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长城原创 >>

沽源:易地搬迁拔穷根

来源:长城网 作者:郑世繁 2017-08-15 19:01:00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长城网张家口8月15日讯(记者 郑世繁 王棋)全省206个深度贫困村中,沽源县占了25个,其中7个村贫困发生率在50%以上,最高的达61.61%。“一方水土不能养一方人”,挪穷窝、拔穷根是沽源脱贫攻坚的核心之举,他们积极探索,以乡愁吸引、两园同建等方式,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到易地搬迁工作中,实现搬得出、住的好、早日摆脱贫困。

  “政府+企业+农户”,让人们搬得出

  从沽源县城沿244省道西行60多公里,就到了九连城镇录园村,这个行政村有4个自然村。6月29日,33栋330套二层楼已经全部封顶,有20套已完成精装,入冬前可搬迁入住。

录园村新民居。记者 郑世繁 摄

  78岁的村民路伟两手拄着拐棍坐在院里,提起即将搬进的楼房,老人说,就盼着早点住进去,三间旧砖包房折价加拆迁补贴、奖补,只需再交2500元就买上了二层楼,高兴!

  村里侯会计介绍:“沽源县生态富安有限公司以每亩200元的价格流转了马家卜村全村的土地;以每亩400元的价格流转了其余三个村的2100亩土地。路伟家流转了14亩,一年的流转金5000多元,够老两口生活了。”

  2016年,在外创业的录园村马家卜自然村村民马江回到家乡,创建了沽源县生态富安有限公司,结合政府异地搬迁政策,实行“政府+企业+农户”的合作建设模式,将成本价为15.5万元的二层楼以8.7万元的价格卖给村民,并签订安置搬迁协议。

  今年,马江正在将四个村的耕地以及旧村复恳的耕地集约打造“三个农业园区”:通过完善基础设施,推广蔬菜、谷物新品种,打造标准化种植园区;发展油用牡丹、薰衣草种植,培育多品种草木花卉,打造花卉生态区;整合草场资源,引入现代化养殖技术,打造高端育肥牛养殖园区。今后,村民通过土地入股、到园务工、出租土地等,可以成为分股金、赚薪金、拿租金的“三金新农民。

  统筹资金上项目,让人们有事做

  在九连城镇高家地村易地扶贫搬迁村,新修了宽阔的马路,并与省道连接,公园、健身广场、卫生室、电商等公共服务平台一应俱全。尤其136套统规分建的平房更是引人注目,上下水、电话、有线电视、天燃气等均入户,村民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

  高家地搬迁中心村。沽源宣传部供图

  80岁的新民村村民吴占福原先住的是三间低矮土房,今年4月28日,他搬进3间独院正房,面积63平米,总造价8.76万元,他只出了7600元。见到记者,他高兴地说:“党的政策好,赶上了好年代,让我们享上了清福。”他和老伴儿每天都要在院里的小菜畦中侍弄一番。

  80岁的新民村村民吴占福。记者 郑世繁 摄

  在136个小院里,一个个小菜畦点缀其间。在这些小菜畦背后,体现了沽源县委县政府的一番心思,县委书记郭有和说:“去年11月,我们对全县34个重点贫困村逐一确定了扶贫项目,今年初又对18个易地搬迁安置区的产业园区建设项目进行了专门部署,确保实现‘搬的出、稳的住、有事做、能致富’的易地扶贫搬迁目标。”郭有和认为,易地扶贫搬迁农户特别是老年人,不能让他们一下子就丢开农活,这些小院菜畦就是用来化解村民无处安放的“乡愁”,缓冲搬迁农民的失落感。

  为此,他们统筹资金,建成200个大棚,免费给高家地和新民村的112户建档立卡户使用,今秋还将再建200个,让贫困户有能力自我经营的就自主发展,没有能力或因身体原因不能经营的,由乡村协调流转给种植大户,有劳动能力的再给种植大户打工。

  为让村民不丢失固有的养殖业,县乡多方筹建了养殖园区,凡过去从事养殖业的或是现在想发展养殖业的村民,均可入园生产。

  坚持“两园同建”,让人们早脱贫

  易地搬迁的村民搬进了新居,后续产业怎么发展呢?沽源县坚持“两园同建”的建设理念,积极探索群众稳得住,可发展的脱贫致富路。

  黄盖淖镇位于县城西35公里处,总面积178平方公里,244省道东西贯穿全境,全镇总人口1.68万人,其中贫困人口2828人。

  2016年,全镇易地扶贫搬迁1099户2537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32户587人;2017年易地扶贫搬迁规模为410户,855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15户151人。

  县里统筹资金2.03亿元,在镇政府所在地——黄盖淖村建平房、楼房安置区各一个,建设楼房210套、平房662处,建房总面积54925平方米。目前,黄盖淖村平房安置区正进行道路硬化,下月可搬迁入住,搬迁户可自选两间独院、两间正房三间院落、三间独院;楼房安置区主体已竣工,搬迁户可选择60——80平米的楼房。

  在小井沟村,患有腿疾的73岁赵有大爷指着用木棍顶着的旧房激动地说:“早就盼这天了,我要两间正房三间院落,老两口够住啦!还解决了吃水难、看病难、购物难的问题……”更让小井沟村民看好的,是集中搬迁后的好产业。

  73岁赵有大爷指着用木棍顶着的旧房激动地对记者说。记者 郑世繁 摄

  该镇按照县里“两区同建”的工作思路,对原移民村的宅基地实施复垦,建设占地1300亩的新型农业产业园区1个,用于发展设施种植业,搬迁户户均2个设施大棚;改造11个搬迁村的中、低农田13510亩,建面积8000亩的高效节水灌溉农田;在黄盖淖村流转土地500亩,建设半亩蔬菜大棚600个,搬迁户户均1个;依托黄盖淖镇悠久的商贸物流业,进一步加快镇区的商贸物流业发展,增加有相应能力搬迁户的小商贸经营及务工收入;依托三峡新能源、中电投光伏发电项目落户黄盖淖镇的有利契机,加快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实施。以上措施,可以让搬迁户人均增收1万元左右,从根本上改善搬迁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高标准的蔬菜大棚。记者 郑世繁 摄

  在村民易地搬迁脱贫过程中,沽源县始终坚持美丽家园和现代产业园区“两园同建”的理念,实现了产业园区对安置区全覆盖,让大家除了获得土地流转租金外,还能结合自身情况,到产业园打工或发展种植业、养殖业,丰富家庭收入渠道,尽早实现脱贫目标。

高家地村光伏电站。记者 郑世繁 摄

关键词:沽源

责任编辑:郑世繁
版权所有  长城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170001号  冀ICP备100013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