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坚克难打硬仗的力量源泉
——一论学习塞罕坝精神
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国家要发展,一个民族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仅要有强大的物质基础,更要有强大的精神力量。 55年来,几代塞罕坝人听从党的召唤,响应国家号召,在自然环境和生活条件极其恶劣的情况下,伏冰卧雪,艰苦创业,不懈奋斗,创造了“沙漠变绿洲、荒原变林海”的绿色奇迹,建成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他们不仅创造了巨大绿色财富,而且创造了“忠于使命、艰苦奋斗、科学求实、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民族复兴事业前途光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我们要埋头苦干、真抓实干,不断取得一个个丰硕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苦干”“实干”,言之谆谆,掷地有声,令人深思。省委书记赵克志要求全省党员干部,“扑下身子扎扎实实推动工作落实,干出个样子来给全省人民看看!” 塞罕坝林场的奇迹,就是在克服一个个困难中“干”出来的。 几代塞罕坝人咬定青山不放松,撸起袖子加油干。他们只为成事想办法,不为困难找理由,在物质和技术条件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在黄沙、酷寒、暴雪、白毛风肆虐的恶劣自然条件下,先后攻克了高寒地区引种、育苗、造林等一项项技术难关,开创了国内使用机械栽植针叶树的先河,造林成活率由建场初期的不足8%提高到95%以上,森林覆盖率由12%提高到80%,实现了创新发展、绿色发展的自我超越。 塞罕坝极端最低气温零下43.3℃,年平均温度零下1.3℃;年均无霜期64天。一位老职工回忆说:“冬季是最难熬的,气温零下40多度,滴水成冰,每天早上都会刮白毛风,几乎天天下雪,雪深没腰,所有的道路都被大雪覆盖,我们与外界的联系几乎中断”,“你问当时天气能冷到什么程度?大雪被风一刮,屋内就是一层冰,即使抱着火炉子也不会有热的感觉。晚上睡觉要带上皮帽子,早上起来,眉毛、帽子和被子上会落下一层霜,铺的毡子全冻在了炕上,想卷起来得用铁锹慢慢地铲。” 除了寒冷,就是风沙了,塞罕坝年均六级以上大风日数76天,当时有句谚语,“一年一场风,年始到年终”。在造林的关键时期,1977年,林场遭遇了严重的“雨凇”灾害,57万亩林地受灾,20万亩树木一夜之间被压弯、压折,林场十多年的劳动成果损失过半;1980年,林场又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大旱,又有12万多亩树木被旱死。但塞罕坝人没有被击垮,他们含泪清理遭受“天灾”的受害林木,依靠自己的双手,重新造林,从头再来! 踏平坎坷成大道,历尽磨难不回头。今天的百万亩塞罕坝森林生态系统阻沙涵水、净化空气、调节气候,每年提供着超过120亿元的生态服务价值,造福地方,泽被京津,成为名副其实的“华北的绿宝石”。 “神居胸臆,而志气统其关键。”对于成就一项事业来说,精神的力量往往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狭路相逢勇者胜”,越是事业关键的时期、艰难的时期,越需要有坚定的信心、昂扬的志气!这是塞罕坝人给我们的启示。 今年是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年,我省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也经受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考验。学习塞罕坝精神,就要继续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攻坚克难、奋发作为,推动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 当前,全省正围绕“聚焦三大任务、推动两翼发展”,撸起袖子加油干。即:聚焦转型升级,要下大力化解过剩产能,积极培育新的动能,加强生态环境治理,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聚焦改革创新,要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坚定不移抓好科技创新,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全方位激发河北发展的生机活力。聚焦脱贫攻坚,要全面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把深度贫困地区作为坚中之坚和硬仗中的硬仗,真正下一番“绣花”功夫,集中优势兵力啃硬骨头,让人民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统筹推进两翼协调发展,精心做好雄安新区规划设计建设和冬奥会筹办工作,扎实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向纵深拓展。 这些工作,件件都是“硬骨头”,场场都是“攻坚战”,这个时候,尤其需要一种精神。 塞罕坝人是我们的学习榜样,塞罕坝精神是我们攻坚克难打硬仗的强大支撑。让我们发扬好来之不易的塞罕坝精神,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有力领导下,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团结奋斗、顽强拼搏,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
关键词:塞罕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