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长城原创

肃宁:无人值守的乡间爱心小屋(图)

来源:长城网 作者: 董传辉 2015-04-22 10:51:30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长城网沧州4月22日电(董传辉)60岁的郭建民老人是肃宁县窝北镇北于庄村村民,去年11月,他在村边建了一个爱心小屋,为过往路人提供歇脚、喝水、修车便利。由于小屋上写的是“北于庄便民服务站”,所以至今,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个小屋是郭建民建立的。但在郭建民眼里,这些都不重要,他在乎的是依托小屋,能为需要帮助的人服务。

便民爱心小屋。

  在肃宁县窝北镇北于庄村村南,有一条砖路,周边六七个村的村民都从这儿过,每天人来人往,车来车往。路旁,有一间红色的铁皮小屋,屋里摆着修车工具、打气筒、椅子、插座等工具,还备着水龙头,南来北往的人可以在这里歇脚、喝水、修车……而更令人称奇的是,这间爱心小屋建成近半年来,一直无人值守。这间小屋的建立者是60岁的村民郭建民,他家离小屋仅100多米。以前,经常有过往路人的自行车车胎破了,电动车没电了,周边又没有修理处,只好推着车子走。遇到这种情况,郭建民总爱搭把手。“但我不在家的时候,就帮不上忙了。”郭建民想,“如果在路旁建一个爱心小屋,摆放些常用工具,遇到问题人们就能自己动手解决了。”爱心是有力量的。郭建民找到村干部商量,一听,村干部就乐了,表示全力支持;村民郭艳光闻讯主动提供了场地,当郭建民要给他补偿时,他说:“这是好事,要啥钱哟。” 2014年11月,小屋开工。在平整场地时,一辆拖拉机连着拉来两车土。本来拉一车土要收50元钱,但拉土的村民干新建态度十分坚决:再多拉几车也是分文不取。短短几天,一个占地12平方米的铁皮屋“站”到了路旁。细心的郭建民还给它仔细“打扮”了一番:外表刷上红漆,屋里摆放了4把椅子、1个打气筒,引来了电,接上了水管,并在墙上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小屋建好的当天,郭建民围着转了一圈才回家,到了家门口又回头望了一眼,正好瞅见有人在水龙头下喝水。“可把我高兴坏了。”在郭建民看来,这是人们对小屋的信任和最好的祝福。

  小屋一“开张”,就成了过往路人的驿站。一次,一位外村村民从县城下班回家,走到半路电动车没电了,眼瞅着天就黑了,心里很着急。他推着走了几里路,在爱心小屋给车子充好了电后,顺利回到了家。尽管农闲时外出打工,农忙时地里劳作,不能长时间在小屋值守,但对这间爱心小屋,郭建民像照顾孩子一样倾注着自己的心血,每天一早一晚都要去小屋转一转。有一次夜里突然刮起大风,服务站周围堆满了垃圾、柴草和尘土。天刚蒙蒙亮,郭建民就赶去打扫。一天晚上,郭建民在家里接到一个年轻人的电话,说自己的摩托车破胎了,正在爱心小屋。尽管郭建民不会补摩托车车胎,他还是马上走出家门,来到小屋,和年轻人一起把摩托车推到家里,两人一起琢磨修理方案,并动手补好了车胎。临走时,小伙子要留下钱,被郭建民拒绝了:“孩子,小屋是义务的,不收钱。赶紧赶路吧……”

  问起郭建民类似的电话有多少,郭建民说,这样的事经历得多了,心里的弦得时刻紧绷着,手机一响马上接通。爱心也是能传染的。看着小屋收获的“祝福”越来越多,70多岁的村民郭春泰心里高兴,给小屋写了两句话:来往都是客,处处是亲人。由于他会修补摩托车胎,就让郭建民把他的手机号也写到了墙上。村民干京仓经营着一家废品回收站,经常从这儿路过。一个偶然的机会,得知郭建民建服务站花了4000多元,他不顾郭建民的多次推辞,硬是把2000元钱塞到了郭建民手里。“这样的好事,得算我一份,下次要是再建爱心小屋,也得及时告诉我。”干京仓笑着“命令”郭建民。 “乡亲们需要这样一个服务站。”郭建民说,“我会一直把这个小屋守下去。”

关键词:肃宁,爱心,便民,小屋

责任编辑:董传辉
版权所有  长城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170001号  冀ICP备100013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