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长城原创>>

龙耳龙须龙抬头 “二月二”吃什么讨个好彩头

来源:长城网 作者:王潇 2016-03-09 20:48:14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导语:“二月二,龙抬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俗称青龙节,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人们庆祝“龙头节”,以示敬龙祈雨,这一天除了“剃头”在饮食上也有一定的讲究。

“二月二”吃“龙须”

  古代时“二月二”吃什么

  唐朝,在这一天要吃迎富贵果子,富贵人家会准备很多点心类食品,供大家吃,样式比较简单,贫穷人家会在这一天改善一下伙食,形式还不是很隆重。

  宋代,节日气氛就出来了,吃猪肉,经过选料、清洗、烹烤、洗泡、酱制等十二道步骤,历经十多个小时的烹饪,才能端上餐桌,肥而不腻、肉骨分离、糯香可口,让人回味无穷。

  元朝,二月二就明确是“龙抬头”,这一天人们盛行吃面条,称为“龙须面”,还要烙饼,叫做“龙鳞”,若包饺子,则称为“龙牙”,总之都要以龙体部位命名。

  明朝,吃“熏虫”,天气渐暖,昆虫开始活动,有的虫子对人体健康有害,所以这一天就有越来越多的人,用油煎食物、摊煎饼等办法,凭借烟气熏死虫子,祈求这一年平安健康。

  清朝,吃春饼,内卷很多菜,放入酱肉、肘子、熏鸡、酱鸭等,用刀切成细丝,配几种家常炒菜一起卷进春饼里,蘸着细葱丝和淋上香油的面酱吃,真是鲜香爽口。

  二月二为何吃“龙”食?

  农历二月初二是二十八宿中青龙开始露头的日子,根据天象定为“龙抬头”。由于人们对龙的崇拜,这天要吃有“龙”字的食品来沾“龙气”。其中除了管炸糕叫“龙胆”、春饼叫“龙鳞”、面条叫“龙须”之外,还管米饭叫“龙子”、馄饨和饺子叫“龙耳”,等等。

  而“二月二,龙抬头”的来历还有一种说法,据专家介绍,农历二月初二恰逢惊蛰前后,此时蛇、蚯蚓等冬眠的动物开始活动,而蛇又俗称“小龙”,蚯蚓俗称“地龙”,蛇和蚯蚓开始露头,就叫“龙抬头”。而与蛇和蚯蚓同时开始活动的也包括一些害虫,故而在明代,二月初二有吃“熏虫”的习俗。人们摊煎饼、做熏肉、炒菜,用油烟熏死害虫并吃掉它们,以保护庄稼,祈求健康。

二月二吃“龙耳”

  二月二吃“龙耳”(饺子)

  饺子有的形似元宝,有的形似耳朵,龙抬头这天吃饺子称之为“食龙耳”。“舒服不如倒着,好吃不如饺子”,在“龙抬头”这天,讲究吃“肉菜饺子”,即馅中有肉又有菜,取“肉菜”之谐音“有财”,寄语新年财源滚滚之意。

  二月二吃“龙胆”(炸油糕)

  在北京、天津等一些地区,人们有在春龙节这天吃油炸糕的习俗,称之“食龙胆”。油炸糕色泽金黄,被称作龙胆是很形象的。吃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素糕”,二是“油炸糕”。

  二月二吃“龙鳞”(春饼)

  吃春饼叫做“吃龙鳞”是很形象的,一个比手掌大的春饼就像一片龙鳞。春饼有韧性,内卷很多菜。如酱肉、肘子、熏鸡、酱鸭等,用刀切成细丝,配几种家常炒菜如肉丝炒韭芽、肉丝炒菠菜、醋烹绿豆芽、素炒粉丝、摊鸡蛋等,一起卷进春饼里,蘸着细葱丝和淋上香油的面酱吃,真是鲜香爽口。

  二月二吃“龙须”(面条)

  “龙须面”是我国北方传统风味筵席面点品种之一,由山东抻面演变而来,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相传明代御膳房里有位厨师,在立春当日,做了一种细如发丝的面条,宛如龙须,皇帝胃口大开,龙颜大悦,赞不绝口。从此,这种炸制的细点便成了一种非常时尚的点心。二月二食龙须面有“顺顺溜溜、顺心如意”的美好寓意。

  二月二吃爆米花

  当年武则天当上了皇帝,此事惹恼了玉皇大帝,玉帝传谕四海龙王,三年内不得向人间降雨,有条黄龙却违背了旨意。玉帝得知后,把它打下凡间,压在舍利塔下,玉帝说如果想回到天庭除非“金豆开花”。人们为了拯救龙王,到处找开花的金豆。到了第二年二月初二这天,人们正在翻晒玉米种子时,突然想到这玉米就像金豆,炒一炒开了花,不就是“金豆开花”吗?就家家户户崩爆玉米花,并在院子里设案焚香,供上开了花的“金豆”。

  二月二吃猪头肉

  农历二月初二是老百姓的传统节日,有“龙抬头,吃猪头”的习惯。人们纷纷购买猪头肉,希望新年有个好兆头。

  (据人民网、网易、燕赵晚报等信息综合)

关键词:二月二,吃龙食,彩头,民俗

责任编辑:王潇
版权所有  长城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170001号  冀ICP备100013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