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原创 >

[血印•寻访]港北起义——冀东抗日大暴动第一枪

来源: 长城网   作者:宁晓雪 李艳 杨雅荃 
2015-07-06 19:22:41
分享:

《血印》大型专题报道之二

建议使用IE浏览器或360浏览器兼容模式观看

港北起义亲历者
 
港北起义亲历者。长城网 李艳 摄
 
港北起义亲历者李守正
 
港北起义亲历者李守正正在创作抗战题材的诗歌。长城网 李艳 摄
 
  长城网唐山7月5日电(记者 宁晓雪 李艳 见习记者 杨雅荃)1938年7月至10月,中共河北省委在日寇统治严密的冀东地区,领导和发动了一场由共产党、国民党和进步民主人士共同组织,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抗日民族起义——冀东抗日大暴动。抗日烽火遍及潮白河至山海关的20多个县,攻克了9座县城和几乎所有的重要集镇,摧毁了大部分日伪政权,参加暴动总人数达20余万,组织起10余万人的抗日武装,沉重打击了日伪在冀东的统治。

  暴动第一面旗帜,就插在了滦县港北村。港北,坐落于县城西南约二十华里处,当时只有两条半街道、八十座院落、六七百口人。这里为什么会首举义旗,义旗竖起前后又有怎样的故事?7月2日,“血印”——河北省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长城网特别报道组来到了唐山市滦县大门庄村和港北村,掀开这段尘封的历史。

  “自从日本鬼子进村后,村里人感受到巨大苦难的降临,村民的亲见、亲闻,宗宗件件都积累着对日本鬼子的仇恨。”大暴动见证者大门庄村民李守正老人说,那段时间,唐国臣、张钧秘密动员,李润明、高培之晓以大义。在这八十座院落六七百口人的小村,报名参加起义的青壮年就有80人。

  “起义原本定于7月16日在大本庄举行,但是消息被暴露后,起义于7月6日在港北村提前举行。”今年92岁的老人李守正回忆起那段历史,依然记得起义队伍当时响亮的番号:华北抗日联军。

  7月6日,港北村起义第一枪打响后,冀东各地迅速响应,程燎原之势。五天之内,起义队伍人数由起初的300余人发展到5000余人,短短三个多月时间,参加人数达二十万人,起义联军组成的冀东抗日联军发展到七万多人,涉及县达到20多个。

  1938年10月,以滦县港北起义为起点的冀东抗日大暴动,虽因决策失当、敌情变化等多重原因于西撤中受挫,却为此后抗日斗争的继续积累了经验。

  “在大暴动期间,共产党人和八路军战士时时处处严守党的纪律,坚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对群众秋毫不犯,与群众心心相印,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信赖和支持。”滦县老文史工作者唐印和说,事实证明,群众路线是我们的生命线,有了它才能够克服重重困难,使党的事业无往不胜。

港北起义亲历者

滦县古马镇大门庄村冀东大暴动题材的文化墙。长城网 李艳 摄

  为牢记这段历史,1988年7月6日,为纪念冀东抗日大暴动港北起义50周年,滦县县委、县政府在港北村口树立了“港北起义五十周年”纪念碑,并将这里列为滦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纪念碑碑座高2.5米,碑身高11米,正面步阶分为三段,每段分别为一、九、三、八阶,左右步阶分别为七、六阶,寓意港北起义的时间。

  77年过去了,村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党和人民的齐心建设下,人们的日子越过越好。

关键词:血印,港北起义,冀东大暴动责任编辑:宁晓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