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人物】卢勇 以责任的名义
卢勇向来访者介绍公司情况。 杜辉 摄
“人这辈子干啥都是干,要干点儿有意义的事情,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任” “1999年的时候,我还在做家具厂,稍有积蓄。但是自从投入了航天玻璃这一行业,拮据的日子就开始了。”说起自己的创业史,卢勇也是百感交集。 当时,卢勇的家具厂和一家医用玻璃厂是邻居,关系相处融洽。当医用玻璃厂因为产品质量问题被取缔的时候,卢勇就想:相比于自己从事的家具行业,玻璃行业更加的“高科技”。这个行业我干能不能行?人这辈子干啥都是干,要干点儿有意义的事情,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任。” 经过一番了解之后,答案是:可以做,但是很难!凭着满腔激情,卢勇毅然投入到这个新的行业,并且将目标瞄准了航天玻璃。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了解到有种产品名为空间用抗辐照玻璃盖片,用于卫星、航天飞船的太阳能电池方阵上,确保太阳能电池不受太空中各种高能粒子和有害射线的撞击,这种抗辐照能力超强,既轻又薄且坚固的特制玻璃就成了太阳能电池板的“护身铠甲”。“一听是给咱航天使用的,就觉得很神圣,跟自己报效祖国的理想挺契合,所以就想干这一行,为咱国家做贡献。”卢勇说。 当时,进入这一行业很顺利,但是困难远比想象的多。最初“买玻璃—加工—送货”的简单想法不久就被现实击碎了:玻璃根本磨不成客户要的标准。 “磨不成我们搞研发,可是研发需要大量的投入,在投入了一两百万之后,我已经近乎倾家荡产了:房子都卖了,带着父母搬到姐姐家去住;合伙的其他人也都不投了。但是,看准的事情,我就想坚持!” 在前期做了大量的工作后,2000年,卢勇将东挪西凑的3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秦皇岛星箭特种玻璃有限公司正式创立。创业之初,由于对这行比较陌生,卢勇拜访了全国多家玻璃材料研究的科研院所,几乎走遍了全国光学加工制造企业,为掌握光学制造设备使用,一次次上门请教。最终,2001年底,星箭玻璃掌握了原材料配方和制造工艺,生产的产品通过了河北省经济贸易委员会的鉴定,达到用于卫星的标准,用户也开始派代表跟踪产品。 “黎明”仿佛马上就来到。 |
关键词:卢勇,天宫二号,秦皇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