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提醒:雨水节气天气变化不定 调脾胃保健康
长城网唐山2月18日讯(史爱华 记者 金宗明)二十四节气的第二个节气雨水即将到来,随之而来的是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但昼夜温差较大。同时雨水时节天气变化不定,是全年寒潮过程出现最多的时节之一。这种变化无常的天气及较大的温差,很容易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有些人出现感冒、哮喘、咳嗽等病症,对消化系统疾病、高血压、心脏病患者也有不利影响。 唐山市中医医院肺病科主任中医师孙惠敏提醒大家:为了增强体质防患于未然,唐代著名医药学家和养生学家孙思邈在其著作《千金方》中论及春季的饮食养生时曾提出:“春七十二日,省酸增甘,以养脾”的饮食原则。 根据雨水节气对自然界的影响联系到养生,应该着重强调雨水节气“调养脾胃”的重要性。因为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的强弱是人体健康与否的重要因素。明代医家张景岳提出:“土气为万物之源,胃气为养生之主。 胃强则强,胃弱则弱,有胃则生,无胃则死,是以养生家必当以脾胃为先。”元代著名医家李东垣指出:“内伤脾胃,百病丛生”。说明脾胃虚弱是滋生百病的主要原因。脾胃是生命之本,健康之本,历代医家、养生家都很重视脾胃的护养,调理脾胃能有效地提高机体免疫功能,防老抗衰。因此,我们应根据“春夏养阳”的养生原则,注意养阳、养脾胃。 饮食调节是养脾胃的最佳选择。春季为肝旺之时,多吃酸味的食物,会使肝功能偏亢,肝气旺会影响脾,所以春季容易出现脾胃虚弱病症,故春季饮食调养,宜选辛、甘温之品,忌酸涩。饮食宜清淡可口,忌油腻、生冷及刺激性食物。又由于春季气候转暖,早晚较冷,风邪渐增,常见口舌干燥、嘴唇干裂等现象,故应多吃新鲜蔬菜、多汁水果以补充人体水分。 应少食油腻碍脾之物,可多食红枣、山药、莲子、菠菜、柑橘、蜂蜜、甘蔗等,古人有“糜粥自养”之说,尤其对于脾胃功能较差的老人及孩童,软烂好消化的粥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可做成莲子粥、山药粥、红枣粥、蔬菜瘦肉粥等。 |
关键词:雨水,节气,脾胃,养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