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群众文化权益 枣强:城乡高唱文化惠民曲
长城网衡水1月20日电(彭建彬 冯山志 记者 赵晓慧)“以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为着力点,以重点文化设施为载体,以文化服务为核心……”记者从枣强县委宣传部获悉,近年来,该县秉持“以人为本,让群众满意”的文化发展理念,不断加大文化惠民力度,取得了良好效果。 彰显特色,扎实推进三大传统文化建设。裘祖文化、董子文化、移民文化是枣强县的三大特色文化。在裘祖文化方面,建设了裘皮文化博物馆,大营裘皮的制作技艺列入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营皮地理标志获得国家质检总局审批。对于董子文化,该县投资50余万元对董子祠进行了修缮,在县城规划建设了占地200亩、总投资4300万元,融交通、环境、功能等综合性为一体的董子公园。移民文化方面,对移民文化进行了整理和挖掘,开通了移民文化网站,并成功举办了移民文化节;先后组团赴山东寿光、章丘、博山开展了“齐鲁大地亲情行”活动,实现了由注重文化交流向经贸合作的转变。同时,以移民文化和历史文化为主题,集移民文化、移民活动、旅游于一体的总规划面积800亩的移民文化园正式开工建设。 基础先行,着力推进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为确保文化事业经费的投入不低于财政增长幅度,该县建立了公共文化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为文化建设和文化活动的开展提供可靠的资金保障。在现有公共文化设施的基础上,又集中建设一批总占地面积3000亩、总投资2.3亿元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与此同时,该县还对全国道德模范林秀贞事迹展室、王文忠事迹展室进行了升级改造,成为全国广大干部群众学习的平台。此外,为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该县制订出台了更加符合县情实际的优惠政策,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公共文化项目,吸引更多的民间资本同促共建公共文化设施,满足城乡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阵地拓展,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建设。充分发挥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和农村文化活动室的作用,落实专兼职管理、维护人员。以培树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总揽,重点以林秀贞、王文忠、范党育三个典型事迹展室为平台,以抓好"枣强好人"、"道德模范"、"文明市民"等评选活动为载体,持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在组织开展好文化惠民"四进"活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及节庆晚会的基础上,广泛开展消夏广场、社区文艺汇演、文化艺术节、广场舞大赛、露天电影等活动,提供更多群众普遍欢迎的文化服务。据统计,迄今,全县拥有11个乡镇文化站,在63个村建起了文化人才辅导基地;553个村建起了高标准的农家书屋,实现了全覆盖;在480个村实现了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建有农村文化广场300多个;乡镇、村、社区文化队伍达400余支,人员15000余人,每年开展活动5000余场,大大丰富了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
关键词:枣强,文化惠民,文化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