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土里生“金” 河北隆尧梅庄村的二次创业
长城网邢台12月30日电(王英献 路遥)日前,记者来到隆尧县牛家桥乡梅庄村村西。该村支书四彦岭指着不远处一大片深耕过的土地说:“这一片地有1000亩,准备栽种红树莓,过几天树苗就运来了。” 红树莓是梅庄村引进的新品种,能用来生产保健饮品、果酱、蜂蜜等。红树莓种植被村里的群众视为新的收入增长点。 上世纪90年代,梅庄村是一个典型的农业穷村,大家伙儿都是土里刨食。1994年,四彦岭和新的两委班子成员上任后,决定发展国红苹果种植,让土里生“金”。 当时,许多村民对种植苹果并不看好。四彦岭说,干部与党员要起带头作用,先在自家地里种上果树。群众见效益挺高,就纷纷跟进,全村种植面积达到3000亩,成了华北最大的国红苹果生产基地。因为苹果,梅庄村群众年人均纯收入达到了一万元。 十几年来,苹果给梅庄村的群众带来了稳定的收入,日子一天过得比一天好。而四彦岭却看到了隐忧:经过十几年的时间,村里的苹果树开始老化。单一的经济支撑有风险,一旦苹果不行了,大家伙儿的主要收入要受影响。 隐患如何解决?梅庄村党支部再次先动起来,寻找新的发展项目。四彦岭和支部成员上北京、下浙江,就如同当年引进苹果种植一样,寻找适合梅庄村的新项目。 在村西的田间路上,四彦岭领着记者边走边说:“这次引进的万亩红树莓种植基地综合开发项目,由一家企业投资,不仅有种植,还有深加工车间、冷藏保鲜库,一产、二产都有。红树莓的效益是玉米、小麦的6到10倍。土地流转后,群众可以拿租金,还可以去企业挣工资。以工促农,很符合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梅庄村在村西流转的这1000亩土地,涉及200多户。四彦岭说,大部分群众都非常支持,流转没费什么力气。在村西,群众魏运安不仅有自家的地,还租种着别人的地,共有30多亩。村里决定要流转,他二话不说就同意了。他说:“群众能富起来,全靠好的带头人。现在支部愿意领着大家再大干一场,让收入再上一个台阶,我们得支持。” 流转土地后,很多村民询问用工的问题,纷纷要求报名。而在大家都想着红树莓将会给村子带来些什么的时候,四彦岭又开始了新的盘算:利用丰富的秸秆和果木干枝生产环保碳、煤焦油和可燃气,建设规模养牛场发展循环经济,让村子的经济支撑更加多样化,群众收入来源更多。 |
关键词:群众,苹果,种植,隆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