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长城原创 >>

“奇葩”博士论文引发的学术危机 怎么治

来源:长城网 作者:王林红 2016-05-25 22:36:16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太奇葩了!”“毛病连小学生都能看出来!”……这是一位教授、博导参加教育部博士论文抽检的评审工作时,看到一篇2014年的博士论文后愤然写下的“读后感”。教授说:标题已经“low”到底了,而内容也“high”不到哪里去……可以看出,学生和导师都极不认真,极不负责。教授向教育部发问,能将这位博士召回么?(据5月24日《南方都市报》)。

  连小学生都能看出来的毛病,博士生导师却看不出来,答辩委员会的权威们却看不出来。一篇完全是通过拼凑堆砌出的超长“小学生作文”,却顺利地通过了博士论文答辩。这事看起来是如此的不可思议,却真实地发生了。并且,按照现有的规则,论文作者获得的博士学位程序合法,名正言顺。你尽可以说这样的论文“奇葩”“要命”,却必须面对人家已是社会精英阶层的现实。

  博士生完成的学位论文,是博士生的学术水平和培养质量的集中体现。而研究生教育的灵魂是培养创新能力,核心考量标准是创新性的学术成果。学术研究不是投机取巧、胡乱拼凑。如果靠胡乱拼凑蒙混过关,那是对学术的极端亵渎,不仅有辱斯文,而且有悖学界道德,抹黑了我国知识分子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确实让国人为这些“学术精英”感到汗颜。所以让人仰视的博士们,更应该用真凭实学写好这份答卷。

  就目前了解到的情况,对博士生作出处罚仅限于学术不端(即抄袭),还从未因为论文质量问题而处罚。当着奇葩论文,以及与奇葩论文同类的种种研究生在学术研究中并不鲜见的重复研究和抄袭剽窃等现象,不得不思考研究生教育的学术责任失守问题。

  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负有对研究生进行学科前沿引导、科研方法指导和学术规范教导的责任。研究生发生学术不端行为的,导师应承担相应责任。并要“改变单独评定研究生导师资格的做法,强化与招生培养紧密衔接的岗位意识,防止形成导师终身制。”

  古人云:“君子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厚,而耻智之不博”。要解决类似“奇葩博士论文”的问题,笔者觉得,首先应该从加强这些“导师”职业道德建设上下功夫。要引导他们增强政治荣誉感,自觉置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图伟业之中,踏踏实实做学问,兢兢业业育人才,以德示范,以身示教,真正为学生们导好人生的航向,切实为国家把好人才培养关。

  其次如何打造名副其实的精英,让他们如鱼得水般地引领社会发展与时代进步,而不至于滥竽充数、备受质疑甚至遭遇低于本科生、大专生的“白菜价”,转变培养模式是关键。“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只有建立健全科学的激励和淘汰机制,创设合理的竞争环境,严把“质量”关,才能解决博士等人才培养中良莠不分、层次不齐的问题。

  希望国家相关部门能以此为契机,对高校中存在的学术不端等行为进行针对性、彻底、科学的集中整肃,让每一张学历、学位证书的内在含金量也要与外在的“标签”一样“货真价实”。

关键词:论文,学术研究,学位,教育

责任编辑:王林红
版权所有  长城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170001号  冀ICP备100013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