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节”前购物多?要慎重选购礼品 谨防消费陷阱
导语:“双节”将至,各类礼品消费迎来高峰。根据往年双节期间的投诉数据,工商局12315指挥中心发布双节消费提示,提醒市民慎重选购节日礼品,理性面对商家的促销活动,外出旅游签合同要注意细节,谨防消费陷阱。 资料图。
节前购物消费提醒 慎买流动摊点销售的礼品 “中秋”节临近,月饼、保健品等礼品成市民走亲访友的首选商品。该中心提醒,购买节日礼品,要到资质证照齐全的大型商场、超市购买,不要购买商品质量和售后服务无法保障的流动摊点销售的礼品;购买食品类礼盒装礼品时,看好外包装的标识,尤其要认准是否有“QS”标志,切勿购买标识不齐全或没“QS”标识的商品;选择水果礼盒,建议消费者最好现场挑选水果,称好重量后,再让商家封装。 购买促销商品也要货比三家 节日期间,商家打折、返券、电子红包等促销活动增多,有商家可能在促销中会采取“先升后降”、“许诺不兑”、“虚假有奖销售”等手段欺骗消费者。 该中心提醒,节日购物,消费者要货比三家,并留意商品日常的销售价格,谨防商家虚假打折;理性对待商家促销,针对商家推出的促销活动,消费者要看清、问清活动内容、期限、范围等,促销活动中商家作出的任何承诺尽量以书面形式确认;细心检查商品质量,当场验货,并索要购物凭证和“三包”凭据。 “双节”网络消费“四谨慎” 谨慎链接山寨网站 防止山寨网站诈骗,消费者应该牢记品牌在线旅游网站的域名,或者将信赖的网站加入收藏夹,尽量避免使用通用搜索引擎搜索打开陌生的票务网站。 谨慎网上支付陷阱 消费者在网上购买机票、火车票,尽量选择熟悉可靠、口碑好的网络平台,并认真了解退票手续、费用等相关信息和交易规则。 不要轻信网络中的低价机票、特价机票的信息。网上支付尽量选择正规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对需要通过银行ATM机转账、线下付款等要谨防,以免被骗。 谨慎旅游超低团购 对于超低价、超低折扣的旅游团购,旅游者务必谨慎选择,仔细阅读产品说明,甄别模糊表述,向零负团费说“不”。买旅游产品,要与旅行社签订旅游合同,索取发票,确认旅游行程,以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 谨慎订房模糊条款 消费者在通过网上预订酒店时,应该选择规模较大的知名网站,在订房之前要仔细阅读订房协议,最好在下单后与商家直接进行网络及电话联系,对所订房间的数量、住宿时间及房价再次确认,并对订单、付款的页面进行截图,以留凭证。 对于商家注明的“默认房型”等模糊条款,是消费者应提防的地方,防止服务质量与价格不对等而产生消费纠纷。 资料图。
假期出游消费提醒 参团旅游,请选择有资质的旅行社 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都要到证照齐全的旅行社参团,注意查看《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和《工商营业执照》,不要一味追求低价。一般情况下,线下旅行社证照都在店面醒目位置悬挂;线上旅行社可通过网站主页的显著位置查看其业务经营许可证、营业执照信息。此外,要警惕“旅游VIP”“旅游赠券”等宣传手段,增强风险防范意识。 出游前一定要签订规范的旅游合同 正规的旅游合同是游客权益的保障,一旦遇到纠纷,合同是判定的重要依据。其内容包括,旅行社、旅游者的基本信息;旅游行程安排;旅游团成团的最低人数;交通、住宿、餐饮等旅游服务安排和标准;游览、娱乐等项目的具体内容和时间;自由活动时间安排;旅游费用及其交纳的期限和方式;违约责任和解决纠纷的方式等。如需参加购物或接受自费项目的,必须按照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与旅行社签字确认,消费者应对合同条款仔细阅读,避免日后产生纷争。旅游者有权自主选择旅游产品和服务,有权拒绝旅游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 索要发票并保管,权益受损及时投诉 一定要索要发票并妥善保管。在旅游过程中,出现纠纷或权益受损情况时,要避免因过度维权而违反法律法规,造成自身权益进一步损失或其他不良影响。妥善保管相关证据,及时与旅行社交涉、协商,或者向当地有关行政部门投诉。 文明旅游,自觉遵守当地规定 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应当遵守社会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爱护旅游资源,保护生态环境,遵守旅游文明行为规范和旅游活动中的安全警示规定。 (据长城网、新华网、西部网等综合) |
关键词:双节,礼品,消费陷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