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罕坝人】于士涛的憧憬、岁月、磨砺与骄傲
长城网8月10日讯(记者 镡立勇 胥文燕 刘飞)一代代塞罕坝人带着憧憬上坝,在塞罕坝的岁月中体味酸甜苦辣,不断磨砺,不断前行。从荒漠变为百万亩森林,塞罕坝的成就是每一个塞罕坝人的骄傲,而一个个为之奋斗和牺牲的人们也成了塞罕坝独有的名片。让我们来听一听塞罕坝千层板林场场长于士涛讲的塞罕坝岁月。 2007年6月于士涛上山打号。
憧憬:我是定州人,生长在平原地区,在来塞罕坝之前几乎没有见过大山,所以特别向往那种有山有水的生活环境。高考时我报考了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2005年大学毕业后,如愿来到了一直心驰神往的塞罕坝林场。 10月的塞罕坝景色优美,万顷人工林海层林尽染、五彩斑斓,一路上车在路上走,人在画中行,一处处美不胜收的景色让我们5名大学生惊叹不已。 于士涛和工人们经常在林子里吃午餐。
于士涛讲解造林过程。
岁月:刚开始的几天我感觉哪里都很新鲜,跟着营林区主任跑前跑后,干劲十足。可是没多久,在激情消退之后,随之而来的各种困难考验超过了我的心理预期,梦想与现实的反差让我几乎无法承受,甚至有好几次都收拾好了行李,准备打退堂鼓。 一进入11月份,塞罕坝的天气就好像发了疯的怪兽一样,西北风裹着雪花嗖嗖地刮个不停,猫在屋里都觉得冷。但即使这样,每天也要早出晚归,到山上和老师傅们一起间伐树木、修枝打杈,天天重复着这种单调乏味的体力劳动。这倒还算好,最让人无法忍受的是那无休无止的孤独与寂寞,白天辛苦工作一天,晚上我一个人守在营林区值班,寒冷漫长的冬夜,孤零零的一个人躺在床上数着窗外的星星。 每天和女友打电话,听她讲着外边的各种新鲜事,但一摞下电话,看看自己一个人,一张床,还有一个破桌子,那种孤单寂寞的滋味几乎让我把肠子都悔青了,后悔当初的选择。山上没有自来水,要自己到屋后的小河里砸冰挑水吃,由于从小到大没挑过水,加之雪大路滑,所以经常是连人带桶摔个仰面朝天,水挑到屋里也就能落下半桶,感觉特别沮丧,特别心酸无助。 磨砺:2006年春节过后,我被调入生产股工作,由一个叫顾殿江的老师傅带我。顾师傅被称为林场的“活地图”,林场27.6万亩的面积,不论哪片林地的位置、面积和生长情况,他都能脱口而出,一下子就把我给镇住了。原总场科研所所长戴继先跑遍了全场的林班、小班、湿地、草甸,主持完成了《塞罕坝机械林场落叶松人工林集约经营系统的研究》等科研课题。因积劳成疾,年仅52岁就病逝了。 正是在这些老一代务林人的帮助和带动下,我和许多新来的大学生开始了新的创业历程。 为了尽快实现由一名学生到一名合格林业工作者的转变,我开始暗下决心:“一定要干出个样子来!” 从一年四季的防火到防虫到资源管护,从育苗到整地到造林,从割灌到抚育到经营利用,小到每一株苗,大到一年4、5万亩的生产任务,每天早出晚归,走遍林场的每一个小班,每一块林地,随身带着一个笔记本,认真记录着每一片林子的位置和特征。 几年来,我们经过不断积累,反复摸索,大胆创新,积极开展了大径极材培育,优质树种引种和樟子松嫁接红松等科研项目研究,并利用塞罕坝的气候、环境、资源优势,发展了森林生态旅游和绿化苗木销售,承揽绿化工程等产业,整理出一套适合塞罕坝地区特点的森林经营模式。与北京大学、中国林科院、河北农业大学等单位建立了长期科研协作关系,启动实施了“森林防火关键技术研究”,“坝上地区樟子松嫁接红松技术研究”等6大林业尖端课题。 经过不懈的努力,我也由一名普通的技术员逐渐成长为一个分场的场长,相恋多年的女友2011年林学硕士毕业后,也选择放弃城市生活来到了塞罕坝,就这样我们把根也扎在了塞罕坝。 骄傲:作为新时期的塞罕坝人,党的十八大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让我们倍受鼓舞。身为第三代务林人,建设塞罕坝的历史重任已经落在了我们肩上。我们一定会传承和发扬好塞罕坝精神,用青春和汗水去书写塞罕坝更加美好的明天! |
关键词:塞罕坝,林场,于士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