁月。
塞罕坝第一代建设者陈彦娴(右一)讲述艰苦奋斗故事。米晗 摄
“苗子运不上去,我们一棵棵背上去,树坑刨不出来,我们挖石换土。”塞罕坝机械林场场长陈智卿结合自身经历,讲述了第二代务林人接力传承、增林扩绿的攻坚历程。而这里的“80后”建设者范冬冬,则将一棵容器苗带到了现场,将第三代建设者勇于探索、科技兴林的故事娓娓道来。
塞罕坝机械林场“80后”建设者范冬冬(前排左三)现场分享科技兴林故事。米晗 摄
从塞罕坝三代务林人的讲述中我们了解到,如今塞罕坝机械林场的树一米一株排开,能绕地球12圈,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这里每年为京津地区输送净水2.74亿立方米、释放氧气57.06万吨,成为守卫京津的重要生态屏障。曾经的高原荒漠,变成了绿水青山,也变成了金山银山。
河北省委党校党建部主任孟庆云(右)对塞罕坝奇迹进行解读。米晗 摄
这一绿色奇迹背后,有着怎样的深层逻辑?河北省委党校党建部主任孟庆云分析说:“塞罕坝奇迹离不开党的政策引领,各级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也源于党的领导唤起了各级群团组织和群众的主体力量。在党的领导下,在社会主义制度的保障下,塞罕坝人创造了人间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