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博论道:作家的使命就是表达卑微的生命和意义
李修文与龚曙光对谈现场。
长城网6月2日讯(记者 贺宏伟)“他们是谁?他们是门卫和小贩,是修伞的和补锅的,是快递员和清洁工,是房产经纪和销售代表……但实际上,我从来就是他们。” 正在召开的第二十七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上,一部讲述“小人物”的散文集《山河袈裟》“登堂入室”,成为一场对谈的主题。 对谈双方是《山河袈裟》作者、著名作家、湖北省作协副主席、武汉市作协主席李修文与知名文学评论家、中南传媒董事长龚曙光。 针对李修文所写的“小人物”,龚曙光并不意外。在他看来,作家的使命就是表达任何时代当中最卑微,在社会学意义上最低贱,在哲学意义上最渺小的生命和意义。 《山河袈裟》之名,与李修文的经历有关。“对我来讲,过去十年所写的每一篇文字,都在货真价实的山河里面行走;‘袈裟’是他的戒律,这个戒律就是写作,要像一个求佛问道的人一样,我很有可能是踏破河山也一无所获的沙弥,某种程度上就是河山里面一次失败的,或者说一无所获的问道。” 作为文学评论家,龚曙光对于《山河袈裟》的认知经历了轻慢到震撼的过程。“最初的轻慢,是因为我看多了这个时代的所谓作家的书,无非是个人琐碎生活的记载,个人行为所到的记录,无非是思想的这样一种一地鸡毛的叙述。”不过,当他认真读过李修文的文章时,他发现,“它使我仿佛回到了当年如鲁迅先生的时代,让我看到了作者对于鲁迅先生所创立的文体标高的企及。” 《山河袈裟》出版前后,均引起了文学评论家的关注,特别是一个关于作品真实性的讨论。对此,李修文认为,很多人在执迷于它的真实还是虚构,前提是为每个题材设定了一个牢笼。 “好像小说就应该这样,散文就应该那样,但这并不是我想要的状态,我想突破‘牢笼’,通过对中国文体的传承,找到新的文学形式。”李修文说,在中国大量的文本里面,实在与虚在,现实与梦境,大量的虚实不分,构成了非常巨大而绚烂的存在。 “在今天这个时代,散文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文体?或者说我们可以上天入地,胆大包天到什么样的地步?或者说今天我们想改变一下散文的面貌,该做什么样的工作?”李修文自问,对他来讲,他非常想在这种虚实连接之处,创造出一种个人的、用美学去定义的世界,而不是用现实、材料这样一些学科细分之后的名词来去规定和束缚。 李修文与龚曙光对谈结束后,现场读者纷纷发问。趁着难得的机会,一位文学爱好者提问龚曙光,“如果我有了自己的作品,如何寻求你们的帮助?”对此,龚曙光笑言,“你今天有一个作品,交给我们的社长,假如他觉得好,一定会帮你。”龚曙光还建议,具备文学写作能力的人,可以通过网络等渠道发表作品,“你唯一的愿望是被阅读,假如不是在纸上被阅读了,而是在屏上被阅读了,那不是更好吗?” |
关键词:书博会,李修文,龚曙光,山河袈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