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波委员:推广冬小麦节水品种 节约生产用水
全国政协委员、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副院长王海波接受媒体采访。长城网 张天虎 摄
长城网北京3月9日电(特派记者 张天虎)“华北的地下水压采不应是压缩小麦种植面积,而应推广节水品种和节水栽培技术。”今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副院长王海波提交了一份关于推广节水冬小麦品种和节水栽培技术,替代压减冬小麦播种面积实施地下水压采的提案。 冬小麦是我国重要的口粮作物,也是北方唯一在冬春季具有生态覆盖功能的作物。在河北,冬小麦的常年种植面积在3400-3500万亩,总产270-280亿斤。由于冬小麦生长于上一年的10月中旬至下一年的6月上旬,而该时段降水较少,故长期以来进行灌水栽培。在河北145亿方农业灌溉用水中,冬小麦灌溉占了40%。 王海波委员表示,其实,冬小麦原本并不是高耗水作物,它成为高耗水作物源自于绿色革命,从此矮秆育种成了我国小麦育种的重要方向。近年来,已经有一系列节水的品种育出和行之有效的冬小麦节水栽培技术推出。因此,华北的地下水压采不应是压缩小麦种植面积,而应推广节水品种和节水栽培技术。 “以每亩只减少一次灌水(按照50方/亩)计算,河北3400万亩冬小麦就可以实现减少灌溉用水17亿方/年,相当于近期全省地下水压采的目标。”王海波委员说,单产稳定在800斤左右,总产仍可以维系在270-280亿斤,产品质量还可以提高,农民收入将不减还增。 基于以上分析,王海波委员建议,以推广冬小麦节水稳产优质品种、推广足墒播种条件下春季只灌一水的小麦灌溉制度为措施,取代压减冬小麦播种面积的做法,同时,抓住稳粮食产量、去库存积压的契机,大力发展和推广节约资源、节约成本的粮食生产技术,保障粮食安全。 |
关键词:两会,王海波,节水,农业 |
责任编辑:张天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