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枣强县以“工匠精神”打造“洁净城市”名片
省级园林县城枣强县打造“洁净城市”名片。扈炜 摄
枣强县住建局党组书记、局长危国永介绍城市精细化管理模式。扈炜 摄
长城网衡水9月14日讯(邢梅智 扈炜)9月13日,记者走在枣强县城干净的马路上,注意到路边的电线杆上没有常见的城市“牛皮癣”,路中央的隔离栏犹如新的一样,带给路人洁净舒服的感觉……枣强县是位于衡水市的一个小县城,目前城建设综合排名由全省后30名跃居前10名,被评为省级园林县城、全省十佳洁净城市,荣获全省人居环境进步奖,这样的成绩是如何做到的呢? 确保城市管理工作全覆盖 该县探索推行了“大城管”模式下的“联动机制”,努力形成手段上人机互动,系统内上下联动,部门间协调配合,以被动滞后变主动快速,以单兵出击变协同作战,确保了城市管理工作的全覆盖。充分利用住建和城管“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的优势,将管理力量进行整合,规划、建设、环卫、园林、市政、城管等部门各司其职、相互配合,不留管理死角和空白。通过建立管理与执法的双向沟通、双向告知制度,强化城市管理的纵向联动机制。诸如违规私搭乱建的清除、建筑垃圾的清运、污水管道排水口的设置、绿化苗木的种植和管护等工作,均实现了管理部门与执法部门的无缝连接。 枣强县成立了女子执法中队,更好服务群众。资料图
坚守“先服务、后管理”的原则 枣强县住建局党组书记、局长危国永介绍,在日常管理工作中,每名执法队员坚守的一条原则就是“先服务、后管理”,在解决多年的马路市场问题上,先打好“亲情牌”和“服务牌”先行修缮市场,后深入实地当场解答政策,现场解决问题,用真情实意换得百姓心,仅仅用了不到20天的时间就将260多个固定摊位搬迁至果蔬市场。该局还成立了由20名女同志组建的女子执法中队,由刚刚毕业的大学生、部队转业的女兵组成,在遇到群众不理解、不配合的情况下,以这支女子中队所有的柔性、耐心和亲和力化解矛盾冲突。 记者走进枣强县县城的果蔬市场,看到摊贩们在干净整洁的市场中进行售卖,在此卖蔬菜的刘女士说:“以前在街头买菜,风吹日晒的,现在在棚下也不怕太阳和刮风下雨的了,而且市场都会有专人来打扫,等我们第二天清晨出摊时,地面又是干净的了。” 枣强县住建局副局长李存谦介绍,县城区人民西街马路市场严重影响道路通行,给人们带来安全隐患,并且果蔬垃圾遍地影响市容,给环卫工人也增加了工作量,我们统一将商贩规划在果蔬市场,既能让商贩照常做生意、又能给群众们创造良好购买环境。 全天候巡查限时解决群众问题 流动商贩占道经营、沿街叫卖,与执法人员“打游击”的问题,一直以来困扰着一线执法人员。为彻底解决“城管下班、小贩上班”这一现象,避免突击整治带来的负面影响,该县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采取了错时执法、延时巡查和限时处治的“全时化”执法手段,“白加黑”、“五加二”的无假日管理举措,确保了城区良好秩序和环境的历久弥新,整合6个城管中队的力量,灵活利用错时执法机制,安排城管队员在早、中、晚上下班高峰期间,在重要路段、学校周边、商业密集区域进行执法巡查,加大管控力度,对该时段占道经营、乱停乱放、店外经营等问题,一经发现当场解决,按照城管现有力量,实行“三班倒”24小时不间断巡查执法,重点防控渣土车私自运营、违规露天烧烤、肆意破坏公共设施、偷排污水乱倒垃圾、肆意张贴小广告、私设早市占道经营等问题,实现了城市管理在时间上的无缝对接,使得破坏城市环境者无空子可钻。限时处治解决群众反应的热点问题,为此,定期组织城管联合市政、供水、燃气等部门,深入社区走访调研,限时解决供水压力不足、供热温度不高、小区排水不畅等问题。同时,设置了群众举报信箱和热线电话,并且保证24小时有人值守,对群众反应的工地扰民、水管断裂、私占公共空间等问题,由组建的精细化管理办公室对接相关部门限时办结。 枣强县城主干街道浮尘“以克论净”。扈炜 摄
“保姆式”保洁机制打造“洁净”名片 该县,以全省“十佳洁净城市”评选为契机,完全按照评选要求加大环卫保洁力度,顺利通过浮尘“以克论净”(主干街道路面浮尘每平方米不超5克)、垃圾“限时清除”(各类垃圾在路面停留时间不超5分钟)等近乎苛刻的测评标准,跻身全省首批十佳洁净城市第二名。这,得益于点、线、面相结合的“保姆式”保洁机制。环卫保洁实行“三全三到位”,所谓三全,就是保洁的全时段、全方位和全清运:道路清扫保洁时间日均达到18小时以上,也实行错时保洁制度,增加了中午岗和夜间岗;城区主次干道、小街小巷、各出入口及城乡结合部全部纳入保洁范围;垃圾池、果皮箱不超过三小时就清理并清运一次,餐厨垃圾、建筑垃圾全部按要求清运处理。所谓三到位,就是人员配备到位、机械清扫到位、考核激励到位:城区保洁人员包括外聘保洁公司人员已达到400多人,基本确保了各街道全覆盖;购置了大型洒水车、湿扫车、吸尘车等机械设备,城区机械化清扫率达到95%以上;对环卫工人、车辆操作员工及保洁干部采取百分考核制,健全责任追究制,以此激励和监督环卫保洁责任的落实。 县城人民东街上一门店店主肖先生表示:“现在我们县城的街道整洁干净,大家也不忍心再随意倾倒垃圾了,真的觉得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了。” 枣强县环卫工人细致的打扫街道。扈炜 摄
以打理“家”的理念推进环卫治理 在枣强县城的大街小巷都会有这么一群“工匠”,他们的工作很琐碎细致,细致到也许大家平时根本没有留意,但事事都与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他们就是枣强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工匠”。结合数字化城管平台组建微信互动群,专门关注、反馈整个城区公共设施的维护情况,大到路面破损或私搭乱建,小到苗木枯萎或管道堵塞,甚至果皮箱出现锈迹或歪斜这些小细节问题,都会在第一时间被发现且及时反馈到平台,交由专人限时维修办结。洁净城市需要细心呵护,虽有“以克论净”深度保洁模式,还有垃圾落地“限时清除”的保障措施,但关键还是靠城市管理者的自觉行为来带动。城管队员随身携带垃圾收容袋,所有车辆配备垃圾钳和垃圾桶,中层以上干部均有保洁地段,定时冲洗街道护栏、建筑围挡及绿化带等等,这些固化的管理制度推进环卫治理近乎极致。 环卫工人臧师傅告诉记者:“以前清理路面垃圾就是混日子,根本不仔细,自从管理领导经常巡街与我们亲切交谈,对我们提出的难处进行解决、对我们工作加以重视后,我心里就觉得很温暖,一定要尽所能把工作做好。” 干群互动实行共赢式”管理模式 为多方面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市民的幸福指数,该县探索共建、共管、共享的“共赢式”管理模式,变“体内循环”为“内外融通”,扩展管理的广度,真正让管理者走下去,被管理者走进来,整合有效资源,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开展“一带十”志愿者服务活动,组织每名干部职工联系10名群众作为志愿者,对城市建设和管理进行监督并提出合理化意见建议,由带头人每周汇总上报,同时负责向社会宣传住建工作动态和便民通告。通过带动近12000名志愿者活动,每个月至少会收集到各类意见建议5000多条,通过梳理规整后,交由相关责任人分别办结答复,努力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城市管理的大格局。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矛盾,为确保日常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专门成立了事务协调中心,与城管办公室联合化解因群众一时不理解产生的矛盾,避免群众与城管队员激发“二次矛盾”,由协调中心以“第三方”的身份化解各类冲突和矛盾。同时,该中心24小时有人值守,确保群众反映的问题得到及时办结。城市的建设和管理,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为此,在“一带十”志愿者活动的基础上,安排16名班子成员分别对接一家企业,构建城市建设和管理的“政企共创”格局。通过深入企业走访和调研,在开通“绿色服务”通道的同时,企业把管理和维护好厂区周边环境当作一种责任和义务,积极参与到城市管理工作中来。 |
关键词:枣强,工匠精神,洁净,城市,名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