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长城原创 >>

【塞罕坝人说塞罕坝】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誓将荒原变林海

来源:长城网 作者:杨金文 赵少聪 张建国 王东岭 2017-08-12 00:22:00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七星湖之夏。资料图

  长城网承德8月11日讯(记者 杨金文 赵少聪 张建国 通讯员 王东岭)从辽、金时期的“千里松林”,清朝时皇家猎苑的木兰围场,到后来成了白沙弥天、林木罕见的茫茫荒原,到1962年塞罕坝机械林场肇建,再到今天,是“造福后人”的执念和接力植绿的坚持,孕育了巨变……

  从当年红松洼仅有一株挺立百年的落叶松,到如今百万亩苍茫林海;从最初369名开拓者,到如今近2000人的守业者;从沙尘蔽日的残破猎苑,到“水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摄影家的宝地、休闲度假的天堂”……

  塞罕坝三代人55年间只做了一件事情,老一辈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新一代接力传承,发扬光大……

  清晨,来自天南地北的游客们,可以在七星湖的雾色中,坐等日出东山;中午,可以在百花坡,漫看云卷云舒;到了晚上,走上月亮山,于蔚蓝星空里,静观壮阔银河倾泻而下……

  连日来,人民日报、经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等中央主要新闻媒体,以及全国各地新闻媒体,持续对塞罕坝生态文明建设范例进行报道。

  “塞罕坝林场几代人前仆后继的奋斗史诗,被中央及全国各地新闻媒体集中报道,让我激动不已。一代接一代的塞罕坝人,造林,护林,营林,爱林,赢得了光明的今天和未来。”塞罕坝林场林业科研所张菲说。

  “我1992年参加工作,今年46岁。我的工作是如何规划造林,从事林业生产规划设计,这是林业生产基础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今国家越来越重视林业,重视生态,我们攻坚造林的干劲更足了。老一代塞罕坝创业者太不容易了。”塞罕坝林场设计院副院长纪福利说。

  1962年,原林业部从全国24所大中专院校调配了127名毕业生,和承德当地242名干部、工人一起,组建塞罕坝机械林场,向荒原沙地进军。9月份,从承德围场县城到塞罕坝的路上,18岁的尹桂芝坐在一辆解放牌大货车里,一想到“马上就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了”,心中非常兴奋。

  路途颠簸,这支年轻的队伍一路欢歌。下车的那一瞬间,尹桂芝一行人却彻底“傻了眼”:没有宿舍,到处是半人高的野草,孤零零一座小破屋,连张床也没有。

  “那时候,9月的塞罕坝已经进入冬季,温度开始急速下降。这里年平均气温零下1.2摄氏度,最低气温零下43摄氏度,冬季严寒肆虐。夹着雪花的白毛风直钻领口、裤管。当时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艰苦的工作生活条件,是我们必须闯过的难关。”今年73岁的林场退休职工尹桂芝是第一代务林人,她回忆起当年的情景说道。

  当年,她和几名女工抱来干草,在小破屋里搭了个窝,又赶紧糊上窗户。不少人只能住进羊圈、马棚,有的人则用石头、秸秆架起了草房、窝棚。有时,积雪足有3尺厚,推不开门……

  在育苗圃地里,尽管寒风袭人,手冻肿了、裂了口子,尹桂芝和同事们仍在泥潭里坚持工作。她们一坐就是一天,每人每天得选上万棵苗子。

  “收工的时候,腿都不听使唤了,站不起来,腰也直不起来。整个人就像僵住了一样,好半天才能动。但大家的心里就是憋着一股子劲儿:一定要把苗子育好,把林子造好!”尹桂芝说。

  造林的接力棒,从老一辈人的手里,稳稳传递到了新一代务林人的手上。

  “刚到这里时感觉很荒凉,冬季寒冷,和我的老家差别很大。”1984年,河北林业专科学校毕业生、19岁的刘海莹来到塞罕坝,成为基层林场的第二代技术员。

  刘海莹是秦皇岛人,最初感到有些难以适应。住工棚、喝雪水、啃咸菜、吃冷饭……在艰苦的环境中,“老坝上”的榜样力量和手把手传帮带,使得他坚持下来。

  不久,刘海莹发现:苗圃地里的云杉苗木的茎干,莫名其妙地变白了。

  “这些苗子八成是死了吧。”有人认为。然而,刘海莹经过分析后,判断苗子白化只是一种“生理干旱”的表现,并非真的生病枯死。经过及时补充水分,苗子果然活了过来。

  塞罕坝天寒、干燥,极端的气温和环境,总在为植树造林设置一道又一道的障碍。此后,刘海莹和同事们一起,解决了沙地栽植樟子松等难题。众志成城,造林事业蒸蒸日上。

  现在,刘海莹已经是塞罕坝林场的党委书记、场长。谈及往事,他反复强调:“事情都是大家一起做的,都是集体的力量。” “中央和省级等媒体对塞罕坝事迹进行集中报道,作为塞罕坝新一代务林人,我备受鼓舞。感觉耳畔已经响起了冲锋的号角,整个人充满了斗志!塞罕坝人就是有一种树的精神,一代呵护着下一代。”塞罕坝林场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于雷说。

  走进塞罕坝机械林场大唤起分场营林区,有十几名80后、90后林场职工。

  每年夏季,他们都会顶着炎炎烈日,穿上长衣、长裤,在划定的区域内,一蹲就是十几个小时,取样分析土壤,观察植被生长情况,研究不同地块适宜种植何种树苗。

  “我从小亲眼目睹父辈在高寒恶劣条件下造林的艰辛,虽然在大学期间学的是经济学专业,但在手捧毕业证的那一刻,我毅然选择了塞罕坝。”今年36岁的尹海龙是塞罕坝机械林场大唤起分场的副场长。

  尹海龙成为来到塞罕坝林场的第二批80后大学生。在林场,他从最基层的施工员做起,营林、造林,向老同志学习……在平均海拔1500米、年均气温-1.4℃、最低气温超过-43℃的高寒区内,每天在深山密林中劳作12个小时,大学生们克服了超乎常人想象的困难。

  森林监测、通过采伐前后生物的多样性对比及土壤含氧量对比、打破栽种常规、率先使用生根粉提高造林成活率……林场所有80后大学生们,让自己所学的知识有了用武之地,接过前辈手中的“接力棒”,攻克高寒地区引种、育苗、造林等一系列技术难关……

  说起在80公里外的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县城学习生活的儿子,邵和林、庞金峡夫妻二人不禁唏嘘。如今上小学的儿子不仅是个“留守儿童”,还是个“方言能手”。“说重庆话还是说银川话,要看是重庆的奶奶还是银川的姥姥来照顾他。”邵和林苦笑着解释。

  “作为新时期的塞罕坝人,党的十八大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让我们倍受鼓舞。不会有人为了吃苦而选择事业,但会有人为了事业而选择吃苦。”三道河口林场技术副场长邵和林说。

  2002年,邵和林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毕业,带着憧憬来到塞罕坝工作,他说自己是重庆人。2006年,他的妻子、大学同学庞金峡也从银川来到塞罕坝。新一代林场职工们在这片美丽高岭上绘就绿色长卷……

  “在不同时期,塞罕坝人曾三次总结‘塞罕坝精神’。”提起年轻的“林三代”,塞罕坝机械林场场长刘海莹不禁为他们“点赞”:艰苦奋斗精神,塞罕坝人始终一以贯之。

  去年10月,从河北农业大学毕业的刘鑫洋成为塞罕坝机械林场下辖的千层板林场生产股的技术员,这个90后也成为家中第三位真正的林场人。

  虽然刘鑫洋一家四口都在塞罕坝机械林场,但“分居四地”——父亲刘飞海,机械林场下辖的大唤起林场下河边营林区主任,住营林区宿舍;母亲袁秀芝,大唤起林场会计,住大唤起林场家中;刘鑫洋则住在位于机械林场总部的单身宿舍;她17岁的弟弟,在围场县城一所中学寄宿。

  于是,小小微信群“一家四口”便成为这家人日常交流的网络聚点。

  事实上,这样的沟通交流方式,一家四口早已习惯。在刘鑫洋印象中,从小到大,她从没有“放学之后推开家门父母正在等我”的体验。“小学是在机械林场总部上的,当时住在大伯家;后来林场的小学和初中停办了,就到围场县城中学寄宿。”

  而今,她也成了父母的“同事”。今年4月,在山上作业一天后,刘鑫洋累得回宿舍便瘫坐在床上,一点都不想动。

  “6点半就起床,刚回来,中午就吃了一口饭。”在“一家四口”微信群里,她向父母“诉苦”。21时32分,妈妈回复她:“我们也刚吃饭。”

  “觉得老爸老妈年轻的时候真是辛苦。你俩辛苦了!”面对刘鑫洋的“告白”,妈妈的回复依然简短:“丫头累了吧!”

  原本以为这样的“示爱”,妈妈袁秀芝并没往心里去。但不久后,刘鑫洋就发现这些对话已被妈妈悄悄截图,保存在了手机中。

  随着长大成人,“林三代”开始重新审视父辈当年创业的艰苦……

  荒原覆绿,林海归来!

  55年,三代人,以超乎想象的牺牲和意志苦干实干,在笃实的坚守中,在枯燥的重复中,在一次又一次失败、成功摸索中,终让荒漠变绿海。

  用生命呵护绿色,用心血浇灌大地,“忠于使命、艰苦奋斗、科学求实、绿色发展”正是塞罕坝精神的写照。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始终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治国理政的重要战略地位,部署频次之密,推进力度之大,取得成效之多,前所未有。

  塞罕坝迎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期,进入改革奋进的快速发展期。塞罕坝人真切地感到,自己肩上的责任更重了。

  2016年9月19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克志在塞罕坝林场调研时,充分肯定了塞罕坝林场为改善生态环境做出的巨大贡献。他说,塞罕坝精神激励着三代林场职工不忘初心,接续奋斗。

  我们为塞罕坝所创造的绿色奇迹所震撼,为这个英雄群体的伟大精神所感动。

  在塞罕坝,不时能见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标语。对于这里的人来说,对这句话深有体会。

  如今,塞罕坝乔灌木和花草多了,为野生动物提供了食物和栖身之地,野猪、狍子、獾子、灰鹤、苍鹰、红脚隼、黑琴鸡、啄木鸟等,在林子里安家,让林子焕发了勃勃生机。

  野生动物在树林里拱地翻地,无意间又进行了松土作业,大树的树种掉下来,形成天然落种,一棵棵天然育种的小松苗破土而出、慢慢长大。自然生态系统得以逐渐修复……

  2016年,塞罕坝接待游客50万人次,门票收入达到4400万元。但旅游收入只是塞罕坝金山银山的一小部分。

  在北京环境交易所,第一批次18.3万吨减排量的造林碳汇已经开始运营。再加上苗木种植,到手工艺品开发,塞罕坝每年可实现社会总收入6亿多元。

  但塞罕坝的金山银山远远不是这些所能衡量的。现有112万亩森林,每年释放的氧气,可供199万多人呼吸一年。每年,塞罕坝还为京津地区涵养、净化水质1.37亿立方米。

  中国林科院评估显示,塞罕坝的森林生态系统,每年提供超过120亿元的生态服务价值。

  55年,三代人,369人建设大军,112万亩世界最大面积人工林……一串串数字有力见证了塞罕坝建设的历程,浓缩了几代中国人将沙漠变绿洲,让荒原成林海的奋斗史。

  塞罕坝的美,美在无私,美在奉献。在一个曾经满目疮痍,树木稀少,土壤严重沙化的土地上,通过塞罕坝人的艰苦奋斗,创造出一个变荒原为林海,让沙漠成绿地的奇迹!这无疑是塞罕坝人改造自然的骄傲!

  保护生态环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未来,这片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将为人们创造更多的生态福利、绿色福祉……

关键词:塞罕坝,生态文明建设,林场.

责任编辑:赵少聪
版权所有  长城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170001号  冀ICP备100013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