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岗村跑竹马现场。
长城网2月17日讯(记者 张笑宇)白马岗跑竹马是流传于河北省灵寿县白马岗村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被列入河北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竹马是由当地村民用大大小小竹篾子和糊窗户所用的韧性很强的毛头纸手工制作而成,先把竹篾子弯成马形、马头,再将毛头纸糊成模型,后涂上颜色,有红色、黄色,竹马下面钉上花围子,再用鬃毛制成尾巴,工艺精湛,栩栩如生。
白马岗村跑竹马现场。
清乾隆年间,白马岗村赵休(1860年生)的祖父,根据“白马救赵子龙”的故事,用竹篾扎了“白马”,以再现当年赵子龙遇难之事,白马岗的“跑竹马”就此诞生;到光绪末年,白马岗村的“跑竹马”已发展成群舞,少至十来人多至二、三十人不等。后来,跑竹马这种民间艺术形式紧跟时代潮流,在抗日战争时期发展出以《欢迎八路军》为代表的演出作品;1945年为庆祝抗战胜利,又创作出名为《万马奔腾庆胜利》的优秀舞蹈作品。竹马跑过了几百年的时光,见证了许多年的历史,也传承着大山间的记忆。
跑竹马表演时,演员要跳进马背上的小圆洞,手里拿着细细的马鞭。男演员身穿马褂、彩裤、系大带、头戴蓝色方巾;女演员穿玫瑰红旗袍,戴七星蛾子。每人好似骑着竹马,小步快跑,队形丰富,有剪刀形、葫芦对嘴、跑花圈、圈套圈、八卦阵等,还唱小曲、民间小调,如《大钉缸》《小放牛》等,热情奔放,热闹非凡。
古往今来,马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被赋予了各种各样的意义。勇敢忠诚、勤恳坚韧这样的词都被人们用在了马的身上。在白马岗村周围,村民们每逢正月初一、正月十五这样的传统节日依然会身着鲜艳的色彩跳起来,续写他们与竹马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