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长城原创

吴桥创新造林机制打造“绿色家园” 改善生态环境

来源:长城网 作者: 刘耐岗 纪双明 董传辉 2014-11-26 09:22:07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吴桥植树造林中。谢红梅 摄

 

吴桥植树造林中。谢红梅 摄

  长城网沧州11月26日电(刘耐岗 纪双明 记者 董传辉)11月22日,农历已是小雪。但在吴桥县杨家寺乡高速铁路百米新征林地里,却是一派划线、征地、挖坑、植树的火热场面。政府新出台的造林政策传达后,全新的造林机制让人眼前一亮,极大地激发了群众的造林积极性。

  杨家寺乡小杨村的刘中会是坐拥400亩土地的种粮大户,多年来以种植玉米、小麦为主。近日,他积极响应政府号召,筹措造林保证金,签订造林协议,组织人力物力,马不停蹄地投入到冬季造林。站在排排新植的树苗前,刘中会信心满满,热情百倍。一株绿就是一片希望,一棵树就是一份憧憬。他高兴地告诉笔者,调整种植结构,种下一条致富路。

  据悉,吴桥县今冬明春将完成造林绿化2.8万亩。连日来,该县已掀起冬季绿化造林的高潮。截至11月23日,已完成土地流转5500亩,挖树坑1342亩,完成造林3640亩。

  随着打造绿色宜居生态城市进程的不断深入,原来政府单一投资、集体造林的僵化模式已被打破。如何推进林业产业更好发展?为此,吴桥县积极创新造林机制,出台了《吴桥县关于京沪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冀鲁连接线通道绿化工程的实施方案》、《吴桥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林业生产的奖惩办法》等9个造林绿化专件,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专业化经营”的原则,通过政府向农民租地,绿化实施主体向绿化大户承租的形式,实现“政府要绿、个人收益”双赢,促进宜林土地的有序流转,推动林业产业的健康发展。

  怀揣着这九个专件,刘葡村支部书记郭士军回村后马上召开班子会、党员会和全体群众大会,将县委政府的政策明明白白传达给每一位村民。村民们表示,郭书记的“明白话”他们都听透了,“植树造林就是投资建设绿色银行,如今又赶上好政策,我们拥护!”几天的功夫,刘葡村完成土地流转360亩,对边界清楚的地块,正在进行紧张的挖坑、栽植。

  在吴桥造林绿化工程中,新机制催生出一个新的名称——“造林公司”,目前,全县共有21个林业公司(大户)积极投入造林行业,注入社会资金702万元,成为绿化工程建设的主力军。

  京沪高铁、高速、冀鲁连接线是吴桥县造林绿化的重点工程中的亮点工程。自该县鼓励农业集约化经营以来,曾经营袜厂的老板屈国祥,成立了繁烁农业种植合作社,由昔日的“袜老板”转型为“农场主”。这次,他又利用“农场主”优势,积极参与造林工程,在高速两侧流转土地100亩,种植泡桐和白蜡,成了一名“林场主”。

  在铁城镇杏园高村,造林大户高志顺以前育苗圃,农林部门的工作人员告诉他,政策允许以育代栽,这次他流转土地500亩,所植树苗不需外购,随挖坑,随栽种,省时省力,成活率高。

  新机制也让多零散地块“见缝插绿”。在于集乡大万村,有一片近十亩的地块因曾用作高速公路灌注桥梁场地而一度废弃,令人惋惜。近日,该村支部书记带领群众复垦,全部栽上了树。通过对废弃地复绿,不仅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而且还使其成为该村致富的新亮点。

  新机制不仅激发了廊道绿化等重点工程涉及乡镇群众的种树热情,也带动了更多的群众自发投入到造林绿化行动中来。不仅推动了“生态农村”建设,也为农民增收开辟了一条新途径,桑园镇双庙卢村群众自发造林100亩,种植了白蜡、法桐、海棠等苗木25万株。

  作为传统农业大县,吴桥农民长期以种植粮棉为主,农民惜地如金,自发造林意识不强,成活率、保存率不高,加之近年来板材材市场价格走低,群众造林积极性更是受到影响。针对这一现实,该县政府财政首次拿出3000万元专项补贴资金用于今冬明春造林绿化,将宜林土地汇集到有投资意愿、投资能力的造林大户和投资者手上,并按照《关于沧州市开展绿色沧州攻坚行动的意见》要求,因地制宜,重点开展通道绿化、县城绿廊建设、村镇绿化、园区绿化、水网水系、沙荒地绿化、生态富民、农田林网建设、旅游观光采摘、义务植树十大绿化工程,所有工程任务细化分解到有关乡镇。为确保“种得上,管得好,保得住”,制定了详细的工程建设标准和验收办法,根据考核结果予以奖惩。同时,加强责任督导和技术指导,实现林地规模化、标准化经营,打造宜居吴桥,生态吴桥,绿色吴桥。

关键词:吴桥,造林,植树

责任编辑:刘延丽
版权所有  长城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170001号  冀ICP备100013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