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原创 >

百姓看联播·人物 | 郑士建:“学问”藏在生活里

来源: 长城网   作者:闫思宇 张艺萌 李皓 
2023-01-03 08:24:34
分享:

  河北新闻联播报道,咱们省刚刚表彰了十位“最美科技工作者”,这获奖者个顶个的都是身怀绝技的高手,今天就带您认识其中的一位——河北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郑士建。

  郑士建的工作专门跟金属材料打交道。他做学问最大的特点,就是善于从生活中寻找灵感,有一句话他总是挂在嘴边,那就是:“物理离不开生活,生活里充满了物理。”

  载人航天飞船、民用客机和万米深潜的“奋斗者”号,这些国之重器您都知道吧?它的主体结构用的是一种特殊的钢,叫钛合金。这类钢要求重量轻,硬度高,韧性好。郑士建很厉害的一项发明,就是研究出了一种比普通钛合金更轻、更硬、更有韧性的材料,而这次的研发灵感就来自于他对生活的细微观察。

  说起这项研究,郑教授打了个比方:金属是由一个个晶体组成的,就像石榴剥了皮,里面也像石榴籽一样。石榴籽越大,石榴就越软;籽越小,石榴就越硬。怎么让石榴籽又大又韧,还能保持硬度,这金属领域的世界级难题,郑士建一琢磨就是三年。

  在经历过无数次失败后,终于迎来了转机。有天中午,郑士建在学校食堂吃完饭遛弯,抬头看见不远处工地上,工人们正在钢筋中浇筑水泥。他突然想到,往水泥里加钢筋,能让房子更坚硬有筋骨。如果在金属的晶体里也加上“钢筋”,是不是也能让它们又结实又有韧性?

  郑士建再做实验时就尽量让“石榴籽”变大,然后把自己研发的纳米级特殊“钢筋”放进去。就这样,一个个被放入“钢筋”的“石榴籽”紧紧抱在一起,组成了一种新的“超级钛合金”。

  现在,这“超级钛合金”除了用来制造大国重器,还广泛应用到医学领域,比如制造更轻巧的心脏支架。这项研究的相关成果也发表在世界顶级期刊上,为解决世界级金属材料难题提供了河北智慧。

  42岁的郑士建围着金属转了二十来年,他说,做研究不仅要心思细腻,还要有一双善于在生活中发现灵感的眼睛。

  对于未来的打算,郑士建说:“咱们是钢铁大省,希望制备一些更高端的金属材料,能够对咱们省金属材料产业,或者说钢铁产业的转型升级,贡献一点力量。”

关键词:百姓,新闻联播,郑士建责任编辑:张艺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