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论坛:推进深度融合 显著提升“四力”。记者 胥文燕 摄
长城网6月20日讯(记者 高琳哲)6月20日,2018(第三届)全国党报网站高峰论坛在天津开幕。论坛主题为“媒体融合:宣传新时代 拥抱新时代”。中宣部、中央网信办、人民日报社、天津市委市政府相关领导,天津市委网信办主要负责同志,中央及地方党报网站总裁、总编辑,专家学者,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平台、企业、媒体代表等200余人参加论坛。
开幕式结束后,长城新媒体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马来顺,环球网执行总编石丁,大河网总编辑李铮,浙江在线副总编辑蔡李章就“推进深度融合 显著提升‘四力’”进行了讨论。以下为发言主要内容:
长城新媒体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马来顺。记者 胥文燕 摄
马来顺:技术引领是新媒体发展的不竭动力
在移动传播时代,PC端的发展前景怎么样,是大家比较关心的一个问题。我过去一直在广电系统,去年到了新媒体集团。我认为媒体融合不仅仅指的是报纸、广播电视融合网络媒体、新媒体,在媒体融合的发展过程中,PC端也渐渐变成了传统媒体,现在移动端才是真正的新媒体。
如今,手机可以打电话、发短信、看微信、了解新闻、进行移动支付,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认为,移动媒体不光是信息媒体的功能,它还有很多服务的功能。所以,我认为移动端已经成为了主流。当然,PC端也有它存在的必要,包括传统的日报、广播电视,各有各的需求,只要内容好、有特色、差异化的竞争,我觉得一样会发展得很好,这不是能替代的。
因为移动端是新媒体的主流,所以我们长城新媒体集团的发展优势很明显。首先我们是党的媒体,有党和政府的支持。去年10月份,长城新媒体集团正式挂牌,省委省政府在政策、资金和干部配备上都给予了我们很大的支持。
如今,我们有所欠缺的是资源的整合,这也是我来这儿感触最深的。报纸以文字为主,广播电视以声音画面为主。作为新媒体集团必须以新技术作为引领,我们的记者必须是全媒体记者,不仅要会写、会拍、会摄影、摄像,还要懂新媒体的技术,要懂得怎样把新闻做成新媒体的产品,通过新媒体的技术进行包装传播出去。大家都知道,在移动端,一篇很长的文章,一般很少有人能看完。所以,新媒体的传播还要短、平、快。
我接触新媒体有一年多了,感觉如果不研究新媒体的新闻产品,还是按照报纸的图片加文字或者传统电视台的思路,很难有出路。就像前阵子大火的军装照,这就是新媒体产品。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受众了解军人、热爱军人,明白当兵光荣,这就是我们新媒体传播的手段和力量。
在媒体融合发展中,报纸也好,广播电视也好,各有各的优势。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我们在河北开放日做了一条新闻《“给站着的记者再搬几把椅子”——河北代表团媒体开放日现场写真》,当天新华社转发了这篇稿件,第二天阅读量就上了百万。这实际上就是新媒体产品在相互传播。
河北省的新闻网站有21万个,客户端有146万个,所以我们的竞争和垄断难度也就大多了。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高度重视传播手段的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所以我想,既然河北省委把我们长城新媒体作为三大主流媒体之一,我们就要去抢占新媒体的舆论阵地,抢占新媒体的大格局阵地,这是我们的责任。
作为党媒,我们的优势在于比一般商业网站的公信力更强。其次,在提高传播力上,我们有更多的人群受众。只有传播出去,才能让大家更加把党的声音传播得更好。另外,我们传播的都是正能量,传播的都是正确的价值观。影响力也好,引导力也好,我觉得在这些方面,主流媒体都没有问题。
我认为,新媒体就应该在形式上更加创新,传播效果才会更好、引导的效果才会更好。我们主流媒体通过新媒体的手段、新媒体的思维、新媒体的创新传播方式,在打造“四力”媒体的征程上,一定会做得更好!
环球网执行总编石丁。记者 胥文燕 摄
石丁:党媒网站不仅要积极做强自身也要积极拥抱社会力量
我们不能割裂地看PC网、手机网以及未来新的媒体形态,我认为在媒体融合中,报道形式应该是一体的,只是在不同的平台表现。打个比方,把媒体看成是一本不断更新的书,过去PC网站是书的内容,现在PC网站是一个封页,但是仍然是这本书很重要的一部分,因为它承载了很多平台。未来,可能移动的网站或者流行的手段也会变成书当中的几页,但也会是书当中的一体。
党媒网站最大的优势是政治优势,有这个政治优势,派生出公信力的优势,我想应该是大多数党媒网站所具有的优势。具体到个体,不同的媒体、不同的网站有自己的特点。网络是没有界限的,环球网内宣、外宣都要兼顾。在利用好通行优势的情况之下,我们这几年重点打造的是在海外宣传服务的全产业链的服务能力,我们内部把它称为多语种跨文化的服务能力。为什么我们可以这样做?就是因为我们是全球影响力最大的媒体之一,每年排在中国前三位,大量的政治外交的信息,通过我们传播之后,可以被国外主要的政府机构、学者、智库以及跨国企业研究,给我们带来强大的海外影响力。我认为,这些都是因为源于我们的党媒身份。
在运营过程中,我们也充分发挥这方面的优势,在海外传播全产业链方面,重点构建了自己的多语种和跨文化服务的能力,有一支规模非常庞大的团队专门做海外传播的服务。我们承揽的业务也是跟我们的身份和特点优势结合的:给国家部委提供多语种的翻译和多语种网站的整体解决方案、全球化的舆情监控、海外大型会议的组织,海外考察团,包括海外公共外交的相关工作,这都是从我们优势当中探索出我们特色运营的模式。从具体运转情况来看,它已经成为环球网最特色的一种运营模式。因此,依托党媒的通行优势,根据媒体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比较有特色的发展道路,应该是我们每一家党媒网站未来发展的路子。
关于“四力”建设,按照我们环球网的一个工作模型,我认为它有这样一个逻辑关系:
首先,我们要牢牢抓住公信力建设,这是我们不能放弃的一块工作阵地,拥有了公信力,媒体才有相应的发展。环球网现在在国内的流量排名位于前列,在各大新闻平台上,表现也都不错,这就是公信力带来的。在公信力建设方面,我想对于任何一家媒体、任何一家党媒来讲是最重要的一点。
我们把引导力放在工作环节的第二位。现在是社交媒体时代或者自媒体时代,党媒在整个舆论场里,所占的份额和十几年前相比,份额是在下降的。大量的民间的意见领袖包括自媒体的账号,占有很大的阵地。在过去几年间,我们围绕着互联网发展的趋势以及环球网的特点,作出了一些调整,推出了新型融合。这种新型融合不仅是环球网、环球时报,以及人民日报报系之间的媒体融合,我们还把这种融合推向自媒体领域,团结互联网大V和IPCN的内容制作机构进行相关合作。这些合作建立在我们引导的前提之下,进行正能量宣传。比如,我们有一个品牌性的公共外交活动叫中国互联网名人环球行的项目,已经走了20多个国家,每一期都会邀请中国网络大V或者媒体名人来参与,达到了访问量或者传播量的倍增效应。每次活动仅仅在新浪微博上设置的标签最低是1.3个亿,最高是4.5亿。如果按照这种模式做好融合和引导,团结社会媒体或者自媒体的传播力量,对党媒的传播力会带来很好的帮助。我想,有了公信力、引导力,传播力和影响力就不是问题。
大河网总编辑李铮。记者 胥文燕 摄
李铮:这是党媒发展最好的时代
PC端是媒体的一个重要的阵地,我想用两个比喻:我们都吃面条和汉堡的时候,是否就不需要米饭了?第二个比喻,作为一个饭店来说,当美团、饿了么兴起的时候,我们还要不要临街的门店?实际上,只要顾客有需求,就有存在的必要。作为媒体也是一样,未来的选择权不在我们,而在于我们的用户。
党网最大的优势首先是党,这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政治资源。我们在多年服务群众、服务党委政府期间积累起来的强大的公信力,也是我们最主要的一种资源。其次,我们的人才团队和储备,以及某种程度上党和人民对我们的信任,这是目前党媒最核心的竞争力。
另外,有了自己的资源,有了竞争力,还需要我们更多的努力才能将媒体做好。在发展新媒体的道路上,大家的思路会受到各种各样的干扰,遇到各种不同的问题的时候,我们不时地拿出过去的习惯做现在的工作,做出判断的时候,就可能会存在混淆。反之,如果我们的目标坚定、意志坚定、思路清晰,我们就一定能做好。
前一段中央5号文件,就把智慧产业、智慧城市的资源优势赋予了我们党的媒体,这就是重大的机遇。在今后的发展中,我认为党媒还会有很多这样的机遇,关键是我们能否抓住。
我们大河网最大的特色就是学习能力比较强。我们向人民网学习,向前辈学习。目前,我们确定了“技术+新闻”的发展思路:依托技术能量来改造新闻采编能力,改造我们政务服务能力。我们通过内容服务来增强用户的黏性,围绕着中央、省委的重点工作来增强各行业、各厅局的黏性。我们围绕这个切入点,把采编的终端凝结为一个个小的团队,用我们专业的服务,把他们的声音、工作举措更好地传播出去。某种程度上,这些各行业、各部委的工作聚合起来,就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各种声音和亮点。通过这种服务,一方面,我们得到了独家资源,另一方面,部委的黏性会给我们带来生存的平台和基础。
在推进深度融合方面,我们的做法主要有四个“融”。
第一,是内部的融合。我认为,内部融合最关键的问题,实际是机构体制和内部体制机制以及各种考核机制的创新。在这方面,我们近期也做了一些探索和尝试,报业集团的领导亲自参加网络上新媒体的组织班会,把报业集团的组织班会和网络组织班会打通,做了各种各样的尝试,这是内部的融合。
第二,是外部的融合,把外部各种新媒体平台尽量融合在一起。同时,还向青年融合,在所有高校建立了青年新媒体工作室,我们是他们的辅导单位;向农村去融,依托乡镇、街道办事处,把他的一些公号融到我们这儿来,把地市党报融在一起,把地市党报的新媒体平台和我们新闻媒体打通,进行推进、考核、表彰等各种活动。
第三,是在智慧上融合。借助中央外宣媒体的精神和过去传统技术上的基础,我们大力进军智慧城市、智慧农业、智慧交通等智慧项目。当然,这个领域竞争非常激烈,但是我们有自己的优势,通过智慧项目的结合、通过跟厅局和部委的合作,拿到一些服务资源,用这些服务资源增强用户对我们的黏性。比如,我们跟农业系统合作,农民朋友就需要登录我们的平台来享受这样的一些注册服务。
第四,是在政务上的融合。目前,我们已经与100多个行业厅局开展了政务上的服务。从最早代运营他们的网站、公号,到现在为他们开发APP,为他们建设自己的中央小厨房,接入我们的大厨房。通过这些把各种资源整合在一起,我们有了足够的资源,有了足够的客户需求,能解决用户的痛点,用户才会关注我们。而用户关注我们,我们才具有“四力”。
浙江在线副总编辑蔡李章。记者 胥文燕 摄
蔡李章:党媒,要找准方向提升自己的“四力”
大家是否有这个印象?当年录像带、DVD流行的时候,大家对电影院是否存在一度提出过质疑,说DVD家庭院线都起来了,电影院会关门大吉。但是实际情况是,现在院线经济发展得非常好,因为电影院给大家提供了不一样的视听感受。
我在这里想表达一个观点,无论是移动端的手机还是PC端的电脑,首先我们要认识它根本的属性是什么,它其实就是一个传播介质。不同的传播介质在不同的环境下,在和受众进行互动的时候有不同功能。在移动时代,PC端是否还有发展空间,关键还在于PC端能否做到与时俱进。举个具体的例子,移动端可以在快速上做文章,PC端可以在深度上做文章,两者不是对立的,是可以相互发展的。除了内容之外,PC端的创新还有很多的空间和余地。我认为,不断地创新、不断地给大家带来新的体验,可以使PC端在未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党报、党媒的网站和一般的媒体相比,我认为首先要认清我们的本质优势是什么。新闻写作当中有“5W”,在传播当中也有5个非常关键的环节,即谁在什么时候通过什么平台说了什么,为什么会这样说?在这个环节里面,我觉得“谁”是关键。我们党媒最大的优势就是我们是“谁”的优势。身份的优势,其实就是我们的政治优势。了解了我们这个定位,我们就会从“我是谁”派生出我们的人才优势,可以更加坚定信念的优势。面对市场化的竞争和千变万化的发展形势,我们最大的优势归根到底还是身份优势,以及由此衍生出一系列其他的优势。
作为党媒,要找准方向提升自己的“四力”。我认为这个方向就是议题的设置和内容生产,其中有四个方面是要引起我们关注的。
第一,理念上。在议题设置上,我们党媒有政策优势,但是我们千万不能因为有了政策优势之后,而发表一些程式化的表达。我们还是要把身份优势和平民情怀结合起来,要更多地站在平民角度来看问题。在议题设置当中,除了报道之外,媒体要联合有关的机构,发挥媒体智库的作用。
第二,流程上。所谓的议题设置之后,就是流程、议程的表达。在这个里面必须创新。一个高大上的切题,必须要有非常明确的入口。比如,最近浙江省的省长袁家军在浙江提出大花园的浙江行动计划,我们可以提炼成浙江大花园建设,养心、养眼、养肺,人人都成为园丁,要有小切口的表达。
第三,技术手段在议题议程设置当中的应用也非常要紧。为什么现在人民网,包括浙江在线以及浙报的APP在推出重大主题报道时,都把新媒体产品作为一种标配?我们必须要有像军装照这样在新媒体可以互动传播起来的产品。
最后一个环节,我们必须要有事后的评价机制。否则做得好,得不到相应的表扬,做得差,也就这样。在提升“四力”方面,我们浙江在线愿意从议题设置角度,从刚才讲的四个方面进行努力、提升和阐释!