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档案:她是历经磨难却顽强开放的一朵向阳花。她出生后被遗弃,养父瘫痪在床,养母是唐氏综合征患者。她从六岁开始,洗衣、做饭、收废品、干农活,用瘦弱的肩膀扛起了家庭的重担。多年来,她在亲人、邻居和社会各界的关怀帮助下,带着父母坚持求学,成绩优异,但她最终却选择成为一名幼教特教老师,用自己的知识与力量,回馈社会,奉献爱心。她就是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杨会芳。
我叫杨会芳,是邯郸市曲周县的一名幼教特教老师。
清代诗人袁枚有这样一首诗:“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这首诗很像是我人生的写照。
历经苦难,向阳而生
我的命运是不幸的。六岁那年,疼爱我的父亲因常年劳累突发脑梗塞,成了半身不遂,痴呆的母亲在旁边毫无反应。我看着卧病在床的父亲,觉得天都塌了,绝望和恐惧笼罩着我。那时候,我家的亲戚们轮流到家帮着照顾我们。我记得有一次,姨妈把我搂在怀里跟我说:“会芳,你还小,我们都会来帮助你,可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你一定要学着独立生活,这样,你的爸妈就有了依靠,我们也就放心了。”姨妈的话,在我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自立自强的种子,让我从此学着撑起这个家。后来,我跟长辈们学会了照顾父亲母亲、洗衣做饭、收拾家务。家里没有收入,就靠着亲戚邻居接济度日。等稍微长大些后,我就开始给人家打零工,剥棉花桃,剥玉米,挣些生活费。
杨会芳与父母。杨会芳 供图
尽管家里生活这么困难,但我从没有耽误过学习,因为我知道,只有好好学习,考上理想的学校,毕业后找一份好工作,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由于照顾父母亲,白天我没有更多的时间学习,为了不让功课落下,我就利用晚上的时间学习,几乎每天都学习到深夜十二点。
2011年中考结束后,我考上了高中,父亲的身体也逐渐恢复自理,我家的日子终于有了点希望。那个暑假,我为了挣学费第一次到外地打工挣钱。在青岛的食品厂里,我忍受着令人作呕的鱼腥味和消毒液味,刚刚坚持工作了十天,谁知天有不测风云,苦难再一次降临了。我突然接到家里的噩耗:父亲又一次脑梗昏迷,成了一个植物人!从此以后,父亲不能说话,瘫痪在床,再也没能站起来。这次父亲病重,家里更离不开我的照顾,使我不得不与向往的高中失之交臂。
直到一年后,在医生治疗和我精心照顾下,父亲的病情终于稳定下来,我才又一次打起了上学的念头,回到从前的初中开始复读。因为家庭困难,我再次参加中考后,就报了免费入学的中专,最后我被邯郸学院曲周分院学前教育专业录取,享受国家优惠政策免费上了学。
各界关爱,感恩励志
虽然成长路上吃了很多苦,但我觉得我又是幸运的,因为从小到大,我身边始终有好心人的关爱和帮助。
我有一位贵人,是我读中专时的班主任温老师。当时我为了一边上学一边照顾父母,就带着父母在学校附近租了一个破旧的小院,家里学校天天两点一线来回跑。班主任温老师了解到我家的情况,及时向学校反映,并和其他老师同学们一起,在生活和学习上给予我无微不至的关心和帮助。每当我遇到困难时,老师的一句:“放心!老师在!”让我无比踏实。于是我明确了自己的奋斗目标,毕业后,我也要成为一名老师,要像一盏温暖的烛光,去照亮更多孩子的心。
杨会芳与幼教老师们一起交流教学方法。杨会芳 供图
除了亲人、老师,我还得到了许多来自社会大家庭的关爱。曲周县中医院领导得知我的情况后,把我父母接进康复病房,免费提供食宿,还为我父亲做康复治疗。党组织、团组织、新闻媒体更是在各方面为我进行帮扶照顾和宣传报道,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社会各界的爱心,像一缕缕温暖的阳光,照亮了我的生活。
回馈社会,奉献青春
从小到大,生活的苦难,都是我成长中的宝贵财富,激励着我不懈奋斗和拼搏。奋斗是青春的底色,走上工作岗位后,我立志要回馈社会,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为最需要帮助的人们贡献我的力量,奉献青春年华。
杨会芳与学生在一起。杨会芳 供图
2015年,我在曲周县幼教特教中心工作。起初我在幼教部当老师,后来由于工作的需要,我主动提出到特教部当一名康复老师,担负起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的任务。因为我的母亲就是一位唐氏综合征患者,我有照顾智力残疾人的经验,我愿意把爱心奉献给最需要关爱和帮助的智力残疾儿童。
杨会芳在对特殊儿童及家长进行教学。杨会芳 供图
我教的孩子们是患有自闭症、唐氏综合征、智力发育迟缓症的特殊儿童。这些孩子不会表达、对事物认知不清,没有自制力。尽管有家长陪同,但很多孩子仍然在课堂上没有规矩,无法安静坐下来上课。有时正上着课,就突然有孩子大哭大闹,把教具弄乱,甚至有的孩子会无意识地在教室大小便。各种层出不穷的问题,让我受到巨大的压力和挫败感。
每当我手足无措、身心俱疲的时候,我就想,我还能坚持下去吗?但每次看到唐氏综合征患儿的面孔,就想起我母亲的脸,我应该像对待自己的母亲一样,去理解和关爱他们。看到患儿父母充满期待的眼神,我深深地理解这些家庭的艰辛和苦楚。我更希望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这些家庭带去温暖和希望,这也是我工作的价值所在。
杨会芳对特殊儿童进行训练。杨会芳 供图
要让这些孩子,从刚开始听不懂指令,到学会简单的模仿,再逐渐能够听懂指令完成任务,这个过程需要长达几个月的耐心教导和反复训练。我从最简单的动作和指令开始:“鼻子、嘴巴……站起来、坐下、拍拍手、扭扭腰。”我一节课要带着这些孩子重复十几次、几十次,甚至上百次。慢慢地,我发现课上孩子们的互动多了,气氛活跃了,我的信心也越来越足。
康复训练,家长很重要。我开展“家长小课堂”,把上课时家长需要配合的注意事项详细讲给家长,并指导家长遇到孩子上课突发的哭闹情况,该怎么办。功夫不负有心人,课堂秩序逐渐变好,孩子们一点一点地在进步,家长脸上露出了喜悦的笑容,而我的心里比谁都高兴。有一次下课后,有两个小朋友主动拿食物给我吃,当时我特别欣慰和幸福。长时间的陪伴使他们对我有了家人般的信赖和依赖,我觉得再辛苦也值得,我愿意一直陪伴这些孩子走下去。
杨会芳做客冀云·融媒体中心,接受采访。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廉明坤 摄
阳光总在风雨后,在社会各界的爱心温暖下,我们一家的日子苦尽甘来。心怀感恩的我,终于也能够尽自己所能来回报社会,帮助那些更需要关爱的人。在这里,我想用我的经历告诉青年朋友们:当我们遇到逆境时,要勇于向命运宣战,追逐自己的梦想,顽强奋斗前行;当我们拥有幸福生活时,要懂得珍惜感恩,无私奉献社会,实现自我价值。让我们一起做新时代的奔跑者和追梦人!
总策划:王悦路
策划:张妍 闫玲
编导:王璇 陈学涛 寇瑄
主持:曹青
摄像:张树青 张博 刘超 刘亚欧 田正 金鑫 韩晓宇
视频:郑皓天 廉明坤
文字:王璇
灯光:林翔
音频:吴思琪
视觉:张博纳
摄影:廉明坤
编辑:任海弟
视频资料提供:曲周县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