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野县4000返乡农民工经培训成现代农业生力军
长城网保定1月28日电(张旺辉 李艮春)“过了春节不外出打工了,经过县里对我们这些返乡农民的农业技术培训,让我们掌握了一技之长,在家门口创业更有了信心。”1月27日,博野县东墟乡南陶墟村的刘晓杰,在村里新建的好滋味现代农业产业园蔬菜大棚里干活时开心地说。 据了解,自去年年底以来,博野县根据返乡农民的意愿,分门别类地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对愿意留在乡村从事农业生产的返乡农民大力开展农民农业技术的培训。许多像刘晓杰这样的返乡农民经过培训又在本县农业“战场”上找到了用武之地。 截至目前,该县举办返乡农民农业技术集中培训班7期,留乡的近4000名农民工在掌握了一门实用技术后,活跃在农业生产第一线,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生力军。 科学应对返乡,重燃“家门口”创业激情 今年49岁的刘晓杰去年中秋节由于所在企业不景气,从江苏返回了老家博野县。由于年龄偏大,文化水平较低,加上技能单一,刘晓杰在外打工期间也只能从事高体力工作,加上在外打工日久,对农业生产技术生疏不说,更主要的是对在家乡实现再次创业的信心严重不足。 据该县总工会常务副主席刘振京介绍,2012年该县外出打工的农民工达2.9万人,到2012年底,全县像刘晓杰这样的返乡农民工达3900多人,给农民工再就业带来了很大压力。 “近几年来农民外出务工已经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有针对性地开展好返乡务工农民培训,重新让他们融入农村发展的‘大合唱’中,对实现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目标,推动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有重要意义。”对此,该县县委副书记、代县长张才表示。 为摸透全县农民工返乡实情,从去年年底开始,博野由县总工会牵头,各乡镇及有关部门配合,联合对全县返乡农民工情况进行摸底调查,根据返乡农民工的年龄结构、知识层次、掌握技能情况及就业意向等分类建立档案,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在此基础上,制定了专门的返乡农民培训实施方案。 同时,该县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引导返乡农民工正确认识和理解就业压力及当前的就业形势,宣传强化职业技能、创业培训和促进就业的有关扶持政策,让返乡农民工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心,提高他们参加职业技能、创业培训的积极性,增加他们实现再就业的信心,激发他们创业的激情。 整合培训资源,大力推行“一站式”培训模式 “培训不但免费,还根据我们乡村农业发展实际,从培训选题到培训内容上,都事先征求我们的意见,实行‘因需培训’,真的是办到我们的心坎上了。”该县城东乡八里庄村返乡农民李增军说起县里开展的返乡农民培训赞不绝口。 博野县在培训返乡农民工过程中,采取“政府主导、部门配套、费用全免”的方式,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发挥农业、林业、畜牧、水利等相关部门培训长处,实现优势互补,避免资源分散、内容重复、管理混乱现象的发生,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效果。仅今年元旦过后,该县举办集中返乡农民工培训班4期,针对各乡镇农业产业结构特点开展区域性特色农业技术培训班8期,共培训返乡农民工2400多人。 在具体培训过程中,该县政府成立专门的返乡农民工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由县总工会牵头,建立“一站式”培训工作机制,实行长短期相结合、全县集中培训和乡镇特色培训互为补充的方式进行,实现了“我们要培训返乡农民什么”到“返乡农民要我们培训什么”的转变。通过利用各类教育资源,该县还开展针对性强、务实有效、通俗易懂的农业科技培训,各培训班有办班申请、有教学提纲、有教学计划、有教学记录、有培训资料,做到“五个有”。严格按照“谁培训谁负责,谁实施谁把关”的原则,培训机构负责人对培训质量负全责,把好质量关,切实做到用现代科技知识武装农民,让这些农民在推进农业现代化上贡献力量。 针对绝大多数返乡农民长期在外务工,对全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现状陌生、缺乏发展现代农业新技术的实际情况,该县有针对性地开展设施蔬菜、果品及苗木、养殖等现代高效农业种植、养殖新技术培训,让他们在掌握一门农业技术后,抓住机会进行农业创业。 重在成果转化,搭建“大舞台”助返乡农民成才 为使经过培训掌握了一技之长的返乡农民工,成为推动全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高效农业发展的生力军,该县通过多种举措搭建助返乡农民成才的“大舞台”。该县对留乡的优秀返乡农民,高看一眼、厚爱一层,并作为后备人才充实到基层组织或培养成为农村致富带头人;对经过几年外出打工,已有一定资金积累的,引导他们走联合自主创业之路。 为扶持他们投资高效农业,该县采取多项优惠政策,规定凡无公害基地超过300亩以上的,一次性奖励50万元,每建一个温室大棚每棚奖励5000元,确保无公害产地和产品认证的一次性奖励1万元,取得绿色食品认证的,一次性奖励3万元;对通过租赁、吸收农民入股等形式实现较大规模土地流转的,在农业综合开发、农业补贴、土地整理、节水防渗等项目资金上予以政策倾斜。 |
关键词:博野,农民工,保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