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头条号/聊城晚报。
近日,媒体关注的“红安九旬老人办社保年审被抬上三楼”一事有了最新进展。据媒体报道称,办理窗口已于当日搬至一楼,对于特殊对象的相关资格认证,当地社保部门将安排专人上门采集信息。当天下午,该县还召开窗口服务单位大会,要求深入开展服务事项清理,确保今后不再发生此类事件。
在媒体曝光、领导重视后,“爬楼年审”这一困扰群众多年的烦心事,在极短时间内得以解决,效率之高令人感叹。应该说,对媒体的曝光,当地政府虚心接受、及时回应、闻过即改,彰显了负责任的姿态,相比那些不闻不问、拖沓敷衍的情形,无疑有很大的进步。
然而,我们不禁要问,此类民生问题,为何总要等到媒体曝光之后,才能迎刃而解?说到底,根源还在于某些领导干部长期的不作为、慢作为的官僚作风所致。平日里,部分领导干部对群众切身利益重视不够、关心不足,等出了乱子、捅了篓子,才想起高度重视、立即整改、亡羊补牢。
红安县社保部门多年的问题一朝解决,也侧面说明此事绝非难以处理的麻烦事,关键在于相关部门愿不愿意去过问,是不是真心去解决。应该意识到,如果解决问题总要等到媒体曝光后,久而久之,很可能给民众传递“不曝光不解决”错误导向,造成群众积怨加深。
放眼当下,社会转型步伐加快,各种社会矛盾日益凸显,群众利益诉求更加多元,干群关系的好坏、政府形象的塑造,正是通过这一件件民生小事维系和体现。“爬楼年审”或许只是小事,但只要涉及民生问题,再微小的事也折射为民服务的力度和温度,再微弱的诉求也渴望得到正视和回应。
各级政府部门应该认识到,民生利益无小事,对群众的合理诉求久拖不决,很可能会导致小事拖大。靠舆论倒逼问题解决,这样的懒政思维和惰性管理机制,与政府职责担当相距甚远,更与人民群众的期待背道而驰,最终损害的是政府的公信力,侵蚀的是党执政的群众根基。
毋庸置疑,媒体监督是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但政府才是为民服务的职能部门。因此,真正为民众排忧解难,政府部门还需强化群众思维,切实履职尽责,既打突击战更打持久战,平日里将每一件民生小事做细、做实、做好,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服务民生不能总靠媒体曝光。(张天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