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20载默默无闻 继承父志 捐助百余名贫困生
长城网7月16日讯(杜蓓 段沙沙)上个世纪70年代,身为老军人的父亲办学兴教的事迹在当年的小城——丰宁大阁镇妇孺皆知;儿子承父意愿,隐姓埋名捐资助学至今20多年却无人知晓。塞外山城奏响了一支感人至深的爱心接力之歌。 仅两周时间一座崭新的小学拔地而起 1972年深秋,刚刚从天津调任到丰宁的某部队副师长周万坤,看到当地的九龙桥小学破烂不堪,眉头紧蹙的他一言没发,撇下年幼的儿子急匆匆走了。 两天后,一支身着军装的工程队开进了校园,周万坤亲自指挥施工。仅用两周时间,一座崭新的小学拔地而起。 后来儿子周建和才知道,当时父亲找来几个战友商议捐钱办学,最终让学校旧貌换新颜。 周万坤和“九龙桥小学”结下不解之缘 岁月荏苒,日月如梭。学校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孩子,而周万坤和部队同事热心助学的行动依然在继续。 1996年,卧病在床的老父亲周万坤与世长辞。临终前他依然牵挂塞外,牵挂山里的孩子。他对儿子说,“大阁是你成长的第二故乡,九龙桥小学是你的母校。” 他断断续续嘱咐儿子,要代表他常回大阁看看,要多为山里的孩子们做点事……而在这之前,他每年都不顾体弱多病、长途颠簸,自费奔波一千多公里回到魂牵梦绕的塞外,看望老师和孩子们。 儿子能读懂父亲叫他回到“小山城”的良苦用心 1982年,在严父周万坤的命令下,周建和放弃高考,回到了曾经生活10年的丰宁大阁,穿上军装成为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他理解父亲的深刻用意、更能读懂父亲叫他回到“小山城”的良苦用心。 周建和当兵的驻地与九龙桥小学只有一墙之隔,他记住了父亲的叮咛,在服役期间,他从每月10元的津贴费里拿出5元钱,给母校的贫困学生买学习用品。 隐姓埋名捐资助学二十余载 1986年,周建和凭借自身的努力,考上了军校。周建和的战友李晓清动情地告诉记者:“当时军校学员的津贴每月33元,他省出25元,托还在丰宁当兵的战友转交给贫困学生”。 “他提干后,收入相对多了,每年捐助的钱数也随着多了!难能可贵的是这一做就是10个年头。”李晓清钦佩地说:“他之所以让别人转交,就是不想叫受助人知道他是谁!” 1996年,周建和从部队转业到地方工作,他的身份变了、岗位变了,工作条件、工作环境变了,但是他“捐资助学”的爱心善举依然如故、他对“第二故乡”的痴痴深情没有变!也就是从这一年开始,周建和从每年捐助几个学生增加到十几个学生,从一个学生每年捐助400元提高到每年680元。 一年又一年,学校不知道是谁在捐款;老师不知道是谁在助学;学生和家长更不知道是谁在做好事。 周建和不单单给母校“捐资助学”,还通过“希望工程”定点给宽城、隆化和滦平等地的贫困学生捐资助学。据了解在丰宁受过他帮助的贫困学生有100多名,现在很多学生都事业有成,打拼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学生借助微博寻找好心捐助者 转眼到了2007年。他仍念念不忘父亲临终的嘱托,把目光聚焦在燕山深处家庭贫困、成绩优秀却上不起学的学生,雷打不动通过第三方把每年10000元的捐资助学款交给当年他的同学卢喜才老师,委托卢老师把这些捐款发到每一位贫困学生手中,而卢老师当时并不知道这钱是谁捐助的。 年复一年,是谁在捐款?是谁在助学?是谁做好事不留名?十几年来,学校、老师、受助学生和家长都在苦苦寻找这个好心人……“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为了找到这个隐姓埋名的好心人,知恩图报的学生家长借助网络发了微博,几经网友转发和辗转最终才找到了20多年一直在默默奉献爱心的好心人周建和! 目前“故乡之爱·家·助学基金”启动 如今,周建和策划成立了“故乡之爱·家·助学基金”,此想法在解放军某师战友QQ群一发布,得到了广大退伍老兵热情响应。目前“故乡之爱·家·助学基金”已经启动。 |
关键词:爱心助学,贫困生,助学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