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春运临客体验:列车上的“大管家”(图)
长城网北京3月4日电(刘振山 武香君)“今天是咱们最后一次值乘了,千万不要懈怠,明天一定要双岗工作。”2月27日,在1955/1956次临客列车的餐车上,记者见到了哑着嗓子开会的列车长王勇。说是开会,其实是他在趁着列车员吃午饭的时候布置工作任务,第一组离开后,他还要和换班吃饭的第二组列车员再说一次。记者看到,从这个高个子的保定男人眼里,透着一丝疲惫。 第一趟车基本没有休息 1990年,王勇成为了一名铁路职工,2007年,他调入北京车务段计量站工作,2008年起,他开始担当临客乘务工作。当过安全员、餐车服务员、到列车员的他,在2013年春运,成为了1955/1956次临客一组的列车长。“作为列车长,我身上的压力比去年更大,50多名同事的纪律问题、千名乘客的安全问题都压在我的肩上。要不是有段长、书记亲自指导工作,我的心里就没有底。” 1月26日清晨,王勇和同事前往车库取车体,从窗口、号牌到卧具,他和列车员全部安装到位。上午10点07分,列车载客2600名旅客,从北京西站超员始发。从北京到汉口,再从汉口到北京,他不敢丝毫懈怠,眼睛肿了就用凉水擦擦,嗓子哑了就喝几口茶水,整整两天,他都没有休息,走一趟车厢,鞋底都是湿的。 车长如果看不到问题就要出问题 “列车长”这个职务听起来牛气,其实却十分繁琐。不仅要布置乘务员交接班、与经停车站交接,还要巡视车厢。用王勇的话说,那就是车上的“大管家”。 “鸡毛蒜皮,方方面面,我都要想到。像锁车门、打扫卫生,我就要‘唠叨’几遍。有些新人刚刚到工作岗位,不习惯这里的工作环境,我就要多提醒他们。如果列车长都看不到问题,那么车的运行就要出问题。” 在王勇的手边,有一个小小的记事本,这里记满了旅客人数、流向,乘务动态。每到午饭、晚饭时,他就要给列车员开个小会。“我一直告诉他们:我们可以没有经验,但是不能没有责任。现在,我最担心的就是列车员的身体状况,现在列车已经开行了第八趟,俗话说:行百里者半九十,我们不能在最后一班掉链子。” “旅客们,列车前方达到石家庄站……”车顶的音箱里传来列车员的声音,王勇猛的坐起身来,拿起了身边的帽子大步流星地往车门边走。 “家”和“年”的概念已经很淡了 “对于铁路的职工来说,‘家’和‘年’的概念已经很淡了。”再次见到王勇时,已是晚餐的时候,刚刚忙完的他坐在餐桌前,显得有些落寞。虽然嘴上这样说,但是记者看出了他眼神里的思念。 被问到家人习惯不习惯他的工作时,他叹了口气:“我的妻子也是铁路职工,工作三班倒,孩子上初中。每天早上,妻子都要先把三顿饭做好,孩子放学后自己热着吃。我是通勤职工,在北京、保定两个城市间跑,一周才回一次家,你说,一家子有什么习惯不习惯的?这就是铁路工作者。” 今年除夕,王勇把所有乘务员组织起来包饺子、做凉菜,火车上不能喝酒,他就给每个人倒了一杯饮料,一个班组吃完,再换另一个班组,在火车上和同事过年,似乎成了他过年的传统。“我年龄大了不会去想这些,但是年轻人却不一样,有的还会偷偷地掉眼泪。作为列车长,我就要好好关照他们,不能让他们带着情绪工作。” 孝感!广水!信阳! “汉口开1956次列车全列车厢实际定员1248人,广水开车后前列车厢实际人数2180人,超员75%……”28日12时44分,记者在餐车上看到了这样一张铁路电报。看着纸上的数字,王勇的脸上布满了紧张。“这趟临客途径北京、河北、河南、湖北三省一市,其中湖北的孝感、广水、信阳是劳务输出量最大的城市。1956次临客从汉口站始发时就晚点了20分钟,在汉口站就有720人上车,孝感站有1100人上场,广水站有360人上车,刚刚三站就已经超员了一半多。旅客多了,饮水、饮食、安全问题都是难题。”听着他的介绍,谁也想象不到接下来发生的事情。 “列车长,到了饭点了,开不开饭?”炊事员董月小心地问他。 “现在不行!马上通知列车员,车到站后把前后车门全部打开,双岗工作,全力组织旅客乘车!” “莫挤,莫挤!”在站台上,记者看到每个车厢的门口都有上百人等待上车。车上的列车员和车站工作人员大声地喊着,让乘客有秩序地乘车。“我刚才粗略一算,信阳客流在280人左右,这个数字比我想象的好。”他告诉记者。说完这些,他有走向前方的车厢中,高个子的他在人群中格外显眼。 29日凌晨2点半,近2300名追逐梦想的打工者平安抵达了北京西站。 和王勇告别,是在清晨的北京,当时记者还未完全醒过盹来,可是他又开始和列车员一起发寝具、打扫卫生。他那红肿的眼睛和嘶哑的嗓音彷佛告诉记者,他又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 列车到站停车后,列车长王勇(右)与当地客运员交接。张泰源 摄
|
关键词:铁路,临客,列车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