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北林场 百万余亩森林护卫京津良好生态
林区小景。 记者 赵跃军 摄
长城网9月7日讯(记者 常素莉 郑世繁 刘澜澜 冯永超 赵跃军)18年艰苦造林不停步,塞北林场收获了百万余亩的森林,筑起了乔灌木结合、多层次立体式的京北生态屏障,为京津阻了沙源、涵了水源,为当地增了资源、拓了财源,为改善张家口的空气质量做出了重要贡献。塞北林场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防沙治沙先进集体”和“全国十佳林场”等荣誉,并多次受到省市表彰。 塞北林场美景。记者 赵跃军 摄
8月29日下午,站在塞北林场老虎沟营林区高高的山头,记者可以看到相邻山上的云顶滑雪场。这里将是2022年冬奥会的主要赛场之一。“在这里建赛场,关键还是看中了这里的生态环境,我们务林人也为奥运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崇礼分场场长张仲科难掩激动之情。 生态效益凸显。记者 赵跃军 摄
十八年来,塞北林场发扬“绿了荒山白了头,誓还绿水和蓝天”的钉钉子精神,在水土流失严重的坝头一线完成造林面积达到总体规划任务的67%;累计完成投资3.2265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投资2.76亿、省级补助资金0.4665亿元。打造出沽源县南厂、西坝、南滩、冰山梁、九龙泉和崇礼县桦皮岭与羊草沟、赤城县马营、尚义县环县城、万全县高速通道等10个10万亩工程区,在方圆约150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形成了上百万亩近2亿株的绿化带。在内蒙古高原向华北平原过渡带筑起了一道护卫京津生态安全的乔灌木结合、多层次立体式的绿色生态屏障。 植树造林改善了生态环境。记者 赵跃军 摄
生态好了,小动物也来得多了。 记者 赵跃军 摄
风速降了、沙尘天气少了、水土流失侵蚀模数小了、无霜期长了、生物更多样了……一系列的变化得益于塞北林场务林人不懈的坚持。“种树等于修水库,一片林子就是一座水库。以前这地方就是一片黄沙砾石,现在已经成为了水源涵养地。顺着这个山沟往下走,就是云州水库,它是北京重要的饮用水源地。我们的林子真正为京津阻挡了沙源,涵养了水源。”塞北林场赤城分场副场长王海江告诉记者。 林区变景区,游人们搭起了帐篷。 记者 赵跃军 摄
据悉,利用未来10年到15年的时间,塞北林场计划造林150万亩,让生态更优、环境更美、绿色屏障更牢固。“下一步,林场将探索光伏林业、碳汇林业以及生态旅游大产业的发展,最终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塞北林场场长程文秀说。 |
关键词:塞北林场,生态,百万余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