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铁道大学参与的两个重大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京沪高铁(资料图)
长城网1月11日讯(记者 王潇 通讯员 张建新)今日,记者从石家庄铁道大学了解到,在1月8日上午举行的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石家庄铁道大学参与的两个重大项目分别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和二等奖。消息传来,师生纷纷点赞。 “京沪高速铁路工程”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据了解,在本次国家科学技术颁奖大学会上,“京沪高速铁路工程”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石家庄铁道大学作为30个参研单位之一,名列获奖单位榜单。这是继“青藏铁路工程”后,石家庄铁道大学再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 据介绍,京沪高速铁路全长1318公里,设计时速达350公里,不仅是世界上一次建设里程最长的高速铁路,而且面临着世界上大距离高速铁路持续高速运行的重大科学问题,其艰巨性、复杂性、特殊性史无前例。京沪高速铁路作为国家战略性和重大创新性工程,石家庄铁道大学给予极大的关注和努力。自京沪高速铁路建设运行以来,该校共承担有关科技研究开发计划项目及其他设计、科研和工程单位委托的科研服务项目30多项,争取科研经费近3000万元。在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方面,探索了高速铁路线下基础设施状态监测的实现途径,完成了京沪高速铁路基础设施(北京段)检测技术研究,提出了京沪高速铁路线下基础设施(路基、桥梁、无砟轨道等)监测内容和方法,构建了京沪高速铁路基础设施运营状态全信息监测技术体系和系统架构,为京沪高速铁路基础设施状态监测提供了良好技术支撑。 在京沪高铁立项之初,石家庄铁道大学成立了由副校长杜彦良挂率的项目团队,而赵维刚教授作为项目“先锋官”,全程一线参与,对项目工程建设感触颇深。谈起“京沪高速铁路工程”项目创新推广贡献,赵维刚教授如数家珍,“出于这一理念和目标,我们提出了高速铁路无砟轨道、路基、桥梁等基础设施监测内容和方法,构建了基础设施运用状态全信息监测技术体系和系统架构,为高速铁路基础设施运用状态监测和适应性验证及运营维护提供了技术支撑。 “这次获奖,只是一个开始,我们的工作是一个持续的、长期的过程。”赵维刚介绍,“一方面,我们要及时掌握感知当前的运行状况,另一方面,通过长期的监测,可以更好地发现它的规律,对于我们的高铁的运行维护、养护、维修都有好处。”赵维刚表示,“面向高铁的运行维护,让高铁基础设施的运行情况、结构变化等变得更加可知、可控。我们一直在做这样的事,我们一直想做这样的事,并在一步一步地推进。”通过新技术手段,我们看到结构内部的一些东西,让检测更加智能,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作为国家战略性重大交通工程和重大创新工程,京沪高速铁路工程给了我们一个机会和平台,让我们能够参与到相关的高铁建设与运维技术研发。”赵维刚表示,“目前,我们这项技术也已在国家其他高铁项目中推广应用,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作用。” “高速铁路大断面黄土隧道建设成套技术及应用”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同时,学校参研的“高速铁路大断面黄土隧道建设成套技术及应用”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参研项目负责人是石家庄铁道大学朱永全教授。据了解,本项目依托的新建郑州至西安高速铁路,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第一条长距离穿越黄土地区的高速铁路,设计速度350km/h,线路全长458km。全线共有28座黄土隧道,总延长53km。 据朱永全介绍,该线隧道建设主要面临五大难题,一是隧道开挖断面大,稳定性差,变形控制难度大;二是隧道长,函谷关隧道长7851m为世界上最长的黄土隧道,工期风险大;三是隧底工后沉降标准高,沉降控制困难;四是下穿既有公路和铁路多,环境控制要求高;五是软-流塑状富水黄土隧道多,施工难度极大。 “大断面黄土隧道建设风险极高,属世界级难题。”项目的主帅朱永全介绍,团队主持了大断面黄土隧道地表裂缝控制措施研究,参加了高速铁路大断面黄土隧道建设成套技术、大断面黄土隧道合理支护参数及地表沉降控制技术、大断面黄土隧道施工方法与监控技术等研究。对大断面黄土隧道围岩工程特性、开挖变形特征、地表裂缝的形成机理,地表裂缝控制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应用做出了贡献。 据石家庄铁道大学校长杨绍普介绍,长期以来,学校紧紧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坚持为铁路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发挥学科优势,在最擅长的领域内做精做强,瞄准科技前沿,注重多学科交叉融合,大力推进协同创新,将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技术开发紧密结合,以关键科学技术问题的解决服务国家及地方重大工程建设,在重大工程实践中提炼科学问题,取得了丰硕的科技创新成果。据统计,转制河北以来,学校共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2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中国卓越研究奖1项,等等。 |
关键词:铁道大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京沪高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