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精神在身边:82颗爱心构筑“大爱工程”
长城网廊坊3月12日电(刘振山 陈耀星)2012年2月起,连续6个月,每月都有一封装有200元钱和多封鼓励信的邮包,饱含着廊坊武警学院82名学员们的深情,从廊坊寄到浙江绍兴的贫困学子何伟峰手中。从今年1月起,他们又向市区的一户贫困家庭伸出了友爱之手。“每人每月一元钱小钱凝聚大爱”,武警学院的82名学员精心构建着他们的“爱心工程”。 82份土特产温暖贫困家庭 3月9日上午,武警学院2010级边防系二十队9名学员,在队长、指导员带领下,来到市区建设北路新民小区,看望居住在这里的禹灵江一家。这是他们今年第二次来到禹家。 看着这些再次来到家里的“哥哥”、“姐姐”,今年11岁的禹海军和8岁的禹彤两兄妹脸上洋溢着快乐。 学员们不仅给兄妹俩带来了课本、小黑板、识字卡等学习用品,而且带来了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的特色小食品。这是全队82名学员在假期返校前,从各自家乡带来的特色产品,有沈阳“不老林糖果”、广东“麻团”、新疆“奶疙瘩”、西藏“牦牛肉”……整整装满了三大塑料袋。 边防系二十队和禹家结成帮扶对子始于去年11月底。该队领导郝胜杰偶然机会得知禹灵江一家生活困难,第二天便与禹家取得了联系,并带着几名学员来到禹家了解情况。经了解,禹灵江一家来自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2003年,在煤矿工作的男主人禹灵江因事故炸伤双眼,导致双目失明,同时家中两个孩子均查出患有脆骨症。为给两个孩子治病,禹灵江一家奔走于全国各大医院之间,最后终于在北京的一家大型医院找到治疗方法。但由于北京生活压力大,为了能够长期使孩子得到医治,2009年,禹家来到廊坊,并在好心人的帮助下,安定了下来。然而,后续治疗费用的巨大压力依然困扰着他们。 回到学院后,和同去的学员们把禹灵江家的情况,向全体成员介绍了一遍。全体学员们都对这一家的不幸遭遇深感同情,均表示要为他们做些什么。最终,经全队商议,决定对禹家进行资助。1月5日,边防系二十队13人代表全体学员,首次来到禹家,带来书本、画册、画笔等学习用品,还有米面等生活用品。两个孩子都已经到了入学的年龄,却因病无法入学,边防系二十队还与禹灵江夫妇协商定期派出学员,到家中教孩子读书、识字、画画、唱歌…… 学员个个是活雷锋 边防系二十队的“学雷锋”行为不光体现在集体活动,队中每个学员都在时刻践行着雷锋精神,奉献着自己的爱心。 2月17日,放假在家的辽宁小伙史中效,与同年级的老乡一起来到沈阳一家敬老院探望老人。 “在春节前,几个同学聚在一起唠嗑,就唠起自己在外读书,一年中很少能与父母相聚,十分地感慨。”史中效想到,家家户户一起团圆,但那些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会不会孤单呢?于是,他和同学一合计,决定到沈阳一家敬老院去探望老人。 “年后,我们和院长取得了联系。由于是第一次去,只是为敬老院的老人带了很多牛奶、水果。”史中效说,到了敬老院,他们和老人们一起聊天、谈心,老人们显得特别高兴。 学员卢海旋来自广东清远市黎溪镇。去年,他利用暑假一个月的时间,为镇上的留守儿童开了培训课。 卢海旋介绍,暑假期间,黎溪镇很多孩子的父母在外务工,导致这些孩子成了留守儿童,因此,他和镇上几名大学生一起商议,决定办个留守儿童培训班,一来给孩子辅导些文化知识,二来给孩子们创造一个活动的场所,使他们度过一个安全的假期。 “来培训班的主要是小学三年级到五年级的留守儿童,一共有40名学生。”卢海旋说,通过这次经历,深切地感受到我们每个人都在肩负着一定社会责任,需要我们主动地去承担,力所能及地为社会做一些事情。 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给社会弱势群体带去温暖,向社会传递着正能量,在边防系二十队全体队员奉献爱心精神的熏陶下,涌现出了一个个新时代的活雷锋:假期看望廊坊十大孝子的学员焦扬、滕翔;利用假期,偏远山村支教的学员杜鑫……。他们共同演绎着新时代的雷锋精神。 小钱凝聚大爱 在边防系二十队有一句口号:“每人每月一元钱,小钱凝聚大爱”。如今,这句口号早已成为边防系二十队“爱心工程”的主题。 说到边防系二十队的“爱心工程”,还要学员李辉资助一名高中学弟的事情说起。 在2011年寒假,刚踏入警院半年的李辉回到母校——浙江绍兴鲁迅中学探望恩师,心情十分激动。在老师的办公室里,李辉注意到一个穿着破旧棉衣的男生,坐在椅子上一言不发,紧紧地握住双手,眼睛盯着脚尖发呆。经老师介绍,李辉得知这个学生叫何伟峰,是高二的特困生,父亲在他十岁时离世,母亲体弱多病没有工作,家里负债累累,生活很困难。 听到何伟峰的事迹,李辉的心情十分沉重。他主动请求老师带他到何伟峰家中探望,到了何家后,李辉注意到,何伟峰的家其实就是一个简陋的厂房宿舍,屋里家具很简单,仅有的几样生活用品整齐地摆在桌子上或地上。 “看到何伟峰的家境,想起自己的童年时期,小时候,我家也十分困难。如今自己能够穿上这一身威武笔挺的军装,靠的都是政府和社会的帮扶。”李辉说。李辉当时就决定,每月在自己的津贴中,省出200元钱来帮助何伟峰。 由于家境的贫寒,何伟峰产生了自闭的心理,成绩也一直提不上去,也许因境遇的相似,每当李辉向何伟峰讲述自己的成长故事时,何伟锋都听得特别认真。回到学院后,李辉仍坚持每周抽出一两个小时与何伟峰通电话,引导他、鼓励他,使何伟峰逐渐地打开心结,成绩上也提高了很多。就这样,李辉默默地坚持帮助着何伟峰。直到2011年11月,在一次与政委马壮志谈心时,他不经意说出了这件事。 “李辉的家庭情况也不富裕,每个月600元的津贴还要省出三分之一来,对于李辉个人是不小的负担。”郝胜杰说,在了解李辉的情况后,队里发起一个倡议,提议边防系二十队全体学员与李辉一起承担这200元钱,即每月每人一元钱,剩余部分由两位队领导承担。 自2012年2月起,每个月都会有一个装有200元钱和几封鼓励信的信封,寄托着边防系二十队集体的爱,穿越千山万水,送到何伟峰的手中。 2012年8月,在获知何伟峰高三毕业,外出打工的消息后,考虑到何伟峰的经济有了来源,生活能够自立了,学员们也就停止了捐助。此后,经全队集体商议,一致同意将“每人每月一元钱,小钱凝聚大爱”的“爱心工程”继续下去。 “一元钱虽少,但是它却凝聚着每个学员的爱心。钱不在多少,关键是让受助者感受到社会的温暖,明白他们不是被社会遗弃者。同时也以自身行为昭示全社会,献爱心不是有钱人才能做的慈善。能力有大小,地位有高低,但爱心无贵贱。每个人都可以是雷锋,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和谐社会就是我们美好的明天。”郝胜杰说,雷锋不是遥不可及的神,雷锋精神离我们并不遥远,他就在身边。只要我们从身边做起,事不在大小,这都体现着雷锋精神。郝胜杰表示,今年是毛泽东同志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五十周年,为引导学员争先锋,树新风,培育学员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开展“小钱凝聚大爱”为主题的爱心帮扶活动,对学员们今后的学习生活的意义很大。 |
关键词:廊坊,武警学院,爱心,雷锋,学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