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基层教育“把根留住”【长城时评】
近日,省政府办公厅将《河北省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实施办法》印发各市各部门。实施办法提出,集中人财物资源,实施优惠倾斜政策,切实提高乡村教师地位待遇,不断改善乡村教师的工作生活条件,增强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提高乡村教育质量,逐步形成“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局面。(腾讯网) 教师这个职业,曾获得过两个举世闻名的赞扬:一个是前苏联老一辈革命家加里宁说的“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另一个是列宁说的:“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然而,乡村教师的现实地位与这两个赞誉却有着天地人间的差别。 一份调查问卷显示,河北省中南部乡村中小学教师收入、住房及医疗保障状况的一份调查报告,报告显示,86%的乡村教师收入在1000元至3000元,同时69%以上的教师家庭月消费支出在1000元至3000元。也就是说,一个基层教师的月工资收入仅够维持基本的家庭消费支出。据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马德秀了解,乡村教师工资水平与城镇教师相比有较大差距,总体上乡村教师平均收入只有当地外出务工人员收入的一半;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等缴纳问题不同程度存在,安置房、周转房等配套设施建设难以满足需求,乡村教师住房困难成为普遍问题。 乡村教师与城镇教师的差距不只体现在收入待遇上。东北师范大学对全国9个省份、19个区县、174所学校共5285名教师进行调查后发现,乡镇初中教师晋升高级职称,平均要比城市和县城晚近两年,村屯小学教师要晋升高级职称,则要比县城小学教师晚4年半。在工作压力方面,乡村教师要承担比一般城镇教师更重的教学任务,村小教师平均每人要教2.38门课程,县城和乡镇小学教师则只教1.14和1.41门课。乡村教育虽然得到了硬件上的改善,但由于工资待遇低下,职称评定难,在荣誉体系中处于末端,乡村教师这个职业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却日益减弱。 仅够糊口的职业收入,不能忽视的生存压力,无法看到未来的职业发展,乡村教师的职业光辉被现实蒙上了灰霾。《中国青年报》曾有报道,乡村教师收入差、地位低,直接影响到他们在少年学生心中的地位。乡间少年对他们所能接触到的唯一的“知识代言者”——底层学校中的教师,更多的是“瞧不起”。留守少年九年级男孩张洋甚至“口出狂言”,称他们的老师是“淘汰产品”。无私奉献本是施教者职业情操的体现,但在被教育者面前,施教者实际遭遇的尴尬处境却成为“读书无用论”和“乡村教师无用论”最有力的说明。它不只阻挠了优秀人才加入乡村教育的脚步,更使乡村执教者如坐针毡。若要乡村教育不留白,必须要将教师的根留在基层,方能让教育在乡村下得去,留得住。 《河北省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实施办法》出台的背后,是政府对于目前乡村教师处境的理解,是对基层教育的重视。《办法》涉及到待遇向艰苦和基层倾斜、统一城乡教职工编制标准、规范编制管理、提高生活待遇、提供帮扶计划、生活补贴、免费定时体检、提供周转宿舍、评聘职称职务向乡村倾斜等内容,条款均指向目前乡村教师所面临的实际困难。《办法》的出台显示,不只要在生活保障上将“城乡教师的差距”一碗水端平,让乡村教师感受到城镇教师同样的生活水平,更要在工资待遇、晋升通道上向乡村倾斜,给予乡村教育奉献者更多的获得感。 曾有文章称,“看得见的未来”是留住乡村教育的关键。相信《办法》执行后,照亮的不只是乡村教师的未来,也是基层教育的未来。 |
关键词:提高,基层教师,福利待遇,扎根山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