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长城原创

涵养书香润古驿 记泊头市图书馆馆长康会芳

来源:长城网 作者: 赵宝明 陈涛 2014-08-28 18:04:10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康会芳。图片由本人提供
康会芳近照。图片由本人提供

  长城网沧州28日电(赵宝明 通讯员 陈涛)30年,泊头由一个刚刚恢复市级建制的小城,发展成为如今拥有60万人口,向“靓丽、繁华、宜居、和谐”的现代化中等城市大步迈进的运河名城。

  30年,泊头市图书馆由缩在市文化馆几十平米面积的一角,发展成为馆舍面积3000平方米,藏书10万册的多功能现代化国家一级图书馆。

  30年,她也由因热爱读书而懵懂“入行”的桃李年华,变成了把30个寒暑和最宝贵的青春岁月都献给图书馆事业的“老兵”。

  她,就是已近知天命之年的泊头市图书馆馆长康会芳。

  爱岗敬业:“做工作要有一种创新意识和韧劲儿”

  在许多人眼中,图书馆是一个清闲的单位。1983年,康会芳进入文化馆图书室工作的时候,有人跟她开玩笑的说,你从此就过上了一盏清茗半卷书的神仙生活了。事实上虽然当时图书室藏书不多,但作为外借室管理员的康会芳一个人却要负责图书室的全部工作,从选书、购书、编号、上架到书刊借还、卫生清洁,康会芳每天忙得连歇脚的时间都没有。“我从小就喜欢读书,每天和书打交道,再苦再累也不觉得有什么。”

  1990年,泊头市图书馆从文化馆中分离出来,26岁的康会芳被任命为图书馆副馆长,这引发了人们的议论。“这么年轻,她能行吗?”

  苦累不怕,怕的是工作干不出名堂,人们不认可,康会芳心里憋着一口气。可县级图书馆馆舍破、藏书旧、读者少、设备缺、编制少、效益差,成为康会芳干事创业路上的一只只拦路虎。怎么办?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必须要解放思想,走出去寻找契机。”康会芳思索着。

  1990年12月,河北省文化厅开办新任馆长培训班,邀请了时任北京图书馆参考研究部主任的曹鹤龙讲座。在互动交流时,坐在第一排的康会芳大胆的向曹鹤龙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能否建立泊头市图书馆和北京图书馆的合作平台,让北京图书馆丰富的资源储备,来帮助泊头经济社会发展。这个提议,震惊了所有人。作为中国国家图书馆前身的北京图书馆,是当时中国规模最大、地位最高的国家级图书馆,而一个小小的县级图书馆,竟然妄图和其建立合作关系,这不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吗?所有人都觉得这个年轻的小姑娘太不知道天高地厚了,但康会芳却目光坚定地看着讲台上的曹鹤龙。

  “这个事,可以谈。”听到曹鹤龙的答复,康会芳身子一软,泪水涌了出来。

  1991年年初,春天即将破土而出。康会芳带着泊头人民对于知识的渴望登上了前往北京的列车。虽然当时北京图书馆的领导对康会芳的合作提议很感兴趣,但这毕竟是国内开天辟地第一次,没有经验可以借鉴,一切合作条款都得从无到有,一点一滴摸索着建立。短短三、四个月的时间,康会芳在北京和泊头之间往返十几次。

  “火车上的列车员都和我熟了,打趣说,干脆你转行来做列车员吧!”。

  功夫不负有心人。1991年5月28日,泊头信息中心正式建成,来自北京图书馆和沧州、泊头相关领导及各界人士三百余人参加挂牌仪式,泊头市图书馆成为了全国第一家和北京图书馆开展馆际互借合作的单位。从此,泊头需要书籍资料,只要发函到北京,北京图书馆就会邮寄过来。这项合作,使得北京图书馆庞大丰富的馆藏资源为泊头人民所用,成为泊头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文化资源库”。

  信息中心成立不久,泊头齿轮油泵厂新项目急需德国和日本的相关资料,北京图书馆专门请来了德文和日文老师帮助搜索资料,当康会芳把厚厚的资料袋交到油泵厂,负责研发的耿厂长激动地说,“康馆长,真是感谢了,这些资料就是花多少钱也买不来啊!”

  泊头“鸭梨之乡”的美誉驰名中外,但当时泊头鸭梨在市场上只能卖到2毛钱一斤,而日本的套袋鸭梨却在美国卖到1美元一个。一定要掌握鸭梨套袋技术!相关领导找到了康会芳。很快,一整套鸭梨套袋生产的技术资料从北京寄了过来。市领导激动地说:“有了这项技术,我们一年就可以增创经济效益5000万元。”泊头图书馆因此获得“河北省公共图书馆读书成果优秀奖”。

  “小康是个事业心、责任心很强的人,就是落在农业地里砍草,她的筐头子也肯定比别人满。”文广新局一位退休的老局长这样评价康会芳。

  做人要实:平和中富含激情

  在泊头市文广新局副局长冯杰的眼中,康会芳是一个激情饱满、永不知倦的“铁娘子”。

  “前些年外出购书,为了节约经费,她跑遍北京大街小巷的书市,挑选最实惠的书。一个人拉着小车,把几十斤重的书拉上火车,连夜赶回来。累的落下肩周炎的毛病,却从不说苦说累。”

  “这些年,图书馆5次搬迁,成千上万本书,从下架、分类、打包到搬迁、重新上架,所有的活都是她领着十几名馆员干。每次都累的腰酸背痛,连吭都不吭一声。”

  “但有一次,她真累了……,那天,我俩正在办公室谈工作,突然听她说了句‘冯姐,我怎么感觉这阵子心里这么累呢?’”

  冯杰吃惊的看向康会芳,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看到康会芳那种疲惫到极点的神态——脸色苍白,整个人软软的陷在沙发里。

  那是2010年7月,泊头图书馆搬入新文艺大楼,多年来深埋在康会芳心底的一个结,迎来了打开的契机。

  “从1994年第一次全国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起,泊头市图书馆就一直是国家二级图书馆,在当时这已经是沧州乃至全省最好的成绩。但是,因为硬件欠缺始终不能评一级馆,这成了我的心病。”康会芳遗憾地说。

  “给我3000平方米。”新文艺大楼建好后,文广新局领导问康会芳要什么,她如是回答。

  馆舍面积有了,还差什么?康会芳找来国家一级图书馆评估标准,逐条对照,列了满满四大张纸。

  藏书量不够,买;现代化技术设备缺少,购;数据库空白,补;自动化网络没有,建。

  看上去一个字可以解决的问题,背后却需要康会芳付出无数的心血和劳力。

  买书。买什么书?买来后读者爱不爱看?康会芳带着馆员们一本本的再网上搜,搜排名、搜评分,同时挨个征集读者们的意见,将反馈收集起来,精筛细选,最终确定购书单。

  书买了,但藏书量还有差距,经费却不够了,巧媳妇如何应对无米之炊?两个字,“化缘”。康会芳发动一切渠道,多方联系,最终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一家基金会愿意捐助1万本图书。

  书凑齐了,但艰巨的任务还远远没有结束。每一本书都要经过盖章、贴磁条、贴条码、分类等21道工序才能摆上架供读者借阅,而这些就全靠康会芳和她手下的11名“女兵”来完成。

  建数据库。10万本藏书全部需要录入数据库,康会芳带人一个字一个字的敲进电脑里。

  设备买来了,怎么布局?书架怎么放,桌椅怎么摆,之间的距离有多大?康会芳拿着尺子,一方一寸的量,一毫一厘的算。

  整整一年,图书馆藏书规模增加到10万本,杂志种类由60种增加到300种,建立起完备的数据库和设施齐全的电子阅读室。而这背后的代价,和康会芳相伴十几年的副馆长赵红云心酸的说:“把俺们康馆长累坏了,本来她就那么瘦,这回又累掉了10斤肉!”

  365天,康会芳几乎没有休假,每天工作到深夜,最忙碌的时间赶在冬季,新建的大楼空调还未装好,康会芳和所有馆员裹着厚厚的羽绒服,几乎所有人都被冻得患了关节炎。

  梅花香自苦寒来。2013年10月31日,泊头市图书馆顺利通过评估团的评估验收,被文化部定级命名为“国家一级图书馆”。附近省市宣传文化系统纷纷前来取经,一位邻市的图书馆馆长参观完感慨的说:“泊头图书馆的规划布置,二十年也不会落后。”

  心愿达成了,康会芳也差点累垮了。冯杰心疼的劝她:“会芳,无论如何这回你也得好好歇歇了。”

  但哪里歇得下来,升为一级馆后,图书馆读者由过去的几百人猛增到近6000人,日接待读者有时达上千人。图书馆原本人员少,现在更是捉襟见肘,康会芳又顶上了一线,而这在熟悉康会芳的老同事眼中,再平常不过。新来的年轻人不理解,“馆长,您这么辛苦为啥呀?”

  “啥也不为?”康会芳眉毛一挑,“人活着就得为社会做点事,尽可能得多做些事。”

  甘于奉献:“公益成为自己的快乐源泉”

  康会芳是一个热心公益的人。2006年,康会芳加入了泊头“蒲公英爱心社”,她和社友们一起发起“为重病女孩捐助行动”、“为保护大运河环境治理活动”、“在国道边种下爱心林”等公益活动。

  2008年,康会芳和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成立了“读书社”旨在倡导文明风尚,传播健康生活理念,推动大众思想升华。每月一期,免费为市民提供公益文化讲座。

  一开始,找不到讲师,康会芳等人就自己来讲,她自学营养保健知识,硬着头皮上了课。

  “第一堂课讲的是中老年保健知识,两个半小时讲完下来,紧张的全身都在发抖,第二天浑身跟散了架似的。”康会芳笑着说道。

  不曾想,边讲边学,久而久之,康会芳竟成了营养保健专家,还考取了国家认证的营养师证书。

  就这样,一块旧黑板、三五个人,公益讲座在一位爱心社友20多平米的缝补店里开了张,靠着口口相传,一传十、十传百,如今已更名为“公民道德大讲堂”的公益讲座已经拥有注册讲师20余人,每期固定听众几百人,从开创时能讲什么就讲什么,到现在涵盖家庭教育、营养保健、金融知识、传统文化、中医保健等内容,市民想听什么就讲什么。被市民亲切的称为“泊头人的百家讲坛”,现已举办各类讲座近百期,上万名群众从中受益。

  康会芳还把公益事业和图书馆的工作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图书馆这个平台,精心组织各种各样的读者活动,包括竞赛、征文、展览等多项内容,吸引了众多读者的积极参与,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荣获“河北省燕赵少年读书系列活动组织奖”、“沧州市狮城少年系列读书活动优秀组织奖”等奖项20余次。

  工作之余还要忙于公益,康会芳花在家人身上的时间更少了,女儿在几个月大的时候就由丈夫带。有一次女儿高烧,丈夫不在家,老人几次催康会芳带女儿去医院,康会芳忙的昏天暗地,一拖就是3天,女儿的病恶化成大叶肺炎,连医生都忍不住埋怨她这当娘的不靠谱。

  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不是不爱,而是大爱。每天早晨那精心准备、营养丰富的早餐充分包含着康会芳对家人的爱。她把所学的营养保健知识用在家人生活的一点一滴中,家人平安健康就是她最大的欣慰。

  “平常从来不顾家,只有病了才知道找我了。”丈夫偶尔也发发牢骚,但更多是心疼和担忧。

  年轻时,康会芳曾因超负荷的工作和失去亲人的打击昏倒过一次,当时医生拿着她的心电图简直不敢相信,“从心电图上看,你哪是20多岁的人呀,简直就跟50多岁的人一样。”

  “她现在已经50了,还这么没日没夜的干,我真担心。”丈夫希望康会芳能好好歇一歇。

  但如今50岁的康会芳身体跳动着的却仿佛是一颗20岁的心脏,动力十足。

  “要把孩子们从手机和电脑里解放出来!”康会芳对于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痴迷于手机、电脑感到焦虑,她下决心要给孩子们创造一个读书学习的环境,多方筹措资金20多万元建立了少儿图书室,精挑细选了几十种杂志和1万多册少儿图书。每当家长带着孩子们来看书时,康会芳从不放过任何一次称赞和鼓励的机会,不光对孩子们,也包括家长。

  “一句称赞的话,一个鼓励的微笑,也许就能让孩子更喜欢来图书馆,让家长更愿意带孩子来图书馆,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

  康会芳欣慰的说:“现在每到假期,看到图书室里挤满了看书的孩子,密密麻麻的小脑袋瓜儿左摇右晃,我就有一种天大的成就感!”

  工作平凡,境界非凡。作为一名共产党员,30年来,康会芳扎根在图书馆岗位上,甘于无名,甘于奉献,身体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泊头市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多次荣获省市文化系统、图书馆系统先进工作者;泊头市政府记功三次,嘉奖三次;多次荣获市“三八”红旗手,2000年获泊头市十佳巾帼明星,2002年获泊头市拔尖人才,2009年获河北省燕赵少年读书活动突出贡献奖,2012年被泊头市委、市政府命名为“泊头市三八红旗手标兵”,2013年获泊头市长特别奖等。

  但康会芳经常说的却是,“能够得到读者的认可,比再多的荣誉都让我高兴。”

  “康阿姨,我今天把《幸福是什么》全读完了。”看着孩子那略带炫耀的小脸,康会芳笑着不吝赞扬,“是啊,你太了不起了,阿姨考考你,你说幸福是什么呀?”

  “嗯……”孩子略一迟疑,脱口而出,“幸福就是付出,就是帮助别人。”

  康会芳笑了。

关键词:泊头,康会芳,图书馆

责任编辑:董传辉
版权所有  长城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170001号  冀ICP备100013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